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最需要什么1200字以上

我们今天最需要什么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有一个笑话说:两个男生在教室里发生斗殴冲突,其中一个男生用凳子砸破了对方的头,老师问他为什么用凳子砸对方的头,他说:当时身边本来还有一张课桌,可惜抬不动……

这个笑话用来形容我们身边很多很多人,都绝对是恰如其分的。何故?多数人的关注焦点,不在“砸破头”本身,而在于“凳子”或“课桌”!有心追求人生精进的朋友,可以继续再深思这个笑话的内涵,比你看韩剧或打麻将要管用。

作为中国人,我们今天最需要什么?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回答。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人们所求多是外物,包括声名、权势、金钱、情意等等,很少有人会说,我们最需要重塑道德,救赎灵魂,首先将自我生命拯救。我们当前面临的真正危险,同样不在外物的薄弱或欠缺,而在观念与行为的严重变异。

我们身边有一种可怕的缺失:于社会而言,传统的尺度多被人们所抛弃,现代的尺度又不足以深入人心,感觉、欲念及冲动日益成为当前的支配力量;于个人而言,更多注重知识、技能、凭证及如何赢得表面成功的小聪明,更多忽略习惯、方法、观念及如何经营全程人生的大智慧。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立足于现实,无论是面对金融危机,还是选择求职创业,都只须做个好人,做个能人,做一个清醒的人。我们的身边,似乎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好”为人所共弃,“能”为人所共求;人多自以为清醒,人却大多稀里糊涂。

好人的本质是善良、诚实与柔韧,多能为他人设身处地一想,多能以良知、正义和道德来规范自我;好人是人类精神的脊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是一切弱者、恶者、失业者与绝望者的最后希望。因此,好人不可或缺。一个没有好人的家庭、团队、组织与民族,我们无法看到它凝聚的力量和存在的理由。

人都指望做一个能干的人,本无可厚非。时代演绎到今天,竞争已经是社会的一种整体氛围;人要有所追求,有所建树,有所展望,人就不能不参加竞争。当然,竞争的资本首先在于自身的实力,而实力的部分要素则是你获取资源、驾驭资源的途径与能力。

清醒的表面意谓是说,知道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知道你和你身边的环境,以及恢宏的天地背景,都有怎样必然的关联;知道你思想与心灵的来龙去脉,并能以理性掌控;知道命运与人生的真谛,并不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也就是说,你须最终成就一套成熟的心智系统,绝不为表象所困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感悟。而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应该是身体、财富、心灵的自由。身体只有健康而且舒展,才有自由可言;财富无论多寡,只要它不成为你最大的目标和负担,你又不成为它的奴隶或爪牙,你就可谓自在;关键是心灵,它得豁达、宽容而且通透;即使偶有心理阴影,多能迅速摆脱,而不耿耿于怀;一旦有思想障碍,多能迅速突破,而不辗转反侧。

人一辈子都在学习、渴望获得各种教益以求成长,而成长不过是让身心进入良性循环的轨迹,并不断向更高层面演进。因此,它的起点与归宿,都是身体、心灵的变化;至于促成的手段,显然在于习惯、方法与观念。

一种良习的形成与维持,不仅使人的某一方面始终受用不尽,而且足以不断强化其素质的每一方面。倘是一种恶习,而且迟迟不得更改,那么,在紧要时刻往往会对身心或功业产生致命的威胁。方法总能提供一条条捷径,总能在任何时候让人找到突破的窗口。倘是勤奋不懈,却无简易有效的方法,纵是笨鸟先飞,也未必能成全哪怕只是低浅不过的愿望。

尤为重要的是观念,它直接支配人的言行。因此,观念的高低,也就决定了行动目标、行动方式、行动效益的水准。可以想象,低俗的见识,岂能有非凡的作为!

