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杨梅树650字

校园里的杨梅树

650字 三年级

我们校园里有很多大树,但没有一棵能代替操场边东南角那棵苍劲挺拔的大杨梅树。

春天,她用绿茵茵的叶子来欢迎温暖的春风;用美丽的花朵来迎接春姑娘的到来。每当我累的时候,总会在树下和她“谈心”,风一吹来,树叶沙沙响,仿佛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

夏天,杨梅成熟了。一个个大大的、红红的挂在树梢上。走近闻一闻,一阵让人陶醉的香气让我馋得流口水,我和同学们总会忍不住三五成群地去树上摘来解馋。这个味道让人吃下一颗还想再吃下一颗,简直酸甜可口,非常美味,让人回味无穷。一到杨梅成熟的夏天,我们就会和鸟儿来一场一年一度的“杨梅争夺战”。我们在杨梅树下使劲向树上贪吃的鸟儿挥动双手,大喊大叫恐吓它们,它们“嗖”的一声飞到近处的草丛里。当我们转身走开时,鸟儿们又突然返回,飞到杨梅树上,用爪子抓住杨梅树枝,用尖利的嘴啄食那殷红的杨梅肉。它们一边吃,一边对着我们的背影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小样,我们又飞回来吃了,你来打我呀!”这群小鸟竟然也懂得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作战策略,真叫我们头疼!

秋天,她像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笔直地站在校园里,守护着我们美丽的梦想,纯洁的心灵和美妙的童年。

冬天,她的叶子仍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像一名身体矫健的运动健将,笑着对我说:“加油,孩子,像我一样,一年四季,不可灰心和懈怠,都要保持顽强的斗志和旺盛的精力,去迎接生活和学习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管什么问题都一定可以克服和解决,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棵高大挺拔的杨梅树陪伴我的小学时光,是她给了我对学习和生活的启示,让我不再觉得学习很枯燥,使我对学习更加认真刻苦。我爱她,永远永远!

月有阴晴圆缺

800字 五年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千古名句不仅文学造诣颇高,而且暗藏玄机,句中指出了“月相”的存在。古代没有先进的工具,古人是怎么观测得这么准确的呢?我也想学习一下古人用肉眼观察的方法,但是现在环境越来越差,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经常见不到月亮,要实现这一观察目的可比原来难多了。

既然要学习古人观月,那肯定要用古人定下的日历了。初一那天,天气晴朗,没有云朵遮掩的夜幕上空荡荡的,没有星星,也看不见月亮。直到初三开始,月亮才渐渐地探出头来,起初只能见着一点儿月牙,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牙儿一天比一天粗壮起来。到了初七、初八的时候,月牙儿就差不多长成了半个月亮,并且这两天观测到月亮的时间比之前更早,几乎太阳刚下山,半个月亮就爬上来了。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月亮一天比一天膨胀起来,越来越接近圆形。临近月圆的时间,气候变得不好了,天气阴沉沉的,云层太厚无法观测“月相”了。只能按照时间推算,连估带猜,画个大概了。

几天后,天气逐渐放晴,但是月亮的样子和之前比没有什么明显变化。我更加仔细地对照之前画下的月相草图,终于,月亮的细微变化被我找出来了,它与月圆前的缺损是相反的,它由圆形慢慢变成类椭圆形,再渐渐收紧一边的圆弧直至成为半圆,身材越来越细,升起越来越晚。

我的月亮变化图已经快完成了,我合上了观测本。但初一晚上空无一物的夜空一直让我很迷惑,我返回房间求助百度百科和自然科学类书籍。“哈哈!”我笑了,我的观察没有错,记录的草图和书上的图片八九不离十。初一的月亮为“朔”,它几乎与太阳同时出没,由于太阳光线太强,所以肉眼看不见。初八的月亮为“上弦月”,露出来的月亮正好有一半。十五、十六就是“满月”,这时候的月亮最圆。在此之后月亮又会一天天变小,二十三这天又会变回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看来我也能像古人一样用肉眼观察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词间不失情感,也不脱离现实,古人的智慧当真无穷无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三年级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