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700字

君子兰

700字 五年级 散文

君子兰,属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春天开花。然而,不知何故,我家栽培几年的君子兰,从未开过花。

君子兰既怕寒冷,又忌曝晒。几年来,冬夏季节,为防寒避暑,从室内到阳台,搬出搬进,够麻烦的了。尤其是它一直不开花,我也就失去了信心,任其自然。每周仅仅浇一次水,并不怎么关心它,对它不抱多大希望。对于主人的冷落,它似乎并不在意,依然顽强生长。几片老叶枯萎了,我用剪刀拦腰剪去褐色的枯叶,毫不痛惜。

春节前后两个多月,家中无人。怕给别人带来麻烦,不想请人来浇花,送人又拿不出手,就往花盆里一次浇足水,将花盆放在一个装满水的破璃罐头瓶上,听天由命,让它自生自灭。

三月下旬,回家一看,屋内到处都是灰尘,一片孤寂。昏暗的灯光,闷热的房间,仿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心里感到沉闷、烦躁、抑郁。我立即动手抹桌擦地,打扫卫生,一直忙碌到深夜。带着一身臭汗,我疲惫地坐在沙发上休息,偶尔抬头向窗台望去,突然惊喜地发现那株被我遗弃的君子兰,依然倔强地挺立在干燥的花盆里,忍耐着干旱、孤独。6片绿叶分成两列,左右各半,像穷困人家的少女,婷婷玉立,不折不挠,茁壮成长。面对生机焕发的君子兰,我惊叹不已:“君子兰的生命力实在是太强了!”

从此,我倍加珍惜这株日日夜夜陪伴我的君子兰。读书写作之余,我总要站在窗台前,欣赏那几片莹洁可爱的绿叶,在春日阳光下熠熠闪烁。两列绿叶中间,一株嫩稚坚挺的尖芽饱孕着青春丰润的生命力,欢欣地绽开了笑靥,迎接终于到来的春天。

每次伫立窗前,对花沉思,我总感到神游于清纯幽胜之境,心中涌动起一股勃勃生机。每有邪思杂念,烦躁不安,看到此花则面红耳赤,自觉惭愧。

有人介绍,用芝麻做肥料,可以使多年不开花的君子兰开花吐艳,我想不妨试试。但无论能否开花,我还是要由衷赞美君子兰,赞美它那种正直朴实、坚强不屈、积极上进的精神。在它身上,仿佛有一种把衰退的热情重新点燃的能量,给人以希望和信心。

五年级:秋萤星愿

人中之龙——诸葛亮

600字 初二 记叙文

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器宇轩昂,谈吐不凡,视敌军百万如蝼蚁,大摆空城计。他的勇气,机智和忠心使我万分的敬佩。他,就是智慧的化身,人称卧龙的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才思敏捷,机制多谋,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宰相大军师。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刘备三顾茅庐之时,把天下大势看得彻彻透透,分析的井井有条;他伶牙俐齿,能言善辩,曹兵百万下江南之际,他力挽狂澜,舌战群儒,力主决战,最终大败敌兵;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崩驾后,忠君辅国,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千里运筹帷幄……他的聪明机智,奇谋妙计,不得不让人敬佩,亦不负当时天下第一的盛名。

曹操领百万大军下江南,可是刘备却兵少难敌。在这万分危急之刻,诸葛亮亲到江东,准备”联孙抗曹“,劝孙权出兵。但在孙权的朝堂上,很多官员却看不起诸葛亮,有人还出言嘲讽。然而,诸葛亮却手执羽扇,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力驳孙权手下十几位文官,使他们心服口服。这便是有名的舌战群儒的故事。诸葛亮的能言善辩,使我十分的佩服。

然,他并不只能言善辩,而且也聪明机智,充满勇气,可以说是智勇双全。

在马谡失街亭以后,诸葛亮推手一座城池,身边只有一千多人,而且都是些老兵残将。这时候,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已率几万人马来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诸葛亮没有惊慌失措,反而镇定的一思索,便命人打开城门,摆起了空城计。而诸葛亮自己,则在楼上焚香弹琴,显得悠然自在。来到城池下的司马懿,终被此现象迷惑,怀疑城中有伏兵,最终退兵了。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智与勇,不费一兵一卒,便退了敌兵。

诸葛亮的智勇双全,忠心耿耿,《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的真实写照。他,不愧是智慧的化身,不愧是智与勇的诠释,亦不愧是人人敬仰的卧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散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