可是,人们所孜孜以求的,却多是知识的点滴、技能的手段与纸质的凭证。它们也许是聊可谋生的可爱玩意,可它们最终不过是“鱼”,绝不可能自动演化成“渔”。倘若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法与超拔的观念在前,再来获取知识、技能与凭证,一切自不在话下。

一个真正关心自己成长的人,决不会陷入自误误人的误区。他必有宏大而深沉的理念,而后才落实到行动与表达的形式。他知道,每天进步一点点,须得从观念、途径、德行上面下功夫,才可以聚集自我的无限能量;他也知道,个人生命的精魂,其实就是要成就强大而动态的观念系统,观念一旦转变,一切随之质变。所以他不会惶恐于当下暂时的不利状况,而只会关注自我的素能提升,所以他懂得诚善、柔韧、无条件地盘点自己生命当前的状态,确定自己的位置,他知道人生遭遇瓶颈,只在身心受束缚;他更知道,与其追求信息垃圾,不如追求真知灼见;与其追求知识点滴,不如追求宏观体系;与其苛责他人改变,不如首先成长自我;与其期待物质拥有,不如首先更新观念……

观念不过是一个点,德行也仅仅是一个点,然而能够做到由点及面,就是一个此生蔚为壮观的能量!这才是朴素而永恒的真理,可惜很多人不明白。

所谓人生的智慧,决非圈圈套套的小聪明,而是道不远人的大智慧。何谓大智慧?那一定是观念和方法的智慧慧。至于技术、能力、知识,虽然必要,却也只是末技,只当作为观念智慧与方法智慧的材料或佐证,附带应对一项或几项工作、一次或几次实战而已。

换一个角度说,智慧的层面有三:其一是世俗生活常识,其二是科技文艺的研究与创造,其三是关怀命运、人生与天地的宏观微观走向。人多漠视“其三”者,又视“其二”者为畏途,只把“其一”者当做安身立命的全部。第二者的大部,却又多陷入为研究而研究、为创造而创造的怪圈,别无其它。

孰知人生更重要的命题恰恰正在“其三”者。把握不住它,人生的嬗变就是畸形的嬗变。

思维的惰性,在于一旦遇到所谓公理、经验、潜在规则或事实,立即予以承认;行为的惰性,在于只要触及定势、习惯、固有观念或新知,立即予以逃避。人所恋恋不忘者,多在即成的观念与习惯。所以,想要重塑自我,就须得敢于嬗变与颠覆。

人需要自我救正的,正是不当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自我教育力量,以求避免畸形的嬗变。决定一生的重要嬗变,并不太多,而是太少。它们突如其来,管你接纳还是排斥,它们都要一下子打破你的许多平衡,左右你生命的永远。

良性的嬗变,比如恶习变为良习,劣行变为善行,虚假变为真诚,脆弱变为柔韧,无序变为有序,怨恨变为感恩,愚昧变为通达,等等。实在没有必要涉及具体的科学,以及时下大行其道的所谓成功学的通常技巧,我们应该坚信,良性的嬗变,适合于任何领域,特别是在完善自我、升华自我、强大自我与重塑自我的方面,必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予人以莫大的启迪与支持。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看见的那朵花的名字——观《未闻花名》有感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未闻花名》成了我心底的一道烙印。

故事以已经死去的女孩本间芽衣子因为强烈的思念回到了儿时伙伴的身边,在阔别近十年的时间后,再次唤醒了六位儿时伙伴之间的友情,在似真似幻的情节中带我们感受友谊与时间的对抗。   

这部动漫是日本动漫界公认的神作,不仅因为其唯美细腻的画风,更重要的是这部动漫几乎完美的诠释了友谊、时间、青春、亲情、爱情之间的关系。主人公芽衣子(下简称面麻酱,爱称。)在幼时,有着六位关系无比亲密的玩伴——宿海仁太,安城鸣子,松雪集,鹤见知利子,久川铁道。   

