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亲情与现实700字

面对亲情与现实

700字 初二

母亲是个很孝顺的人,从她每年都回好几次娘家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在舅舅略显不孝顺的情况下就更为明显了。

距离外公出事已经快一年了,现在还好,比起刚开始那阵兵荒马乱的时期已经好太多了。舅舅算是个不大顶事的人,母亲在接完一个电话之后便立即叫上父亲一起去了外公那。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我能想象把亲情看的很重的母亲走的时候是多么焦急、无助、慌张!后来,从电话中我知道外公出的事是多大的事——脑溢血加上左手右脚瘫痪。我听得见母亲的声音没有沙哑,但有许些无力,母亲很坚强!

这时候已经快过年了,由于这件事我便住在亲戚家过年,没和父母在一起,我实在是想不到母亲到底怀着怎样的心情过的年。这段时间母亲和外婆一直在照顾外公,医生说:“回去吧,他脑子里有血,手术做不了,这样只能撑三个月吧。”但母亲依旧坚持继续让外公医疗。也许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外公醒过来了!真是个奇迹!

这时年已经过完了,母亲因为还有公司的工作便回来了,之后外公的身体也有所好转,但终究是避免不了发生一些大的小的意外,每次母亲都会赶过去,打理好事情之后便回来。记得有一次,听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说外公好像要不行了,让母亲赶紧赶过去,我当时是没心没肺,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只是闪过一抹悲伤,便没了什么其他的感受,于是随口一说:“这次回去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我顿了一下,突然意识到好像说错话了。哪知母亲也只是顿了一下手中做的事,“嗯。”我没有说话回了房间,我不会安慰人,回了房间,心里想:母亲花了这么多时间、经历、钱,若是只换来那么个结果,那也很可怜了吧。我现在能做的,只是默默祈祷而已。

外公又撑了过来,我知道这肯定不是我祈祷的结果,一定是母亲的努力所结成的果实。

母亲在面对亲情和现实时果断选择了亲情,我扪心自问我可以吗?我想外公会清醒过来,因为他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女儿。

寻找安静

600字 初二

伴着钻子时有时无的“嗞嗞声”,我愤怒地爬上楼,把书包猛得向地上一砸。“这么吵,我怎么写作业。”我一边用一只手捂着耳朵一边把作业本翻得“哗哗”作响。我浮躁地写着作业,嘴上却没有停止过对楼上的抱怨。

天全黑了,装修声也没了,我的作业却只动了草草几笔,厨房的油烟机却还在轰鸣,我狠狠关上房门,却根本挡不住那神似引擎的声音。我同样阻止不了这声音,心里好像百爪挠心,火气越来越大。作业完全吸引不了我的注意,我无奈地祈求,这噪音赶快停止,好让我静下来写作业。

饭后,家里仍缺少我所需要的安静,门外父母和妹妹的交谈和笑声,还是让我满心烦闷,完全静不下心来。

终于,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刻,我的作业仅完成了两科,大家都睡下了,我安慰自己终于安静了。窗外是浓得化不开的夜,我以为一切都沉默了的时候,我却听到了不合时宜的声音。“嘀嗒——嘀嗒——嘀嗒。”又是什么玩意儿啊?我气愤地抓起噪声源——竟然是我的手表!它不停的不分场合的响着,把我的怒气推向了顶端。我随手将它扔进了一堆没用的本子中,但竟还能听到嘀嗒声。

我拼命克制住大叫的欲望,深深地吸气——吐气,把无名之火压住了。可还是不怎么冷静,在心中呐喊:“安静怎么就这么难?”

无奈,作业还是要完成的,我望着作业本,发了一会儿呆,反倒把脑袋放空了,手表的声音不知怎的消失了,我埋下头,奋笔疾书,终在“第二天”前一会儿赶完了作业。

我这才想起我的手表怎么听不见响了?仔细听辨了一会儿才终于有了嘀嗒声,而且极细微。

下次,当我们再寻找安静时,该先想想,那噪声是否就来自我们自己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