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是清欢1000字

人间最美是清欢

1000字 高二

若有人问我诗意二字,我恐怕不会回答《三百篇》;若有人问我美学真谛,我恐怕亦不会回答《红楼》。自我接触林清玄之散文,便独钟爱其中之美,温润的表达充满诗情画意,于细微处看美之人,世间极少,林清玄确是其中之一,其散文之美,假使独成一问“美学”亦实至名归。

清欢之美美于自然。人皆感叹自然之美,读出的思想却往往千篇一律。于林清玄而言,樱落,非绚烂,淡然也;苦瓜,非苦尽,甘来也,字里行间,世间生灵皆是值得敬畏的,皆是有情有思想的独立个体,花也好,果也罢,若从另一角度看待其本质,或又有另一番体会,突破固有之格局,善于微处品自然,方得真理。林清玄甚爱昙花,此花只在每晚夜里盛开一刻而已,它如创作者,绽放之一瞬宛如灵感之迸发,清晰地看见可怜的人,记住了美好的事。它如读者,心在沉重的压力之下放松一刻,欣赏文字之美,亦足矣。昙花盛开虽短暂,却能每次收获不同的惊喜,下次盛开也能满怀期待,像极了我阅读林清玄散文时的心情。这是文字的动力,也是生命的动力。

的确,自然之美尤在于其生命之灵性,当我们发现自然之美且用自身的眼光去欣赏自然万物的精神,则无论是坚韧还是无私,都将令人感动。林先生之细腻,将身为读者的我置身于自然的文字中,多了一份对自然的好奇与敬意,聆听其美,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一味清欢?

清欢之美美于禅静。佛语字字珠玑,多一分宁静,便如到访一处禅境。佛,善也,体悟本心,即禅味也。散文中所提之佛,绝不仅停留于林清玄上山拜佛或与会僧友的寻常经历,林清玄的佛心却早已溢入其柔软的文字与感悟中,因而若是对其散文浅尝辄止,又将错过多少。散文提到佛鼓,声声沉重,声声悠扬,每一击佛鼓,鼓面振动产生的那一语低沉,无异于一个人稳稳地踏了一次坚实的大地,带给人的并不是郁闷枯燥而是安心。佛鼓的沉重是在教导人做事必脚踏实地,处处落实方得安心,而那声悠扬则是将佛语带向远方,将佛的思想带向远方,更将人的目光带向远方,漫漫思绪之中,心如止水,方品得清欢也。

书中亦曾说林先生将自家的大半收入投用于慈善事业,由于自己的作家身份,他对教育公益格外关注,建立了十几所希望小学,在他身上,一言一行早已离不开“善”字。善,乃佛心之源也,慈悲,乃佛之原则也。与自然为友,心系亲人挚爱,亦是对世界,对自我之善。珍藏一颗佛心,以慈悲为怀,感化他人,回报社会,林清玄即是如此,将禅意以文字的载体传颂,将其深意传递至读者心中,于己于彼,皆得一味清欢。如是,我亦在文字中学会沉静,感悟禅心,方才受益匪浅。

如今细想来,“人间最美是清欢”一句到底“清欢”二字最为珍贵,清澈之心品清淡之美,清淡之美予暖心之欢。

西湖游记

450字 三年级

这个周末,我们去了西湖边游玩。尽管我们就住在杭州,可是已经好久好久没去西湖边玩儿了。因为,我们要把西湖留给外地来的游客。

今天天气很好,所以西湖边的游人特别多。他们有的拿着照相机,想把西湖的美丽留住;有的三三两两,在西湖上划船;有的散步散累了,在湖边的长椅上休息;还有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在湖边的空地上拉琴、唱歌呢!

我们一家三口在西湖边走走停停、说说笑笑。我们看到一位叔叔在喂小松鼠,小松鼠倒挂金钩吃了起来。它们双手捧着食物,好可爱呀!叔叔还说他已经喂松鼠好几年了,他懂松鼠的语言。

我们看到很多荷叶,还有荷花。荷叶有的漂在水面,有的像伞一样撑在水面,还有的像碗一样搁在水面。风一吹,荷叶们翩翩起舞,像在欢迎我们。尽管夏天已经过去,许多荷花都谢了,但荷叶丛中还有一些荷花。它们有的已经开了,有的还合着。荷花的花苞好大呀,比我爸爸的手掌还要大哩!

我们还看了夕阳西下。夕阳像似一个红红的皮球,把云照得像红色喷雾,把波动的湖水照得泛出红光,夕阳可真美呀!

正所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最美是西湖。欢迎大家来西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