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门前的那棵枣树900字

老家门前的那棵枣树

900字 初三 散文

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那棵枣树,而且心里一阵难过,那是思乡之情,还是忆起了一路走来的艰辛,自己也说不清楚!

打记事起,旧堂屋前面有一棵大枣树,还有很多小的枣树苗,问大人才知道枣树是可以生出许多小枣树的,就好像猫会生很多小猫。这只是朦胧的记忆。后来,爹把旧堂屋拆掉翻盖新房,那棵大枣树就有点碍事,可是爹还是执意把枣树留了下来。

这棵枣树可是我们家的摇钱树。尽管一年摇一次,还是摇出希望,摇出快乐,摇出了不时之需。小时候,枣子成熟了,爹都舍不得让我多吃,他要拿到城里卖。感觉大部分的枣都甜了,有的一点点红,有的裂开口,爹会挑个好天气,把枣树下面及周围的地打扫干净盆盆罐罐都收拾掉,水缸呀鸡窝呀等不能移的,就用包棉花的单子盖起来,房门关起来。然后举起长木杆,用力在枣枝上敲打,我跟娘则在下面把枣捡起来放到盆子里。捡满后再倒进买来的不知用什么东西编制的大簸箩里。

枣捡完了,抬头一看,枣树上叶子已经很稀落,枣也没了。再看地上一层叶子,一片狼藉,可怜的枣树,你疼吗?你难过吗?再看看手,黑漆漆的,脏兮兮的。看看我们的收获,当然让人开心得不得了。我怕被爹发现我的私心,老早趁爹不注意藏起来砂枣子。

娘把满地的叶子扫到一起,然后跟爹从簸箩里往外捡那些小的或者打破的枣。刚刚捡的时候图快会不注意的。爹说,不能因为这些差的卖不上好价钱。捡到他们自己满意为止。

爹几点起床,怎么骑自行车载上一百多斤的枣,到五六十公里的市里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盼望爹回来。终于爹回来了,他只会给我买饼干之类的东西,在他看来,饼干没有水分,买来划算。这对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能吃上爹买的零食,一年也就这么一次。吃着饼干,听着爹讲卖枣的故事,看着爹数钱的喜悦,我想,都是那棵枣树的功劳。卖的钱虽然不多,可在那个年代,几十块钱不少的了!它可以是浇地的水费,也可以是零用钱,反正,那钱能派大用场。

日子一年年好起来,爹不用再骑车到城里去卖枣了,人家骑自行车来收了,这样省了时间,也省了力气。再后来人家开三马车来收。卖枣钱的意义也在变,开始可以说是救命钱,到后来好像就成了外快。渐渐地,枣树也不再是我们心中的摇钱树,但是我心中还是很惦记的。漂泊异乡,每每给老家邻居打电话,总会提到那棵枣树!这次回老家,枣树依然枝叶茂盛地长在那里,只是没有了主人,一切的环境都显得有点凄凉。枣树,曾经我们这个家的恩人,你现在好吗?你有没有感到孤独?有没有想着我们?

老屋

8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老屋还是那座老屋,门还是那扇门,一如从前……

我仿佛又看见了外公蹒跚地端着一桶水,把那扇门擦得如铜镜一般亮,让我再次看到了外公纯纯的爱……

每到除夕,我们小孩子仿佛全变乖了,个个挨着门看谁长得高。外公则拿着小刀轻轻地在门上刻下我们的身高。

每一次,都要和表哥比谁长得高而争得面红耳赤才肯善罢甘休。而外公总是在一旁微笑地说:“都长高了,都长高了。”渐渐地,外公要搬来凳子为我们刻身高。每次看到外公满头大汗时,心里特心疼,而外公还是微笑着:“哟,又长高了!”划起痕来也越来越吃力。

“上课!”“老师好!”这是我们幼时常玩的游戏,我们把院子当作教室,那扇门当作黑板,认真地当起“老师”来,而外公总是微笑地坐一旁津津有味地听着。不会像以前我们在门上画星星画月亮一样把我们骂得狗血淋头,他知道我们在学习,当他看着门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总是会心地笑了——尽管外公不识字。当玩得筋疲力尽时,就扑到外公温馨的怀抱中,闻闻熟悉的味道,听着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当太阳的余辉照到我们的身上时,暖暖的,甜甜的……

和外公生活的日子并不长,唯一能记起的片段就这些,然而在这点滴之中,永恒不变是外公的笑。外公的笑不是严峻威严的笑,也不是“嘿嘿”的傻笑,更不是“哈哈”的大笑,外公的笑,是悬在半空中,没有声音的笑。夕阳西下,外公端着板凳坐在门前吃饭,虽说是吃饭,却也还是那副笑脸。

然而在那天,一切都破碎了。当表妹哭着告诉我外公死的噩耗时,我记不清我是怎样跌跌撞撞跑回外公家了……在床上,外公像陷在泡沫里。床边,几根管子通向他的身体,喘息很弱,双目微闭,多想伸出一双神手呀,牵住外公身体里支撑生命的那几根神经,让他从此醒来!

外公走了,永远地走了,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去了另一个世界。外公没有一句遗言,脸上还是那副安详的笑容……

听说人死后回变成星星,望着满是星星的夜空,到底哪一颗才是外公。风好冷,夜好黑,可是我一点也不感觉冷,因为有外公那颗星抚摩着我……

老屋还是那座老屋,还是那扇门,那些刻痕依旧还在,却少了划痕的人……

还记得,那种感觉叫做刻骨铭心;还记得,那种情结叫做魂牵梦萦……

当爱已成往事,我只希望在梦中看见你的容颜……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