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800字

幸福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快乐的真蒂。从古到今,许多人曾经试图定幸福的含义,然而纷繁复杂的文化酝酿出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观,人们都把快乐之树种在了各自的心田上。但是,不管是顺应自然的知足常乐,还是勇于进取的不知足常乐。不论是明智通达的与民同乐,还是极端自私的独自行乐,说到底,幸福卸了装壮就是物质与精神两种满足。

幸福是否仅仅是物质满足?当然不是,幸福不是吃喝快乐的简单并凑,也不是个人私欲的肤浅满足。财富拥有者有时并不快乐,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无法与快乐画上等号。因此,单纯的物质满足不是真正的幸福。

人们是否把幸福的天平倾向于精神的满足,孔夫子见“有朋自远方来”即“不亦乐乎”;五柳先生爱读书,“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醉翁饮酒而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于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一切幸福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被世人视为真理,但仔细想,觉得精神上的满足也存在缺陷,有的时候甚至显得苍白无力。

我常常看到给人带来幸福的音乐者在生活中却是痛苦的,辛劳的科学工作者获得成功后偶尔看到镜子里面鬓发斑白的自己,新中国也往往掠过一丝酸楚,我常常听到劳模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工作辛苦,但是我心理很高兴!诚然,他们苦中作乐,变忍受为享受的生活无不显出他们的惊人毅力和高贵品质,但同时也不难看出他们的快乐包含着“克己”的意识,严格地说,这也不算是完全的快乐。许多足球迷特别崇拜2002年世界足球先生小罗纳尔多,都认为他在场上快乐,场下快乐。肯定是个幸福的人,但是幸福不是简单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物质与精神和谐同一。纯物质精神的精神的满足都只能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将二者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幸福。

精神与物质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的,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才能激活幸福的精神细胞;保持精神的愉悦,才能有信心和经理创造更多的财富。

也许你觉得获得完全的幸福实在不容易。但是物质与精神并非鱼和熊掌。你完全可以兼得。关键要靠自己去追求去创造。幸福,只要你奋斗不息勇于创造,幸福的安淇儿将永远伴着你。

微茫的希望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如果说,上课的时候被掉下来的电风扇砸到头悲哀的话;那么,一个有名气的作家――暂且称为“作家”,毕竟,这个年代“作家”一词已经泛滥了――凭借自己的名气就想由精一门的人才转型成全面平庸的全才那就更悲哀了;而且把文学界也一起给悲哀起来了。

一个作家有名气,靠得是他的文章,而不是别的什么。如果硬是占着有点名气就“凑热闹”似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那么,他的名气只会和他的年华一样消耗殆尽,而文章自是荒废得不行;毕竟,这年头全才不是谁都可以当。然而,读者注视的是某个人的作品,绝不会是他那个人;就拿作家来说,读者永远只会问某某某最近又有什么新书吗?不可能会有谁有闲情逸致问那个某某某最近是否又进了演艺界或者其他什么的。倘使一个作家对自己的本行都不一心一意了,我想,读者也没必要非他的书不看。

陆从夫先生写了一篇名曰《快乐的死亡》的文章,我觉得现行的一些所谓的“作家”有必要瞧瞧,也许会让他们的心胸豁然开朗。我真的不太懂,一些出了名的作家怎么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写出自己的个性了呢?难道有了名气就一定非得和一些商业性的活动挂钩吗?如果这样,不就失去了从事写作这项职业的本来意义吗?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吧!有句话说得还真不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连如此崇高的文学创作都变了调,别的就更不用说了。也不知道,为文学开辟一片天地的前辈们知道这些是否也会和《宽容》序中的先驱者一样死不瞑目。我似乎连一点微茫的都看不见了。更可笑的是,有些人曾在自己的文章里把“全面发展”大批特批成“全面平庸”;现在倒好,他不知是自命清高还是怎么的,有了点名气,他说我也要来“全面平庸”一下。呀,各位文学界的人才一定要为将来能够成功转型作好充分的准备啊!

我曾经很喜欢一位作者的文字,但现在已没什么感觉了。近些日子,无意整理书桌,从中获得了他以前的一些作品。文章写得很有个性,很能引起我的共鸣。还记得以前我总和我的朋友说,文学界终于出现了一颗恒星。但另人失望的是,他终究未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是像流星一样绽放了瞬间的光彩,就容华不再;竟与一些让人不怎么看好的人“同流合污”了;不是今天出席这里,就是明天出席那里;不仅仿佛和“丐帮帮主”结了拜,还得到了真传一般――蹭完东家蹭西家,简直忘了自己还是一文学作者。以前的文笔在现在的作品里一点也看不见了,那种充满朝气、青春活泼的文笔已经不知道消失在哪个莫名的地方了。而他的所谓忠实fans实施的“绥靖政策”更是放纵了他的思想,一条主线他能写出N本书,一个故事换上另一个名字就有成了新的故事,我说,这有必要吗?人买你的书是因为它有价值,而不是花钱买一沓印有十几万字的废纸;如果你喜欢一个故事讲N遍,那还不如把读者面向小朋友,他们会比较天真些。现在的作品,我是懒都懒得翻,更甚者,谁提到他的作品就跟谁翻脸。但是,我始终只是他曾经的文章的一个慕名的读者,对于他,我就只能够感叹,我和你的文章就要分手了!即便他失去我一个读者根本就不算什么事,但倘若他不是靠他的文章出的名,就算他做出去跳天安门这么“伟大”的事情,也没谁会去关注他,顶多不过一句可怜的话,多可惜啊!毕竟,李洪志式的歪理邪说已经被埋葬了!

近几日,有些同学来向我借他的一些书,我甚是惊讶,原来他现在的文章正在慢慢地失去读者,而那些曾经的文章却让人舍不得丢弃。我才懂得,即使名气再大,丢掉了原本的东西或是别的什么,终究会有被遗忘的一天。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却如同死人一般了。

对于他,对于这种现象,我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其实,我也没必要再多说些什么。暂且不说会不会被他的N个忠实fans追杀,就我一局外人,说得再多,即便成了“谭小宁理论”什么的,人不听还不是白搭。这样既浪费笔墨,又占用纸张,还得整死我不知道多少脑细胞。根据经济学的“投资报酬率”,我这样做是很划不来的。所以,我又何必为了个不相干的人干这种不仅赔夫人而且还损兵折将的“蠢事”呢?那些他的所谓忠实fans,你们也没必要做些大动肝火抑或筹划绑架我之类的无聊事。说得光荣伟大点,倒下我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和我一样的人。咋的,你准备一棒子全部送往西方极乐世界吗?那么,佛主得感谢你了。当然,你们也无须为他解释什么;毕竟,解释太多反倒成了不打自招,还有那“稿费养不起作家(除了真正为文学献身的人)”这等废话也别再宣扬了,这是谁都明白。不过,作为一名读者,我还是希望文学界能多一些“纯才”,微茫的希望,无论如何是不能缺少的。

“真的猛士,敢于只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一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些东西的必要了……”难道名气就这么重要,比你想要的意义还重要吗?哦,忘却的救世主快点降临吧,人真的需要在“黑暗”的时候看见一点微茫的希望!

呜呼,我说不出话了,但以此告诫自己别走错了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