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路1200字以上

乡村公路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我的家乡地处川中丘陵。村民们大多是单家独院地分散居住在乡村的各个角落。

我对家乡乡村公路的记忆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在家乡的邮电局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成为了一名临时工邮运员。

邮运员的工作就是用自行车把各种报刊、邮件、包裹等运送到邮电支局以下的各个邮政(代办)所。

那个年代有一部自行车比现在有一辆汽车还要威风。

有免费的自行车骑,又能挣钱,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哪怕工作一天的报酬只有九毛钱。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走邮路。

每天五十二公里的路程,在现在看来并不太长。

那年夏天干旱无雨,那时的乡村公路与其说是路,到不如说只是一个路坯。很多地方还是连泥土都没有垫一点的马骨岩。太阳一晒,整个路面出奇的烫。一些垫了土的路面,风一吹便扬起一片尘土,铺天盖地的,连眼睛都睁不开。

我每天早上不到四点便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

走在路上,天上太阳晒,地上热气蒸,实在受不了,真希望天老爷能够早点下雨就好了。

可真的下雨了我才知道,原来天晴比下雨更好。

当时,每天的邮件绝大多数都是报刊杂志,还有一些用户寄回家乡的包裹。每天大概都有上百斤重。有时候绑在那二八圈的加重自行车的货架上比我人还要高。

下雨了,虽然不再像往日那么热得无法忍受,但那裹在车轮上的泥土却让自行车无法动弹。每走不到十米就要下车清理一次车轮上的泥巴。实在办法,只好将自行车和着邮件一起扛在肩上。

真是“晴天一包灰,雨天一滩泥”

在那个“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的情况下,我用箩筐担过,也用背篼背过。但那毕竟是每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呀!

那味道,没有走过邮路的人是无法体验得到的!

……

八十年代的中期,我走上了管理岗位,成为了一名邮政业务管理员。

邮政业务管理员的工作就是经常下乡检查和辅导业务。

那时,家乡乡村公路的情况比七十年代有了一些改善,很多地方都改成了碎石路面。但那时的路依然是“晴天一包灰,雨天一滩泥”。别说是自行车,就是摩托车在雨天也是寸步难行。

有一天,天上下着雨,我和分管的副局长一起去一个乡邮政(代办)所检查业务。我们的偏三轮摩托车被泥巴裹住了轮胎,走不到50米就得下来清理泥巴。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决定把车放在路边的一户农家小院里,等回来时再来取。可就在这时,车轮被泥巴裹住不能动弹。当时我们一共三个人,副局长和我一起来推车,我们站在车的后面使劲向前推,驾驶员为了让我们推起来更轻松,更省力,在我们推车的同时也加大了油门开车,谁知车轮一转甩出的泥巴把我们一脸一身糊得来连鼻子眼睛都看不见了。

就是在这样的公路上,几十年来,邮政的工作人员寒来暑往,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从不间断地为乡亲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亲人的声音和各种日常的生活用品等。

当然,由于这路的限制,邮政的服务也仅限于服务到乡镇,而在乡镇以下邮政虽然想了很多的办法,如:红领巾义务投递,社下投递员等;有时,为了让村民们能及时领取到特快专递邮件甚至还使用了广播通知的方式,都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村民们及时领取到邮件、汇款等难题。很多时候,村民们都只有靠赶场(北方叫赶集)的机会,走上几里甚至几十里路,自己到设立在各乡镇的邮政(代办)所领取邮件。为了少走一些路,有些村民甚至还想出了打破行政区划,将邮件的地址写上离自己家近一点的外(县)乡邮政(代办)所的办法。即使这样如果遇到农忙季节,有时一份邮件甚至要一个月以上都还投递不到村民们的手中。

现在我家乡的乡村公路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泥的路面虽然不宽,但两辆车会车还是没有问题的,道路虽然弯曲,但是几孚连通了每一个村社。不管天晴下雨都会不影响车辆的行驶。现在村民们不仅家家户户都买上了摩托车,有些农户还购买了农用车跑起了运输。有些乡村甚至还出现了城市中才有的人力三轮车。村民们赶场更加方便了,当然到邮政(代办)所去领取的邮件的次数也更多了,邮件投递的时间也大大地缩短了。

乡村公路的变化也给邮政的通信服务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邮政现在又开始将原来的收寄(订)和投递报刊、包裹、信件、特快专递、汇款等被动式服务变为了主动服务,开始在各村社建立“村邮站”,并开始了“三农物资配送”、“助农取款”、“火车票”“飞机票”的配送等项服务。现在村民们可以足不出村就能够享受到邮政提供的各种优质服务了!

