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900字

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

900字 初二 应用文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十分关心,在他的多篇文章中多有涉及。无论是对当时封建教育的讽刺还是批判,都表现出鲁迅先生对下一代教育的深深关切。

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这时鲁迅吃的是福橘,橘子本应是酸甜可口的水果,而在鲁迅常来只是有点冰冷。在后文写道“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在鲁迅先生看来,这些礼仪十分麻烦,并不喜欢,更不赞同,并把其视为“磨难”。在旧社会中,大部分人都被封建思想所毒害,孩子们多多少少也会受到影响,一代代传承下去。有些礼节习俗是好的,但那些如 《二十四孝图》中“把肉麻当情趣”的虚伪封建孝道是需要改变的。

在《二十四孝图》中,“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琐记》中汉文教员不知道华盛顿为何物,以及不允许鲁迅看《天演论》,这些都能看出当时的中国教育资源的缺乏,老师受封建思想影响没有探知真理的愿望,对学生渴望真理的行为十分不满。导致学生无法受到科学的教育。

中国的传统教育观源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制度,孩子们也要遵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准则。父母用成人的方式要求孩子,一条条的规则框住了孩子们的天性。在《五猖会》中,因为父亲要求我背书,“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父亲虽然是为了孩子着想,却不知已经伤害了孩子,原本兴奋的兴致,被毫不留情的扼杀。在《风筝》里自己觉得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因此也不让弟弟玩。成年之后,当她向弟弟致歉时,“‘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这让鲁迅再也无法得到宽恕,也明白弟弟也被死板的教育所影响,下意识地觉得哥哥的话是不能违背的,弟弟失去了孩子本应有的天性与个性。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鲁迅急切地希望孩子有一个自由的空间,拥有孩子应有的个性和创造性,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放松的成长过程,而不是“催熟”儿童。虽然鲁迅先生已经故去,但他的思想理念依然得到传承,现今的教育环境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拥有了更多发展空间,拥有了更多可以发表自已观点的平台。

记拔河比赛

800字 初一 叙事

拔河,这个从我们老祖宗春秋战国时就传承下来的运动。开始我认为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把绳子拉到自己那边就算赢了嘛。可是,就在我们学校上个星期刚刚举行的拔河比赛中,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集体,什么叫做真正的团结。

不得不说,我们与五班真的很有缘,因为平常在上体育课时,我们要进行拔河练习,几次都是与五班较量。可以说,实力真的不相上下。在跑完操后,我们都万分期待抓阄的结果,当体育委员向我们公布结果时,我们都大失所望。“怎么又是五班,这样的牢骚从我们的嘴里发出,并且还有个极其不公平的待遇,在我们两个班任意一个班赢了之后,都必须和十二班比赛,也就是说当我们班用尽力气时,必须和充满力量的他们比赛,一时间怨声载道,(╯﹏╰)不过好像没有什么用。

终于,到了比赛的那一天了。我们初一十四个班都到了小操场上集合。拔河时每个班都派出十五个男生和女生。剩余的人都是打气加油的。在比赛前,小雪抱住了我,对我说,刘丽,给予我一点友谊的力量。我们班的十五个女生大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由于是第一局,大家的力量都很足,所以拔河的时候都写吃力,不过第一局总算赢了,或许有一点小小的骄傲,我们打平了。关键在于最后一局。历史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要交不离地。用尽力量向后躺,跟着你们班加油的节奏。有了这个方法,我们各个涨红了脸。用尽了力气,终于把五班拿下了。可是,还有十二班在等待着我们,虽然我们的力气就快用尽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想到过放弃。我们抱着——不到最后决不放弃的心态,居然奇迹般的拔赢了。可是比完后,我的眼泪不争气的掉了下来,因为我好累好累,我身疲力竭了,可是这时,只要我蹲下来,那没我就会更没有力气,胡新宇严厉的对我们说,现在不能哭,等到打赢了才可以哭。最后的决赛终于要开始了。因为前面的几场比赛,两个班都身疲力竭了,关键在于那个班能坚持到最后。胡新宇大喊,九班只拿第一,不拿第二。于是,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绳子一步一步的到了我们那边,我们赢了。

虽然,第二天我们的身体都非常的酸痛,可是,我们九班人都站到了一边害怕什么呢?

内丘县第二中学初一:可可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应用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