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才起800字

秋风才起

800字 初三 散文

哪个深秋的早晨,天还是灰蒙蒙的,风也还只是轻柔的。我目送着她离开,没有挽留。任雾水重重的打在我的肩上,直到她的身影在我的眼中晕开,分不清楚是泪水还是雾水。

秋风才吹起,枫叶才落下。我就迫不及待的穿上毛衣,我爱我身上的每一件毛衣,准确的说,我爱着这些毛衣的制成者——我的奶奶。

她,一个心灵手巧的女人,会织不同花样且搭配上各种的颜色,各种各样的毛衣就伴随我从蹒跚学步到现在,我固执的认为会延续到未来。

她,是我整个童年的载体,承载着我所有的记忆。我第一次在她的引导下走出的那一步,我第一次在她的手语中发出一个音,我第一天上学就得到老师表扬、她那骄傲的模样。我不能不承认,她于我太过重要,所以我必须紧紧地跟着她,不能走丢。

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我写作业的时候,搬来一张凳子坐在我的身后,有时会抬头细细的打量我,有时又低头仔细的织毛衣,虽然很安静,但是很让我感到安心。更多的时候,她会打破这份安静,对我说:

我教你织毛衣吧,这样我不在的时候你就不怕没有适合的毛衣穿了。

她总爱说这句话,我不喜欢。但我还是学,而且学得很快、很好,但,只限于在她身边。一旦她不在我的旁边,就怎么都织不好,要么脱针、要么不整齐。她说,我爱闹,不听话,不让她放心的离开。她总爱说这类话,我不喜欢。最后我索性不学了,她不高兴,我觉得这样她应该就不会走了吧。她那么爱我,总不会舍得让我没有毛衣穿吧。

她,也许不会知道,我真的真的很爱她呢,爱看她忙碌的身影,为我做饭的、为我织毛衣的、为我整理衣服的、为我……太多太多。我会把这些都悄悄放在心底,不放过一丝一毫。

亲爱的奶奶,什么地方没有毛衣卖啊,可我就是觉得你织的最暖。你说,我学会了你才会离开,但是我真的没有学会啊,你怎么就舍得离开了呢?即使那是个生你养你的地方,我也不喜欢。虽说,你说过还会回来,可总感觉会是很久以后的事情,我不喜欢。

夜幕缓缓的落下,我坐在沙发上,好像又看到她坐在我的身后静静的织毛衣。鼻子一酸,直到现在才分清楚,真的是泪水,咸咸的,涩涩的。

但,还好,风景还在,毛衣还暖,我还愿意等她。

初三:闷油瓶

秋风扫落叶,落叶满空山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在大地的彩色盘中,四季轮替,各领风骚。历经了秋天的寒气、冬天的凛冽之后,春天可说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但是在春天,却也有着类似于秋天的场景,正悄悄地在季节的画布中恣意挥洒,那就是落叶。很难想象春天会与落叶扯上关联,而且是在桃花心木和菩提树的身上,接连发生……

仲春三月,春雷惊蛰之后,大地虽仍春寒料峭,天空却常万里无云。开车返家,途经高雄博爱路上,宽阔的快车道两旁,原本绿意盎然的桃花心木,却在春风悄悄 的轻拂中,不经意地泼洒出一大片红黄相间的彩色新装。这种大地写意的画作,已为大自然时序的舞台,勾勒出几许热闹的气息。

初见此种时序转变,系在校园的角落处。一株原本记忆中的黛绿大树,却意外地为深咖啡色的树叶所覆盖,犹如被烈日烤焦一般。该树外表了无生机、状似枯木,在满园绿意无限铺陈之下,显得非常突兀。树下飘落枯叶几许,呈现不均衡分布,微风过处,随风起落。

该区树种繁多,但以独株为主,平素行经该地,总是行脚匆匆,并未刻意了解树名。由于事前未得深知其名,彼此情感总是有限。因此,当瞥见其中一棵树木遭逢 变故之时,虽内心感到讶异,却也未能引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终究,在复杂的世俗社会中,我们所能关心的事物,似乎也极其有限。

这种单 一树木的转变,起初并不以为意,直到车行至博爱路,发现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也同样被彩绘成各种深浅不一的红黄咖啡色泽之时,才蓦然惊觉,原本黛绿的桃花心 木,业已在大地的催促下,积极准备换装。而校园中的那棵树,原来就是桃花心木。它也谨遵时序,依循自然法则,从黄叶开始以至于形成深咖啡色,其间的变装过 程,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只是平素忙忙碌碌的我们,似乎总是错过欣赏自然变幻的机会,而仅能在事后空留无限感叹而已。

枯叶落尽之 后,满树新芽似乎在一夕之间突然迸出,难得一见的疏影横斜画面,又再度为无尽的绿叶所隐没。叶落叶出,天地一瞬;前叶今芽,宇宙如一。了悟自然变易之道, 善体宇宙恒常法则,生生灭灭,来来回回。终究,改变者是时间,不变者是自然。短暂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

看到大地另一种形式的幻化,是在多年前一个清明节的偶然。那一天,天空多云无雨,但是风势不小。从台南乡下扫墓返抵高雄,已是晚霞夕照的时刻。

当车行博爱路时,但见宽阔的安全岛上,两行樟树绿意盎然,而人行道上的菩提树,则是黄橙一片。一阵强风掠过,在树影摇曳的沙沙声中,无数的黄色叶片,纷 纷自上方飘落;慢车道上,原本满地的黄叶,也随之而飞舞翻滚,让人有如置身于山林野地之感。这是菩提换装时分,时序季春四月。

身处亚热带的台湾,一般人对落叶的感受,可能仅限于秋天的枫红时节。而那种“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凄美景象,也的确令赏枫的人们,凭增无尽的惊叹与遐思。天之于 物,春生秋实,而秋之落叶,基本上着眼于生命之潜沈,它隐涵着对生物的肃杀气氛。终究,在繁华落尽之后,疲惫的生命,总需要有一番潜修静养之空间,以待来 春的惊蛰、大地的复苏。

春之落叶,虽外表与秋之落叶无异,可是却无〈秋声赋〉中所描述“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凌霜气氛,反 而有着一股温馨感性的宁静。因为在落叶缤纷之中,新芽嫩叶却静悄悄在你我不察之中,突然满树迸放,展现出另类的换叶风情。因此,春之落叶,焦点在于新旧交 替,它一方面显示出对既有生命之尊重,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与憧憬。

一种落叶,两类风情。基本上,天有时序,物有生 机,只有依循自然法则,方能可长可久。如果不依时令,强行抽芽换叶,则原本的无限生机,可能会在秋之寒气、冬之大雪之中,遭到无情的摧残与斲伤。虽说命运 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环境却能左右运气走势,不违“命”理,方能改“运”。唯有彻悟自然天理,洞悉内外环境,且能知所进退,方可顺势而为,期待有成。

无边落叶翩翩下,不尽新芽滚滚来。铅华落尽,静心涵养蕴育新机;新旧交替,无限菩提绽放禅意。世事更替,总见大地因缘;生机绵延,只缘顿悟自然。清澄心境,自然物我合一;弃绝怨怼,将更喜舍包容。终究,事有本末,物有终始,不求意尽,则可无穷。

大地惊蛰,桃花心木换春装;春风拂面,无限菩提展新叶。当落叶飘零,新芽未萌之际,总觉蛰伏乃是智慧之举。终究,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环视大雪压境之处,软枝者雪落,硬枝者树折。两种落叶,一样风雪,而人生际遇,似乎也仅此而已,不必强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