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月二十三日之后1200字

在六月二十三日之后

1200字 高三 写景

那天我和阿丹在外遛圈,她说你知道吗今晚就可以查分了。我愣住了说你怎么知道,不是说明天查分么。她说小灵通已经收到广告了是预定查分的所以我觉得今晚过了十二点就可以查分了。

那是我平生以来最难熬的一个夜晚。我回家以后坐在沙发上哼哼,我爸说我幼稚。我又跑到eetop上找安慰,发了一个紧张兮兮神经兮兮的水贴,然后把好多人从70多,她平常最起码都530的。两个厚补生都是509,最高的lj550多,我发觉个问题,我这么烂的学生可以排到我班第二。我和wy叹息了一阵,说以前老班告我们说高考可以比平常成绩多二三十分的,可这次他们跌十至六十分,太恐怖了。

我爸打电话告我一个不好的消息,本二线538,刚好比我的多三分。我给老班打电话,他说怎么了没考好啊,我说嗯文综太失常了181分,他说怎么这样啊你文综正常水平210呢,这样都可以上本一了,我说我爸想让我复读老师你觉得呢,他说复读吧要不然太不甘心了。

我在我们班70的那个同学要挑个大专去也不复读。出校门的时候看见我房东,她叹息一阵。

第二天我问基因分数,下分前她爸爸骗我同学说我估分580稳上本一,快把我笑死了,他不接电话。我爸给他的智囊团打电话咨询学校。

回家后爸妈开吵。爸说我这么聪明的学生是不能上本二的。我妈说压力太大。我爸说她考试那两天都不紧张,复读就更没压力了。我妈气得嘴上起大泡。

志愿还是要填的,按照爸爸的意见本二那里报冷门和偏门,而且就在河北招一两个学生的那种好学校,这样就有可能撞上,本三那里只填最好的学校,这样就是上了我们也不后悔,就可以不用复读了。当天下午我跑到新浪去看填志愿专家在线解答。

本来说三点开始的,可到了时间还是不开始。急得嘉宾室里几个学生吵来吵去,我则乐呵呵的在旁边说不急啊不急啊。到了提交问题的阶段,我好不容易把问题提交上去了,而一个江苏的学生提交不上去。我就当个好人替他提,还在问题后面弄个括号替提。结果专家跟本就没理会我的,倒是对那个江苏学生的问题作了许多回答和建议,然后就结束了。快把我气死了。哎。

填表的时候,我把和我妈又在一边吵,我紧张得总写错,幸好我妈复印的多,我废了六七张表。

现在想想看当初我估分和现在结果对比很好玩的。当初我作文估了36,因为觉得跑题了,而结果是我语文主观卷91分,也就是说作文不低于50分,没准还是个满分。而且英语其实也没有考砸。数学我高中几年还没有考过这么多分,这次就是败文综上了。鉴于这些,我的专业通通写了外语专业。其实我特别喜欢中文的,但是据说就业情况不好。还有我一直想去的新闻广告之类专业,也只能放弃了。

二十九号有英语口试,院子姐和我说很简单的,不过我还是很紧张,虽然我对自己的口语很有信心。

从两点排队到了五点,考官是我爸爸同学的同事,挺顺利的。

去十七中报高考复读班。交了3000块,旁边家长看我填表的时候说考这样还复读啊。看来大家都在心里给自己降低标准了。十七中对我挺欢迎的,本来复读生不安排住宿的,但是考虑我分数就把我弄到应届生的宿舍里。八月十六号开课,正好是我生日。

这就是六月二十三号之后的事情,记录下来。

往回走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我是一个行人,沿着时代的轨道向前走,经历了照片由黑白到彩色,也经历了人们对回忆由珍惜到冷漠。我看到图像由模糊变得清晰,也看到人心由清晰变得模糊,这一切令我感到乏味。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决定——往回走,回到我出发的地方。

周国平说:“这是一个情感缩水的时代。”然而,是什么导致情感缩水呢?很多人将它怪罪于时代的发展,时代的喧嚣。没错,就像巴赫金说过的:“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正如汪峰在《北京北京》里所唱,城市里充斥的“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无时无刻不骚扰着人们的心灵。的确,如此吵闹的时代,单纯的情感难以栖居。于是大家在心灵疲惫的时候开始埋怨时代,埋怨它的物质至上,埋怨它的灯红酒绿,开始怀念过去那些简单的生活。

难道这一切真的是这个时代的错吗?我想,不然。手机它不知道自己的出现会造就那么多“低头族”,微博它不知道自己的产生会造就那么多“微博控”,电脑它也不知道自己的诞生会让那么多人沦陷于网络世界。再看看那些厌倦城市喧嚣的人,他们背起行囊,打着“逃离城市”的口号,来到远离城市的山顶时,他们在干什么?看手机,发微博,转彩信——哦,我明白了,原来导致情感缩水的不是时代而是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自己啊!

这个时代是喧嚣,是吵闹,然而谁说吵闹中心灵就不能安静?谁说喧嚣中灵魂就不得栖居?林徽因曾说过:“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同样生活在城市里“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如沈从文却可以在自己心中筑一道围墙将浮躁拒之门外,同样生活在时代染缸里,李安却能带着理想与本真站在众人面前。情感是否缩水与是否在如今并无关系,“空心人”走到哪里都是“空心人”,世界给不了“空心人”一颗心,就像时代给不了一个人安静的灵魂一样。

沿着时代的轨道往回走的我,看到了照片由彩色变成黑白,也看到了人们对回忆由冷漠变得珍惜,这一切令我欣喜不已。流连于此的我却渐渐发现,不仅是那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原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浮躁,原来沿着时光轨道向前或向后,只不过是由一个浮躁走向另一个浮躁。

我再次背上行囊——往回走,沿着人心往回走,回到最初单纯平静的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写景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