与龙共舞900字

与龙共舞

900字 五年级 叙事

去年12月31日,我们学校在元旦佳节来临之际,举行了一次舞龙表演。

“咚、咚、咚”一阵阵锣鼓声在校园的上空响起。我走进校门,便感受到一股喜气洋洋的气氛,到处张灯结彩,喜庆的红包一个接着一个,一条条对联在主席台的两旁随着气球迎风飘扬,操场四周的大树也发了财,整个学校焕然一新。

操场上站满了人,同学们、老师们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在凝神关注舞台,还有的目不转睛地观望着舞龙队出场的位子。

一下子,操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大家不由自主地叫了声:“好!”,场面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一个个鼓手从旗台后鱼贯而出,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鼓阵”,只见身高一米八几的雷老站在半圆的中心,他的前面摆上着一面大鼓,鼓手们跟随打鼓的节奏口中大喊到“哈”、“哈、哈”。那气势犹如排山倒海,阵阵声浪从我们的耳边滚过,好似黄河滔滔江水,“轰隆隆”响彻学校内外,使人感到汹涌澎湃,热血沸腾。喊声和鼓声交织成一片惊心动魄的大舞台,我们都融入了这气势磅礴的鼓声中。哗!鼓声一下停了下来,操场上一片寂静,时间就像凝固了一样,把我们从喧嚣中拉了回来。

两条巨龙从天而降,静止的鼓声伴随着巨龙又响起,激活了我们,操场上又热闹了起来。巨龙张牙舞爪的沸腾在我们的头顶,又有一个举着绣球的人从后面跑出来。一条金龙从左呼啸而出,张开血盆大口向绣球咬去,谁知那绣球灵活异常,与龙牙擦“嘴”而过。金龙身披黄鳞,两眼直瞪绣球,摇头摆尾,栩栩如生。另一条银龙身披黑鳞,与金龙争夺绣球,舞龙头的胡老师膀大腰圆,轻轻一挥龙头便咬向绣球。可是金龙也不甘示弱,舞龙头的李老师来了个180度大旋转,一口咬向绣球。两条龙争斗得不分上下,形成了二龙戏珠之势。

外教老师LuLu也加入了舞龙的行列中,LuLu的动作与其他人相比更富有异国色彩。我看见LuLu脸上的微笑中带有一丝紧张,生怕自己舞错了,打乱了队伍的舞步。

两条龙斗累了,各自卷在一起,便形成了金龙盘玉柱。几分钟以后,它们恢复了活力,又争斗起来。我看的眼花缭乱,正在激斗时,两条龙腾空而去,消失的无影无踪,让我意犹未尽。

舞龙表演结束了,可是我的心中依然铭记着刚才欢腾的场面,我真心希望舞龙这项传统艺术一直长存。我也要向“龙”一样天天向上,奋发图强。

成都龙江路小学南区五年级:李书旸

丑≈美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美,往往会使人联想到一些美好的事物,而且美也是个动词,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丑,往往会使人联想到一些丑陋的事物,而且丑扩散力很大,可以使世界弥漫厌恶。美与丑,天壤之别,但是在某些情况“丑≈美”。

期中的紧张阶段过去了,在春风得意的季节,我们去一个很远的郊区春游。路上要做3个小时的车,很漫长、难忍。到郊区的时候,车上突然有了一股很难忍的臭味。

“好臭啊!哪来的臭味啊?”同学们纷纷抱怨着。

“是张志夫弄的吧?他脚臭吧!”一位同学这样说。本是郊区很常见的施肥用的粪便味,同学们却怪罪于张志夫。

张志夫,大概是有着些先天的缺陷吧,在我们班是个傻乎乎、受人讨厌的人物,他没有好朋友,大家都不想和他说话而且经常嘲笑他,故意让他难堪。很多时候他很无助,他没有错,但大多数人都觉得错总会出现在这个“神经病”的人身上,他又能怎么办呢?

“嗯,肯定是张志夫,没准还是他大便了呢?离我远点!”很多说话前不三思的男生们同意了。

……之后他们越说越让人恶心,越说越让张志夫难堪。

“不是我,绝对不是我!”尽管他尽力反驳,但语气很无力。这么多人眼里,他就是制造丑陋的一个人,他不能改变。他不再理会同学们,也不和任何人说话,只是默默地低下了头,靠在前面的椅背上,估计他的脸很红很红,眼神中充满了可怜与无助吧。

“不是张志夫!以前我去过郊区,郊区施肥时就是有这种味道的。”孙可不愧是文明之星,用真理解释了。但也许是无法解释的思维定势吧,有些人还是半信半疑。

我看到了,旁边的孙可是想了很久才说出来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的。我也知道张志夫不可能让全车弥漫着臭味,不过是他们造谣。“那就是说,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这臭味其实是芬芳的泥土与青草的味道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春》这篇如此美的课文,但我把这话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

同学们不再议论这臭味的来源了,而是向窗外那篇绿油油的草地望去。孙可这句话,朴实、简单,没有修辞手法而且不过30个字。这么微小的一个细节却让无助的张志夫没有受到嘲笑,这一小细节也把臭味转变成了让人欣赏、赞美的“芳草气息”。这时候我才明白,一个约等于号是可以把丑与美连接起来的,如果丑≈美,世界会永远很美;如果美≈丑,世界永远存在丑陋。世界美了,就不会存在制造丑陋的人,每一个人的心灵、行为和外表,都是美妙的,无助的人可以得到心灵慰籍。

有人问,这样一个细节,能不能很快影响到我们,让我们都学会化丑为美呢?我说不。这么几句简简单单的言语,对于一些人认为世界是丑陋的观点,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这美丽的细节就像一阵夹杂着芬芳空气的春风,芬芳多一些,我们身边的丑陋就会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找不到美的人不过是觉得“美≈丑”,利用约等于负号的性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转化,美丽就会更多。我相信,美就在我们身边,不是没有,而是我们发现不了,没有发现“丑≈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