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的故事900字

我奶奶的故事

900字 初二

其实说真的,我自己认为自己已经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以为了解了这世界上所有事情背后的真相、哲理。然而这却是一种极其幼稚的想法,就拿我年迈的奶奶来说吧,从坎坷中一路走来,我的人生的经历较之她来说,简直不能比拟。记得她为我讲述的一件事,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深深烙印。

我生在21世纪,而奶奶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这两个时间点几乎相差了近60年,我非常好奇她们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奶奶娓娓道来……

在奶奶求学的时候,新中国成立才刚刚10余年,可以说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内经济非常低迷,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十分艰苦。大家所熟知的路遥《平凡的世界》中,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坡上的一段动人故事,而奶奶的求学经历却发生在陕南的汉水谷地中。

当时我的奶奶刚刚进入初中,由于家距离学校较远,奶奶就只能选择住校,所以只有每周周日才能跋山涉水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中。当时家庭条件很差,姊妹很多,当年的那种生产方式有没有更多的口粮,根本买不起白米白面,大多数的时间,只能吃到麦麸和野菜混合成的饼子。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还吃过白膳泥(即观音土)。因为求学的缘故,太婆婆,也就是我奶奶的妈妈,都会给奶奶装上一口袋的干粮,勉强当作一周的生活。在最困难的那段时间,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奶奶去到了学校,把干粮放在了集体宿舍,便去操场和教室打扫卫生。等到她回到了宿舍,却只发现一个空空的口袋,奶奶着急的寻找询问,干粮却没有下落,整整一个下午,奶奶都在流泪,当然,饿肚子也在所难免。她的老师见奶奶十分委屈的哭着,便请奶奶到他家吃饭,当时老师的孩子也有好几个,尽管这样,老师还是暂时给奶奶解决了一个星期的饥荒,后边的日子里,每当做什么稍稍好吃的饭菜,老师都会让奶奶去他家。至今,奶奶还依然记得那位四川籍的语文老师。

奶奶教爸爸,爸爸教我,至今我们家都不会浪费粮食,传承着勤俭节约的家风。

现在,每当我在饭堂或者家中吃饭,即使遇到了自己不喜欢的饭菜,也会尽量让它成为光盘,不管别人怎样剩饭剩菜,我都会坚持自己的原则,秉承着自己的家风。无论未来变成怎样,曾经的经历不可忘却。往事历历在目,不能如烟散去。我们更应该记住美好,珍惜当下,畅想未来。

我的老师

600字 写人

来到十一学校,我立刻被这里丰富多彩的生活吸引,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来到十一后的第一位语文老师,我的导师——雷老师。

我的老师个子不高,却在语文上大有建树,从他的谈吐、举止中便可知此人乃“哲人之骊渊”也。老师年龄挺大,却并不古板,还有些时髦哩!他总是要着一身西装,几个星期不重样,操一口浓重的川湘方言,讲起课来生趣盎然。记得有一次,老师向我们讲《陈太丘与友期行》,讲到“引”字时,老师说本义是“拉弓”的意思呦。说着,向我们做拉弓状,场下欢声一片,老师本来就自带绯红的面颊此时又添一抹红晕。

老师是教语文的,自然很懂语言的艺术,一天中午我回到教室,见老师正把玩两个葫芦,便问:“老师,您摆弄这两个葫芦作甚呢?”老师笑笑,答道:“我把玩葫芦,不胜过有人把玩手机乎?”这次轮到我脸上添一抹红晕了。

老师的课上,不仅有欢笑,还是阳光雨露可随意跳进跳出的明窗。寻常老师讲课,如同复读,课文之辞便是至理彝宪,而雷老师讲课不一样,在这教室里,我们每人都有种审视权威的感觉。课上,老师常问:“谁有质疑?”或者“你认为鲁迅这么写有必要吗?”这时,场下激烈的辩论开始了,有人说:“鲁迅这么写有他的道理。”有人说:“他这么写是多余,应该删掉。”而老师就在一旁坐山观虎斗,有时面带微笑,有时表情严肃。在这过程中,若是有同学发表了什么出格的言论,老师便会及时将他引回正轨,这便是老师十分高明之处。

一位古人说:“旁及万品,动植皆文。”文便是人的修养,内涵。吾师之文,骊渊可比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