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阿狸1000字

真假阿狸

10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从前在大森林里住着幸福和睦的狐狸一家,狐狸爸爸和狐狸妈妈生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狐狸,叫阿狸。

阿狸很孝顺父母,狐狸爸妈也很爱阿狸,连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可是,有一天,阿狸变了,他变得傲慢无礼,不尊重父母和老师,和同学也不再友好相处。

有一次家里没酱油了,妈妈让阿狸去羊奶奶打酱油,阿狸却对妈妈说:“你自己去,我才不去呢!我要去大森林里玩了。”说完,径直向大森林里走去。

阿狸到了大森林,就好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一会儿采一朵蘑菇,一会儿摘一个松果,一会儿采一朵野花,一会儿摘一片树叶,一会儿再大森林里奔跑,一会儿绕着大树圈,自在极了。

“啊!”松鼠嘟嘟惊恐地叫了一声,原来阿狸圈晕了,不小心撞倒了嘟嘟,他原来采的满满一筐的松果现在全撒了一地。嘟嘟疼得哇哇直叫,还嚷嚷着要阿狸帮他捡松果。阿狸却一脸地坏笑:“你自己捡吧!”接着又对他作了个鬼脸。他一身——“哎呦,是谁这么鲁莽呀!”糟糕,阿狸又撞倒了鹿奶奶,鹿奶奶的老花镜和拐杖都掉在了地上。可阿狸还是不管不顾,依旧蹦蹦跳跳地向前走去。嘟嘟见了,连忙跑上去扶起鹿奶奶,奶奶戴上老花镜,回头一看是阿狸,气愤地说:“阿狸今天怎么这么没礼貌,把我撞倒了连对不起都不说一声就走了!”嘟嘟也很生气,他冲着阿狸骂道:“傲慢无礼的家伙!”然后又关切地对鹿奶奶说:“鹿奶奶,您快回去休息吧!”奶奶欣慰地点点头,便走了。

奶奶走后,嘟嘟便开始捡撒落一地的松果,一边低着头捡还一边埋怨阿狸。这是又一个阿狸冒了出来,他走到嘟嘟面前,说:“我帮你捡吧!”嘟嘟抬起头,一看是阿狸,刚才的愤怒也渐渐平息下来,他笑嘻嘻地对阿狸说:“嘻嘻,我就知道,你做了坏事不会逃之夭夭的,对吧!”阿狸不吭声,他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他只是来树林里收集树叶的。碰巧看到嘟嘟在捡松果,便走过来帮忙,他实在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坏事。

捡完松果,他回到家,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帮小松鼠做一件事!”妈妈见阿狸回来,却气得火冒三丈,说:“你今天做了一连串的坏事,还有脸说帮别人做了一件事?”阿狸感到很委屈,刚才小松鼠说他做了坏事,现在连妈妈也说他做了坏事。阿狸心里越想越委屈。正在这时,又进来一只狐狸,而且和阿狸长得一模一样。他刚才正在大森林里玩耍,现在玩得灰头土脸地回来了。三只狐狸见此情形,都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狐狸妈妈指着那只灰头土脸的阿狸,说:“你不是我的阿狸,阿狸从来不会玩得灰头土脸地回来 !”说着,把他赶了出去……

两只狐狸虽然有一模一样的脸,但他们俩的心地、性格、品质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一个淘气顽皮,一个乖巧懂事。一个傲慢无礼,一个助人为乐。这是两只不一样的狐狸。

从此,阿狸依旧孝顺父母,依旧尊敬老师,依旧和同学友好相处,狐狸爸爸和妈妈依旧爱着阿狸。

真则至善至美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在真善美的探讨中,我虽是后生晚学,却也有些敬陈管见。在数以万计富有文化气息、极具形态美音韵美的汉字中;在中国奔流不息的五千多年沧桑历史长河中;在由近十四万炎黄子孙组成的亲和守礼的大家庭中……我不禁想用一个字——真,来形容我华夏民族的坎坷足迹,不易旅程。

真,即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这是弘一大师留给我中华儿女的家训。 君子不做违心之事,不做欺骗之事。做人要有一颗真诚之心。作为肩负着教书育人重要职责的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应有一颗真诚之心;作为祖国悉心培养、将承担国家未来命运的青少年,应有一颗真诚之心;作为服务于百姓、为百姓提供物质保障的企业,应有一颗真诚之心…… 袁宗义面对五百万元巨奖,诚实地将其报与赊账买彩票的顾客;李发辉自掏腰包回收非法奶粉,以防流入市场,危害社会;彭文军信守承诺,免费送公路沿途的孩子上学11年。只有这一点一滴的“真”积累起来,才有人与人之间的“信”,才会使人活的更真诚,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真实。    

真,即理。

列宁说,“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哥白尼无畏宗教势力,坚持日心说,才有了物理学和天文学等的进一步发展,倘若他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低下了头颅,将会使科学发展滞后多少年?爱因斯坦说过:“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牛顿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真理”,发展了笛卡尔的学说,正是因为他说过一句话:“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爱因斯坦则是在牛顿的基础上将科学进一步推向真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与真理是一个民族兴旺不衰的保障,只有追求真理,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才能使一个民族经久不衰,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真,则至善至美。

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前提,人通过审美活动,可以激发、提高对真善的认识和追求的水平,培养求真向善爱美的精神,美感的形成是以美启真和以美扬善的内在心理条件,以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从而提高人的文明基本素质。真是存在的本体,善是存在的趋向,美是存在的表征,三者合为一体则是人类的理想追求的最高境界。“真”是基础、“善”是本质、“美”是目的;真是人的认识之和谐,善是人的道德之和谐,美是人的情感之和谐,将真善美运用于社会中建设出和谐社会。

我们追求美与真的结合,要求美与善的和谐,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正如慧广法师说的:“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佛国净土的象征”。真善美总是与假恶丑相伴随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种斗争性是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所以,社会发展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依赖于人类实践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也依赖于人类对自己本质、需求和能力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牢记并把握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真“的基础上,铭记“止于至善”,行善事,止于“善“,从中感悟到“美”的欢乐,如此虚循环往复,社会必将趋于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