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人亡,红楼梦断——读《红楼梦》有感900字

花落人亡,红楼梦断——读《红楼梦》有感

900字 高一 读后感

一曲《红楼梦》,将人世间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把无尽落红悲声唱完。悲哉,叹千古幽情终虚化;泣哉,怜痴情儿女尽成灰。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又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得一朵奇葩。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并且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的人情世态,以及种种不调和的矛盾,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长卷。

曹雪芹所写的贾府繁花似锦的日子,有可能反应康熙盛世的意思,但是作者亲身经历了家族巨变,深深地感悟到福祸相依的道理,所以,全书揭露了统治阶级繁荣景象背后腐败的根源,揭露了封建制度腐败和必然没落的道理。在书中,作者读宝黛爱情给予支持和赞美,对不幸结局给予同情。另外,曹雪芹还是一个经济学家,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物的介绍与描写,反应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就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一次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本回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再次描写了贵族生活的浮华、浪费和奢靡。

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巨着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在《红楼梦》作者的妙笔下,刘姥姥却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作者笔下,刘姥姥是一个事故圆通的老妇,还是一个摇尾取怜的老妇,向来各家说法不一。

单拿一双老年四愣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心中并不羡慕贾家的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活,刘姥姥一再地叹息。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实的老农妇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提出沉重的谴谪。

本回事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刘姥姥对大观园的描述,侧面描写了大观园的奢侈及浮华;通过刘姥姥的逗笑,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是那么的大相径。

妮紫嫣红的大观园,隔断了世俗与肮脏。可贾府的衰落是不可逆的,小小一园不可能避免悲剧的上演。十二女怜的“离乡怨”,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恨无缘”,直至贾宝玉悬崖撒手遗红怨。理想与现实在此冲突,现实多弊却根深蒂固;理想难行却矢志不渝。可柔弱的理想如何改变黑暗的现实?“质本洁来还洁去”吧,“一枉净土掩风流”,何处是香丘?手捧一卷空余满腹惆怅,唯有掬一把热泪洒于闺阁之中。

高一:赵敏零

花落无声

500字 初三 记叙文

“花开的时候最珍贵,花落了就枯萎,错过了花期花怪谁,花需要人安慰……”

听花落无声,品落花有情。每每听起《落花》,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情感,莫名其妙……不由想起了生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有一开,必有一败。而生命不同,它永远拥有美丽,一种说不清的蕴涵。

花儿落地的那一刻,描绘出了生命的美丽,正是这一刻,花落、无声、默默无闻却还带点芬芳的清香,我想,也许这清香是对生命的挽留吧。

又一个阳光无限明媚的中午,我的心情却异样沉重,只为了刚才那一幕:家乡的这条小路还是像往常一样散发着幽香,我带着轻快的步伐,只为看一眼花儿落地的那一刻,掰开手指一算这是本周第36次看花了吧,我在心中祈祷着今天能实现盼望已久的心愿。过了大约5分钟吧,我来到了这片花前,花儿还重复着昨天,摆弄着自己的身姿,最显眼的不过那一株兰花,虽只有几朵花瓣,却淋漓尽致的演绎着生命的美丽。倏然,一个东西死死地定住了我的眼睛,只见,两朵兰花瓣紧紧贴在一起,从上往下快速滑落。这一刻,仿佛把天空与大地连接起来;把自然与人心连接起来;把梦想与现实连接起来。这一刻,我没有听到花落的声音,却听到了花儿与生命的对话……

是啊!生命不是因为美丽而无声,而是因为无声而美丽。

“花开的时候最珍贵,花落了就枯萎,错过了花期花怪谁,花需要人安慰……”,我们要紧紧的把握生命中每一个精彩的片段,决不让任何一个逃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听花落无声,品落花有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读后感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