广大村民们如果要领取远方亲人通过邮政储蓄办理的各种汇款、存取款等,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甚至村民们要购买个什么肥料、种子、农药之类的物资,要购买一些诸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牙刷、酒水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出行时要购买个什么火车票、飞机票等,都不需要再跑很远的路程,在村里就可以方便地办理,然后邮政就可以将村民们所有的需求都送到家里。

乡村公路的变化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初春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今年是个寒春,雨水刚过,正是初春时分。冬天流连忘返,春天姗姗来迟。

路边的田野成了大花脸,明明紧紧相连的几块田,却有着不同季节的风景。有的刚刚耕过,田里积着水,不知是播了种还是没播种的。田里的水清得很,空气中伴着泥土的清新味道;有的已是绿意盈盈,密密地栽着不知是什么植物的幼苗,大约到脚踝那么高,像刚出生的婴儿一般柔嫩,披着一件好看的绿色衣裳,风轻轻一拂,就纷纷小鸡啄米般地、争先恐后地点头;有的还是去年秋天收获后的景象,作物根在田里东倒西歪,一脚踩下去,还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直刺耳膜。大概是主人偷懒了吧!相信过不了几天,这里便会有春天般的生机;还有的终年没有人光临,不管什么时候都如冬天一般荒凉。杂草丛生,都是灰蒙蒙的暗色,不能让人眼前一亮。站在田埂上眺望,四季的时光仿佛都被一直灵巧的手编织在一起,又洒在这大片大片的田野上。是啊,不洒在田野上怎么行呢?难道还有其他地方,比田野更能体现季节交替的吗?

隔壁人家的腊梅已经开了好一阵了。一朵朵秀气的黄色笑话绽放在枝头,似纯情少女一般,羞涩地从墙那边探过头来。一朵、两朵……或许是太多了,也或许是太小了,我怎么数也数不清。嗐!它真是太害羞了。若是盯她盯得太久了,它就会不好意思地摆起头来,直摆得花儿们个个花容失色,甚至有几朵失声尖叫着跳了下去。这样一来,反倒叫人盯得更带劲。它或许是闭了眼,也或许是失了措,反倒静了下来,一动不动了。挑落到地上的花儿们,本以为自己脱离了危险,沾沾自喜;却不想同伴们这会儿比它们更安全,顿时垂头丧气极了。不一会儿,边乘风而飘,开始了心的旅程。剩下的开放至今,已无多少幽香。

这里冬梅未谢,那处春红已开。后院里的茶花,此时已经做足了开花的准备。它沉默了许久,太久了,让它自己也觉得太寂寞。春天的脚步还未走近,那钟声般的声音早已在它寂静的世界里回响。小小的一株绿色,此时上面已经有了数十个花苞。有的已开,是热烈的红色。茶花的红色是最热烈的颜色,鲜艳得眨眼,光是看着就觉得暖和极了,就会不住地思索:春天已经来了吧?这红色里盛满了的,不正是春天吗!茶花的红色不是火红色,可是要燃气一座座山、一整个春天的啊!它们将燃尽冬天的慵懒,燃气春天的希望。这圣洁的红色,替代了一个冬天的昏灰。是的,就在你不留意的时候,就在你不注意的地方,属于茶花的春天,已经开始燃烧了。

出了后院再走一段,就是一口湖。由于这几天温暖的阳光,湖里的水俨然少了不少。湖边杨柳尚未依依,仍保留着冬天的痕迹。但是湖很美——湖在任何时候都是很美的,不过现在的湖格外美。还未学会温柔的风追逐着从水上掠过,激起千层涟漪。阳光照在上面,像是被打碎了的金子铺满了整个湖面,过了不久又神奇地拼了回去。已经有几只禽类在上面散起了步,觉得奇怪,便把手浸在湖水中。好像真的不像冬天时那样冰凉刺骨了。我越发高兴起来,干脆蹲下玩水。于是,以我的手为圆心,无数波纹泛开来,水面上闪起了熠熠生辉的光,仿佛下一秒,就会有一位不知名的神仙出现在那里一样,比旧时有趣得多。还有湖对面的那个小山坡,虽然现在于冬天时候并无水面不同,但一闭上眼,任春天的阳光将黑暗的世界照得五彩缤纷。这些美丽的颜色忍不住会让人去遐想,好像一睁眼,这些颜色,全都会开放在那山头遍野的映山红上。

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随着最后一场雪的消融,清冷寂静的冬天走了。就在不经意间,仿佛顺着奔流的雪水,与寒冷的西北风一起,一改往日的浩浩荡荡,悄悄地飘走了。或许它们去了另一个国家,或许它们腻了这里的风景。但不管怎么样,冬天确实是走了,带走了懒散,留下来希望。的确是希望啊!你看这乡村的初春,你听这花开的声音,难道你没有感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近在咫尺了吗?说不定一眨眼,又在一个不经意间,田野绿波荡漾,腊梅零落成泥,茶花热烈燃烧,湖边垂柳依依,映山红也已弥漫了整个山头,继着充满希望的初春时节,春天真的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