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失掉自由了吗650字

中学生失掉自由了吗

650字 初一 散文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自由是什么?我们中学生失掉自由了吗?

在大人们的心中,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从小到大,父母、老师……总是束缚着我们,不许我们做什么,不许我们吃什么,不可以去哪儿,他们总是会自作主张决定我们的一切,如果不照做的话,可有你受的了,所以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

自由,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啊!可它却离我们中学生那么的遥远。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小时候,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那时候的我们,就像一只生机勃勃的小鸟,想飞多高,就飞多高。渐渐地我们的自由也随我们的童年远去了,剩下的只有束缚。进入初中以后我们身心俱疲,每天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课文,上不完的课一层又一层的把我们包裹的紧紧的,怎么也挣脱不出来。

才刚步入初二的时候,父母们就都急切地为我们寻找好的补习班,为我们补习,每天上学前都必须要唠叨还一会,“看多点书,我和你爸都是为了你着想;”“每天要认真听课,不能开小差;”“不会的问题,要多问老师或同学”……我们听了他们的话,上课都会认真听讲,放假时,乖乖去补习,我们为了我们的学习成绩可以提高,为了父母对我的用心良苦,我们总是会努力的去学习,其实我们也想从“牢笼”里逃出来,但我们也会发自内心的想:父母为了我们每天辛苦地工作,我们应该懂事,不能把他们的话当成耳边风。我想现在,自由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来说:“印象已经很模糊了。”我每天只能用空余的时间来寻找自由,但我怎么也找不到它的踪迹,也许,它已经离开我们了,去寻找新的主人了吧!

我们中学生不是做作业的机器,我们也会累。我们也需要自由,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有着自己的小秘密。难道中学生真的失掉自由了吗?

中学生对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研究

1200字以上 初二 应用文

提到反恐,许多人会问反恐是什么?反恐是针对恐怖主义的,而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反恐怖主义是为了和平,保护平民,政府组织对抗恐怖分子的行动,目前联合国有反恐怖主义委员会。

当今社会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现象,客观地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出现恐怖主义现象产生的根源。由于恐怖主义的面很广,涉及的因素很多,很难将其分类概括,但根据其成员和目的划分,基本就分为两种,第一、政府恐怖主义;第二、国际恐怖主义。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两种恐怖主义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恐怖主义是一种政治,所以,任何简单的道德谴责都是无力的和浅薄的,不管怎么说,任何的恐怖分子对于其所做的恐怖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民族或种族分离主义、宗教矛盾,极端组织及个人发动的恐怖袭击等。要指出的是作为一个恐怖主义的组织,必定有一个领头,或者说是后台来撑着。有结果肯定就有原因,就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行为只是手段,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一切手段,这是恐怖分子真正恐怖所在。所以我们应该反恐。英国教育部设有“预防极端主义工作组”,吸收了大量反恐专家,对英国各类学校进行监督,防止有人利用在学校里传播极端主义思想。教育部还为全国学校发放“反恐教育”工具书、指南、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反恐意识。

因为有恐怖组织的存在,而实施者可能会用无辜的学生来威胁政府就位,所以及其受到伤害的是学校以及学生。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英国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

英国教育部设有“预防极端主义工作组”,吸收了大量反恐方面的专家,对英国各类学校进行监督,防止有人利用在学校里传播极端主义思想。教育部还为全国学校发放“反恐教育”工具书、指南、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反恐意识. 近年,英国高校的反恐相关专业变“热”。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恐怖主义、安全与社会”硕士项目联合主任布鲁克·罗杰斯说,英国的反恐教育目前体现出多学科交叉、文理贯通特点。这些专业将反恐理论教育同实践教育、案例教学相结合,邀请反恐从业者走进大学,为学生面对面传授反恐实务。在国王学院,其反恐相关专业的学员除了全职学生,还有来自各国警察系统、政府、军队的反恐相关从业人员。罗格斯介绍,反恐专业毕业生大多进入警察系统、军队、军工企业从事应用型反恐工作,也有不少进入智库、研究机构从事反恐研究,还有的去了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和本国政府部门。

下面有几个方法来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小常识:如何发现可疑人物?恐怖分子由于心里有鬼,行为举止会有异常。例如,他们经常会在警戒区域游荡、作息时间不正常,昼伏夜出,着装以及携带物品与身份明显不符,居住地经常发现非 生活垃圾,经常出没于人流量大的场所,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如果市民发现可疑人员,不要擅自上前盘问,要留心记住其外貌特征和活动地点,择机拨打电 话报警;如何鉴别可疑车辆?首先要观察车的颜色是否正常,边边角角的颜色是否与整车颜色相符,车门、后备箱是否被撬过,玻璃是否破损过,恐怖分子有可能利用改装车辆浑水摸鱼,制造恐怖 活动。此外车身是否有异常的导线,是否在重要设施、人员密集地停留,车内人员是否神色慌张,逃避例行检查,都是鉴别的线索;如何处置可疑物?如果发现可疑物品,市民不要轻易触动,一定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做处置。通过听、闻、看判断,多观察环境,是否有与环境不符的物品,在安静的情况下听 听有无异响,是否是定时装置,如果有汽油味、臭鸡蛋味、氨水等敏感气味,则有可能是爆炸装置。作出初步判断后,市民应及时报警,并尽量记住发现物品的时 间、地点、位置、外观等详细信息,有可能的话可以现场录像录音,留下有价值的线索。同时,及时撤离、避免拥挤;善于利用公共场所里的“保护神器”。灭火设施上有报警器、楼道中有灭火器、事故照明灯、紧急出口等,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这些都能成为“护体神器”。此外,专家还特别提醒,初到陌生环境,市民可以提前留心出入口,做到心中有数,能尽快地撤出。

我们要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在有一定的条件下还要关心他人的生命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