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爱900字

角落里的爱

900字 高一

世界上总有一种孤独,在儿女凝噎的无语里,在老人横生的白发间,沉淀在老人故作欢喜的眉眼中。

儿女,既是她牵挂的孩子,也是她向往的远方。

我曾问过一位老人,您现在最期待什么。她说期待孩子过得好,吃得好,睡得好。从小吃到大的玉米饽饽现在买不到了,孩子从小最爱的就是村口的饽饽,没有从前的味道了,孩子会不高兴,发小脾气,可我不在他身边,他可怎么办呢。说着说着,大病前后都没掉一滴泪的她,竟然哭起来。

那沉默的爱,胜过世间所有的儿女情长。

后来,孩子去看了他的老母亲,在冰冷的病床前。那时候,母亲眼里混沌不清,只记得有个胖乎乎的小手,在推搡她,在等着她——带他回家。

孩子回来了,可是她却等不了了。

这是她最后的疼爱,在相伴一生的孤独里,给了最亲爱的孩子。

母亲们守着一亩三分地,在经年的等待里,守护着儿女们从前的天真。在被儿女放逐的故土家园里,岁月打湿了她们眉眼。对于她们而言,最盛大的节日不过是,翘首以待地站在老屋的门前,和故乡的风一起等待……

在一张传遍全网的照片上,一个男孩穿着单衣,站在设施简陋生源稀疏的教室里,头发和眉毛都结满冰花,耳朵和小脸被冻成紫红色,明亮的眼神里却透着坚定执着。

那是他和突降的气温在4。5公里山路决斗的战果——他不顾霜寒步行一个多小时到校考试,不服的冰霜就在他头顶安了窝。

如果,没有老师的随手一拍,抱着手机刷屏的很多人,大概已忘了大山深处的偏僻乡野,像他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他的校长说,不想曝光他的名字,也不愿有人刻意为他捐款,广大贫困地区如他这般的少年都在粗粝中生活,却不曾忘记拼搏。

小小如他者,未曾想过出名,就像他觉得冰花盛开头顶再寻常不过。但看着他满头的“白发”和满手的冻疮,很多人还是隔着屏幕哭了。多少城里的孩子,上学车接车送,回家暖气空调,三餐鸡鸭鱼肉,每天锦衣华服,日日父母陪伴,却还嚷嚷着“我不想上学”。

他身居大山深处,被称留守儿童,难有暖衣热饭,天天长途跋涉,坚持苦读勤学,不过是不想再重蹈父辈卑微的命运,有朝一日能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是的,命运向来不公。

有的人生而富贵,有的人自幼贫弱。如果你不被偏爱,就只能奋力一搏。

这个冰花盛开头顶的少年,不过是中国众多留守少年中的一个。

感谢他用一身严寒,让我们在集体感动中陷入思索。

在爱的角落里,总有人用一生冷暖告别严寒,总有人用一生等待传递温暖,我们总在爱的角落里辗转,望穿了前路,看破了尘缘,却忽略了无人问津的爱。

交流的力量

800字 初一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内涵。且点上一炉沉香屑,让我把这故事细细说来。

维克多·雨果说:“天底下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而中国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兼容并蓄,友善平和。

丝绸之路从汉而起。在汉朝,一条由张骞开创的丝绸之路连接了繁华之都长安与海外。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满足了中西两方生活的需求,因此大大减少了战争的发生,人民由此安居乐业。

丝绸之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与政治的稳定,而且也给文化创造注入了新的活力。敦煌是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西方文化更多的由此传入中原。莫高窟便是中西文化碰撞后的巨大成果。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详细地谈论了敦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从壁画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历朝历代人民生活的变化,从绘画技巧的演变,我们也能看到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到了明朝,丝绸之路更加多样,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开启了丝绸之路新的征程,郑和下西洋连接了更多的国家。与葡萄牙等国家舰队不同,郑和的舰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当葡萄牙舰队带去了血腥和暴力,郑和便如春风化雨一般愈合了当地人民受伤的心灵。“不战而屈人之国”,没有杀戮,他们就愿意俯首称臣,自愿成为大明属国。

这样的能力是真正的大国实力,这样的举动是真正的大国气魄。

及至现在,高铁迅速发展,为中西方各国的联系与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金砖+”旨在联系“一带一路”上涉及的各个国家,使经济效益更大限度沿途辐射至各个国家和地区,达到共同合作与共赢的目的。今天的“一代一路”传承了古丝绸之路的博大胸襟与包容精神,发展壮大了沿途的国家与地区,更加高效的实现了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深层次的交流与融合。

高铁的建设通车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当杨贵妃还在苦苦等待岭南的荔枝时,我们已经在异国的特色餐厅大快朵颐;当古人还在慨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我们已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天涯相隔之人,并实时联络感情。

沉香已燃尽,古老的中国故事仍在历史的虚渺中散发光彩,新的中国故事正在创造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