给我印象很深是以下几个片段——首先是,面麻酱死后,来到了生前有着朦胧好感的仁太身边,只有仁太能看见面麻,而写到当时的六位天真儿童如今性格大变——安城变成了泼辣的小太妹,松雪和鹤见则是拼命的学习,以此来忘记面麻的死,久川(波波)去到了世界各地旅游,见识各种各样的风景来忘掉面麻,连主人公仁太也因为自责面麻的死,变成了宅男,一个学期都没去学校。面麻的死,又牵扯到了几位少年之间朦胧模糊而又青涩的感情,最终酿成了悲剧,以至于在面麻回来之后还是让几位之间的裂隙愈发扩大。这里以极为细致的心理描写,从几位主人公的不同角度来描绘一幅穿越十余年的年少青涩图,虽然只是动漫,却让人感受到了那几乎可怕的现实感。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在年少时都是这样的,当我们的童年被人用如此细致的方式呈现出来,会有淡淡的怀念、遗憾、愧疚、惋惜,就如诸位主人公一样。   

其次,主人公们都以各自的方式掩盖了自己的伤痛,都带上了掩饰的面具。而随着剧情的一点点发展,各自的面具都以极为讽刺的方式揭开,然后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即使戴面具这么长时间,我们依旧是当初的少年。或许成熟,或许长大,但我们之间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的牵绊,就算用力去割舍也割舍不断的。这里的设定让我非常喜欢。本来已经成为悲伤回忆以及绝望的现实,却在编剧的笔下,奇异的出现了一丝破坏现实的情节——面麻以灵魂的方式回到了小伙伴的身边,就是这一点点不真实打破了原来几近停滞的时间,六人的友谊终于再次发生了纠葛。一开始总是以为,动漫的最高境界就是将动漫做成现实。可后来看过那么多之后才发现,我们之所以喜欢动漫,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喜欢动漫的画质,而是喜欢动漫带给我们的那一点点脱离实际的空想,有时候便也会不自觉的幻想,动漫里的情节也发生在自己身上会多好。这正是动漫的优点。   

还有中间那点,因为众人对仁太的质疑愈发猛烈,而且整个故事陷入低谷的时候,面麻用自己的日记本证实了自己的存在。这里的可想象性很高,我们谁也不知道众人看到了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时,究竟都在想些什么。但唯一知道的是,原本只是被众人当作游戏的故事,真正再次向前开始了发展。在少年的心中,当年的嫉妒、自私、孤独、恐惧全部再次涌上来,几位主人公之间本已经暗淡的感情线再次明亮起来,一如当年的刻画着那场悲剧的故事。这里很戳泪点。久别重逢的伙伴,起死回生的奇迹,真的很难想象当时他们的思想,却也因此而不停地感受那种激动的心情,这是整个动漫的一大亮点之一。编剧成功的在这里吸引住了观众的眼泪和心中的激动,缓缓带着剧情向下发展。这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小高潮,完美的衔接了上下剧情,更是作为重要转折,让一切向着那人性的极端发展,并在大家的愧疚、后悔、失望、愤怒的顶峰,突破那层时间沉淀下的隔膜,重新找回了十年前的友情。温馨而让人若有所获。   

另一大亮点是在制作烟花的前后。六位小伙伴都心怀着各自的念头,打着让面麻升天的旗号彼此争斗,也在这里完美的展现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揭示了当年面麻的真正死因——彼此之间的不单纯、不和谐,引起了观众的无限慨叹,也终于展现了整部动漫最真实的地方。这些,都是成长的代价。   

无数人在最后一集眼泪失禁,我也不例外。面麻坐在树下,在阳光中缓缓消散。众人重拾当年的友谊,从此关系再度恢复如初。经历了伤痛,洗礼,最终就算再怎么留恋,也会走向成熟。那是青春类动漫的一般性结局,可未闻花名却显得不落俗套,以十年后和十年前的六人不定时的照应,最终体现出了动漫的中心——永不被时间磨灭的友谊。这个片段最为喜欢,却并不想多说,因为编者真正想表达的,相信在看完最后一集之后,所有人都已经收到了。 

未闻花名的细节方面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面麻的妈妈沉浸于伤痛之中以至于怨恨其他的人,从侧面也表现出了很多令人沉重的东西。   

总之,未闻花名,我们仍未知道那时看见的那朵花的名字,它带给我们的是青春的一切,是值得珍藏一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