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爬山”_1000字1000字

屈原“爬山”_1000字

1000字 高三 日记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凄凉而悲愤的江边,流浪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屈原在流亡,整个民族在丢人。——题记人生这座高山又有几人能够爬到峰顶?屈原,便爬到了众人之上!屈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人生的大起大落,心境的时过变迁以及现实的混浊残酷都对他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始终有一根擎天支柱顶着他度过这些滔天巨浪,那便是忠君报国的志向。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君以降。刚出仕的他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深受楚怀王的重用,人生正值得意之时。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他面对风起云涌的战国时局,大有一种天下英杰以我为尊的豪迈气概。他来到了人生的山麓,那里繁华夹道,流水潺潺,鸟鸣嘤嘤,放眼望去,春色满地。世人的称道,小人的恭维,使他以为到达了山顶。人生何能尽得意,总是江边吊英雄。处于人生巅峰的他终究抵不过子兰的诋毁,靳尚的嫉妒,张仪的说服,郑袖的歌舞。一颗忠义的心陷进了阴险的陷阱!怀王的一句冷言将他打下高位,落入人生的低谷;惨遭放逐的他感到英雄末路,流浪江边,相遇了渔父。“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尖锐的对立使他更加彷徨,他自问:“在这混浊的乱世,清醒的路到底还能走多远?”终于,他懂得了了“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一篇《天问》难以舒尽他的悲苦,一次顿悟足以坚定他的傲骨!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荆楚,《离骚》马上就要产生。他爬到了的山腰,神情疲倦,满脸风霜,看到了高大肃穆的松树林,眼神犀利的秃鹰盘旋,世态炎凉,使他以为到达了山顶。抽打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生的执着得到的却是国破家亡,一世的清醒换来的却是自沉于江。心中的支柱随之崩塌,铮铮的傲骨撑不住楚人的酸苦。那一弯汨罗江水啊,你的每一颗水滴,都残留着屈原瑟瑟凄凉的叹息;那一纵楚国大地啊,你的每一寸土地,都保有着屈原难以割舍的回忆……他爬到了人生的山顶,那里高风悲旋,蓝天四垂,他唯一所能感受到的,便是自己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回想起曾经的那些过往,想到自己再也不能朝木兰且夕宿莽,想到自己再也不能乘骐骥以道先路,想到那些处在水深火热知州的楚国同胞,不禁潸然泪下。你所能做的,只有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殉了自己的理想,悲壮的怀沙自沉于汨罗江。屈原,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你的悲壮造就了你的辉煌,《离骚》的美名流芳百世,《楚辞》因你永刻青史。白起坑杀得了百万将士,却坑杀不了你的一根傲骨,张仪说服的了三王五相,却说服不了你的一颗忠心。神州大地因你升起了一颗启明星,照亮了千古志士永不停息的路!你,在前世永恒;你,在后世不朽!

高三:高三斩道

菊花人生_800字

800字 高三 日记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中静放,娇媚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

可是,他真活得如世人所说那样,处于桃源之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又有多少人能够充分地理解他那决然离开人人豆认为是幸福生活的官场的情怀?能够体悟出他那处在世俗纷争,虚伪污浊的官场中的苦痛与无奈?他明白,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是根本无力挽回历史潮流的,既然这样,他就没有必要留恋,就只有选择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哀,走得寂寞,甚至还有几分凄凉,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他只有在内心里矛盾,在内心痛苦,从而派生出外在的“菊花”情结“菊花”人生。

于是,陶渊明希望自己“出”则清闲,自在,忘记一切,超凡脱俗,回归自然,“入”则兼济贫穷百姓,以文穿透社会,抒写人生情怀。或许正因为他的抑郁和极度挣脱,使得他在战胜世俗,战胜自我的拼搏中,给了世人一种惊世骇俗的超然,一种出乎寻常,回归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静美。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陶渊明出乎的便是外在的豁达,潇洒。“入乎”的,似乎就几近于闲情,雅致了。我们常常只看到陶渊明单了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出乎其外”却不知他的思想挣扎,心情苦闷而复杂的“入乎其内”。我想,或许有人说他超然,或许有人说他超傻,这些,相对与他而言都已不重要。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对人生,对自然的真爱,是他对超越平常人生的与众不同的全部诠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端一盅菊花茶,幽幽品味着他的菊花。

高三:落花朱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日记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