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还是笑?_1200字1200字

孝还是笑?_1200字

1200字 初三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想到的是孝,尤其是那句“百善以孝为先”。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可以见得”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但是现实却与道德相反。

南宋《三字经》中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一出身就拥有着好的本性,但是为何时间长了这本性就慢慢的褪去?说到这里思想就向例子慢慢靠近。

春秋时的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后来就有了“啮指痛心”,此类事情在几千年前是层出不穷,有晋代郭巨“埋儿奉母”,王祥“窝冰求鲤”,等等,他们每个人都记得父母的养育之恩,心中都还记得真正的道德规范,就是有了他们的行为与心德,所以才有了孝子的美名,就是因为他们依然保存着“性本善”的品性,所以有了孝道,这一美德流传了上千年,直到今天我看到的却是冷漠的眼神,听到的却是“老不死的”之类的话语。

大人们总说“你还是个小孩子,你不懂”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许多事情大人却远远不如小孩,就比如孝道,在小孩子眼中父母是自己的一切,自己的最信任的人,所以无论父母怎么样教育,他们都会接受,看着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爷爷奶奶打骂,他们无能为力,懂事的会为爷爷奶奶辩护一段时间,但是时间久了,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是对的,所以就这样又一个不孝子被教育出来了,这也应证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到那些“犯罪者”老时,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父母的心情了,那是无奈与痛心吧。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在父母在世时不知道珍惜,待到双亲驾鹤西归后才会留下两行眼泪,或许这两行眼泪会为他带来孝子的美名,与至高的权利吧!我常常在想他们难道不内疚么?或许有“野心的人”字典里没有内疚两个字吧,农村里的人说:“谁家的人死了,那么那家的猪狗就会哭,”我有些失望,难道那些人连牲畜都不如?我想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猪狗不如”吧!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孝道最为突出,这一美德让多少人完善人品,但是在今天我看到的却是“xx拿刀杀父母”“xx官员将母亲抛之街头”我有些心痛这一美德流传了千百年后成了这样,如今的孝道可能不再让人感到孝了,可能更多的是笑吧!

由古至今有很多孝与不孝的列子,但是我在这个年代看到的不孝却比古时多许多,曾经我将这些罪过全怪在社会上,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一切还有自己的原因,父母的原因,教育的原因,面对这些错,我在笑,在嘲笑,在嘲笑哪些所谓的“潮流”,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有那校训上的,“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或许在有一个千百年后,这个被埋没的美德会被挖掘出来,但是有谁还记得,在那之前,有多少人被伤害?

《三字经》中那句“人之初,性本善”是对的,但是在这之后更需要的是“持善性”。中国人的美德是“孝道”,而不是“笑道”。

资阳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三:李均贤

下一秒,我们还活着!_700字

650字 初三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阳光无情的射向大地,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渴望雨的到来。

我走在那一望无际的沙漠中。鞋子仿佛没有任何作用,只觉得脚炽热。顿时、一切没有了呼吸,仿佛一切都是死的,只有我躺在沙子上断断续续的呼吸。一切静得那么恐惧。

我继续像沙漠尽头走,一阵风刮过,沙子击打着我的脸颊。我停止了脚步,闭上眼睛。我怕那炙热的风和那炙热沙子无情的跑进我的眼睛,我就会失去方向。风停了,我忐忑的走在沙漠中。

走呀走呀,自己仿佛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我走在那儿问自己:“我还能走多久,我能活下去吗”?自己没有了生的希望。我躺在沙漠上,不停的翻滚。我妄想着自己能够走出这片沙漠。不一会儿,唇裂开、手冰冷。自己下一刻仿佛腰间死神。我放弃了挣扎,但眼前却出现了一道曙光:那棵将要枯死的小草,把根伸向大地,他不放弃生命,坚信自己下一秒还活着。它的根伸到了黄沙的外层,根突出来、外层枯死了内层还是绿的。他将要垂死的样子,但他依然不放弃活下去,哪怕只活一秒。因为下一秒他还能吮吸着极少的露水,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

顿时觉得那个将要垂死的小草那么高大,我仿佛成为了不起眼的沙子。我开始懂得:生命的伟大并不是拥有所想拥有的,而是让自己活过下一秒、却实现自己的价值,哪怕下一秒一切都不再存在,我们也要让生命延长,延长至下一秒的价值!

我用手撑着地一只腿站起来站起来、另一只腿站起来。我艰难的迈着每一步。就这样,一步、两步、三步……我并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我会像那棵小草一样活过下一秒!尽管不知道自己否能走出沙漠的尽头!

不管下一秒发生什么,我们都要活着,活过下一秒,去实现下一秒的奇迹!

阿拉山口口岸中学初三:宋露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