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树不倒900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树不倒

900字 六年级 散文

酸涩之中,我在后面又加了一句:而树不倒。

暑假一直在读钱彩的《说岳全传》。确实是一本好书,因为它引发了我的思考。虽然他的故事我早已了解,结果在幼时便已悲伤地得知。岳飞的精神品质也在这几年来对我有了深深的影响,我也分析了他带给我的教训,但是,还少些什么吧……

那天,起风了,我坐在窗前,十分愤慨,因为我看到了这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逐渐接近尾声了,你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那是多么热情的夏天,可那天风竟那么大。第二天从报纸上得知,有几条街道上的树被连根拔起,哦,天!那树如何能奈何得了它?

是的,我一直对这句话很是愤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排之”。那么说来,我们都应当随波逐流,以免得遭受那些人祸喽!“众人皆醉我独醒”?你还敢醒着?!每个人都应像岳飞那样,尽忠报国,可为什么有一帮人来阻止他?

每个人都应当争取做秀于林的树,可为什么有那可恶的风,必来摧之?都被摧倒了,只剩下那些懒散的树,和被遏制的有志之树,树林越来越矮,离天空越来越远,还有谁会去推动、引领这个时代呢?!

“会有人站出来的!”我下意识地这么回答自己,我有些讶异,不过仔细想想真有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社会中必然发生的过程,但并未确定其结果。是的,风会去摧毁它,但它不一定被摧毁。

它应当不会被摧毁,因为如果这么容易就被摧毁的话,它也不应当成为秀于林的一员;纵使形体被摧毁,又何妨?它没有被真正地被摧毁啊。因为,从它立志成为秀于林的一株树,并努力去生长的那一刻起,便已注定了它将永不会被摧毁。它的精魂依旧挺立在那里,不曾改变,那被其坚根破开的泥土,依旧承载着它的力量,任风来风去,风起风逝。

是的,这句话只说明了人性的弱点,社会的不足,它没有,也没有能力抑制苍天大树从泥土中生长出来。

但在这个大自然中,总会有强强弱弱,“生生不息”的风。什么,你害怕风来摧毁你?

你若做一棵瘦小,没有意志的树,便难保不会有哪阵或大或小的风将轻易地将你摧毁。所以——

“那我就再强大一点点一点点吧。不做那棵最为高大的树,也不做最容易被欺负的树,让我成为泯然众人总可以了吧!优哉游哉过完一生,反正有树帮我挡风,而且,阳光是公平的。”

不,你错了。阳光是有私心的,它偏爱那些努力生长,愿意迎接来摧毁自己的风的树。

岳飞知道,秀于林的树也知道,自己不会被真正地摧毁,无论有没有被摧毁,那都是它的骄傲。

所以,总会有木,秀于林;总会有堆,出于岸;总会有人站出来,来推动、引领这个时代。

所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树不倒。

夏日光景

1000字 高二 记叙文

又是一个艳阳天,“人皆苦夏日,我爱夏日长”这句话把我的心意包含其中,忽然想起前几天在“祷告”让太阳来得更猛烈一些,这样就可以让高一的孩子们尝尝我们军训时的难受,这样幼稚的话也不知说了多少遍。我喜欢夏并不是因为这些“无聊”的愿望,而是作为一个吃货的我来说,夏天是一个瓜果丰盛的季节,葡萄啊、梨子啊、西瓜啊什么的,真是绕花了我的眼,最滋味的就是这个暑假,可以在家轻松的度过,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现在正是正午,阳光异常的猛烈,向地面的生物和非生物体发动着猛烈的攻击,房屋就是我们的防御系统啦,在家中吹吹风、吃吃水果什么的,真是有说不尽的悠闲自在。

而在我们这儿,更多的人是选择早早起床,到南山的大木坝避暑,“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在大木坝上,荷花是争先开放,在微风中优雅而端庄,让我不禁想起古代的宫廷妃子,不过却比她们多了一分自然的韵味,清高,或许就是它的代名词吧。

”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蝉也算是我们这里夏的代名词之一,特别是正午时,蝉鸣响彻云霄,似是在高歌夏日的主打曲,当你静下心来用欣赏的角度去聆听这些”聒噪“的声音,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古人在这方面也独有见解”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在古代蝉被视为高洁的象征,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而在现在,老师灌输的思想中,蝉是用生命高歌的”音乐家“,不过只是英雄个所见不同罢了,不管怎么说它是值得我们去注意的小生物。

要说能用眼睛可以观察到夏日的地方,不是在大城市中,而是在乡下,这里才有不光是温度的变化的夏的象征。我的姥姥就住在乡下,有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景色,这是在城市中无法看到的自然风光,总记得以往去的时候,就算再热也会抽出时间到田间走走,用手感触凉意的泉水,用眼观赏绿色的海洋,偶尔可以看见一两个人正在田间忙活,相互看见了笑一笑,也包含着乡村中别有的淳朴、憨厚的风情。

总记得肖复兴在《发生在炎热的夏天》曾这样写道”白天,可以去钓鱼、摸蟹、粘知了,如果你想游泳,那随时可以往河里一跳,在河面上迸水花、打水仗,睁开眼睛扎猛子、捉迷藏……哦,那清凉的河水简直可以使你忘掉世界上的一切。”这正是在乡下夏日的写照,还记得老师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用你的身体去感受,你是如何得知夏天来了?”记得有人曾回答“吃到雪糕时我就知道了。”“换上短袖时,我就知道了”“捉到禅时我就知道了”“打水仗时我就知道了”总还记得让大家哄堂而笑的回答是“放暑假时我就知道了”。

再次侧身望望窗外的光景,会心一笑,夏真是一个值得人深思、令人陶醉的季节。你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