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风1000字

传承家风

1000字 初一

一个人若能谨记长辈的教诲,铭记家教传承家风,便能在优秀思想的光合作用下积极健康地成长。

勤俭持家、晴耕雨读、尊老爱幼等都是十分优秀的家教家风,能够秉承这些优良思想去做事的人都能取得十分可观的成绩。反之,那些丢弃家风,只顾自己享受为所欲为的人,最终只会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所以说铭记家教传承家风是我们的责任。

《十无益格言》是清末政治家林则徐针对世风日下的时弊而写下的家训,至今这十则格言仍然被他的后代们认真奉行。林则徐出生在福州一个十分普通的家庭,然而却取得了不普通的成就。在他的房间挂着父亲写的对联,时刻提醒自己:“粗茶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正是因为林则徐铭记父亲的教诲,传承优良的家风,才能做到为官清廉、为国为民,做出虎门销烟此等壮举,成为“民族英雄”。而林则徐的胞弟林泰曾也是对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最终死于黄海海战。从这个家族即可看出铭记家教传承家风能产生多大的影响。

当然也不仅仅是在我国,放眼世界,铭记好家教传承好家风依然是促进人们积极向上、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富豪之一,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的政治、经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约翰·戴·洛克菲勒,他创造了一个从小小的经纪人到全球石油业霸主的传奇。然而他的成就也离不开他的家教家风。他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学到:只有劳动,才能被给予报酬;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精细、节俭、守信用。这些无不对他日后的成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事迹和家教家风也同样激励着他的后代。洛克菲勒家族成员中出现过副总统、参议员、董事长等政治界和商业界的精英。倘若洛克菲勒以及他的后代没能铭记家教传承家风,自恃家财雄厚而贪图享乐、放纵行为,恐怕最后也只会被贴上“富不过三代”的标签。所以说铭记家教传承家风是维护家族名声、迈向成功的重要前提。

如今正是经济发展迅速,精神文明被泛滥的物质掩盖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被诱惑、误导,忘记家族的家教家风,迷失方向,使得家道中落,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比如加拿大籍歌手贾斯汀比伯,就是被物质诱惑所蒙蔽双眼,自甘堕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鲜明例子。以至于最后被美国遣送出境,人气名望直线跌落。一如当下中国许多一线明星好不容易成名成家,却吸毒嫖娼,不自爱,自毁长城,毁了公众偶像。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不妨重新拾起《朱子家训》等,谨记长辈的教诲,铭记家教传承家风,做到“君子之德,五世不斩”,然后坦然向成功迈去。

放下是一种智慧

800字 初二

苏格拉底在逛过热闹的集市后,称最大的收获是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他不需要的东西。的确,人在世间往往热衷于追求身外之物,被外在的浮华迷失了本心。那些懂得放下于自己生命并无关系的外物的人,必是一个智慧之人,恰如“菩提本无树”,人生在世,需懂得放下。

放下,需要有看破的智慧。外在的浮华虽能给人以享受,却也给人加上沉重的枷锁,若无看破的智慧,就谈不上放下。放下,不是消极避世,不是像名士刘伶一样用酒避祸,不是像洪迈一样为保全生命而舍弃忠义。苏东坡一生坎坷,数次遭贬,然而他始终有一颗淡泊明志的心,他吟唱“一蓑烟雨任平生”,在人生的风雨间淡然行走,他被贬黄州,却写下不朽诗篇。苏轼的放下,是放下了名利,放下了那些沉重的身外之物。于他,虽然人生缺少了一帆风顺的仕途,却有了写下不朽诗篇的机会,苏轼正是拥有一双看破的眼睛,懂得放下,才在一次次因难挫折中屹立不倒,我们需要有如他一般放下的智慧。

放下,需要有过人的勇气。那些给人以暂时愉悦的东西,往往不能轻易放下,名利、钱财是大多数人追逐的目标,一旦拥有,便是给自己的生命添上了束缚的锁链,只有勇于放下之人,才能还自己以自由之身。纪伯伦说:“惟有当追求自由本身不再是一种渴望的时候才能真正拥有自由。”人生亦是如此,勇于放下,放下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无用的东西,心灵才能拥有更宽广的胸怀。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狱中二十几年,但牢狱之灾反而使他学会放下,放下仇恨,当他当选总统之后,他极力呼吁和平,他用自己的诚恳获得了包括以前对他不公的白人在内的支持,正是因为曼德拉勇于放下仇恨,放下那心灵上的束缚,才成为一个代言和平的伟人,我们需要有如他一般放下的勇气。

放下是放下仇恨,放下名利,放下一切身外之物,让自己的心灵如湖水一般透明清澈。梭罗在《瓦尔登湖》中为人们介绍了他两年来自己劳作的田园,牧歌式生活,虽然缺少物质上的享受,但他获得了精神上的富足,懂得放下,敢于放下,是人生大智慧,是在经历过狂风暴雨后,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愿我们都能有放下的智慧和勇气,还心灵一片自然的净土!

放下,不是逃避,不是无为,是精神上的净化,是净化后的有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