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画900字

家乡·画

900字 初一 记叙文

我的家乡在一个洋溢着温馨气息的小镇,它时而平静,时而热闹;有时空无几人,挨家挨户门窗四闭;有时人山人海,人们比肩接踵,挥汗成雨。

春天,时而细雨绵绵,时而艳阳高照。春雨仍然“沙沙”作响,远处传来阵阵泥土的芬芳,地上湿淋淋的,街道上,赶集的人们个个拿着漂亮的雨伞,雨伞挨着雨伞,在一座高楼的楼顶上极目远眺,街道上成一片“花的海洋”。不久,天空中的一大团乌云渐渐地散开了来,睡了一天的太阳渐渐的苏醒了,天空中又放射出万丈光芒,街道上没有了‘花’,更能清清楚楚的看见街上卖菜的小贩,听到小贩们响亮的吆喝声:“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新鲜的小菜!”阳光在泥水中跳跃,散发出美丽的七彩光。这是一幅美丽绝伦的《赶集图》。

夏天的焦点绝对是夜晚。夏季的夜晚是热闹,月光四溢的夏夜,绝对是一个乘凉的好时机,家家户户的庭院、屋顶都是好地方。小孩子们在一起追逐嬉戏,数星星;大人们围在一起讲讲今天的收成;老人们则在一起攀谈趣事。月亮也在偷偷的窃听人们的谈话,天真的小孩子大叫一声:“今晚的月亮真漂亮”!昆虫们也开起了盛大的演唱会,蟋蟀弹琴伴奏,知了、青蛙对唱,其他的打节拍,成了一曲交响乐。星空下的夏夜,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乘凉图》。

秋天的色彩,莫过于农民伯伯们丰收时笑哈哈的场景了。秋天的使者带了画笔,画出了一幅喜盈盈的《丰收年景图》:玉米乐呵呵地笑弯了腰;一个个高粱姑娘害羞得涨红了脸;石榴娃娃们高兴地咧嘴大笑。远处是一抹金黄的稻田,时不时的还能看见农民伯伯们弯下腰收割稻子。有钱的人家,请来了收割机,你听,“轰隆隆”这不正是收割机忙碌的声音吗?近处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里面还夹杂着玉米的丝丝黄色。花园里,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菊花的花瓣时起彼伏,好像在炫耀她婀娜的体态,又好像去烫了一头“大波浪”。一棵树上,落叶纷纷扬扬地入土化作肥料。

冬天的图画嘛,不用我说,你们肯定就猜到了!对,这幅画就是预兆家乡吉祥的画——《瑞雪兆丰年》:家乡的冬天,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本身就很美丽的大地穿上了这条白纱裙后更像一个纯洁的小公主,到处银装素裹。早上,落在枝头的雪花活像一朵朵洁白的梨花,你还以为昨夜的一阵风是春风呢!人家都在说‘冬来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不就明显的象征着家乡那《瑞雪兆丰年》的情景吗?

这就是家乡的画,家乡美丽的画,家乡和谐的画,家乡欢乐的画,更有家乡温暖而又吉祥的画!

像蒲公英一样的人——李伟

550字 五年级 散文

李伟是徐州师范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他在大学毕业那年响应党的号召,和他的同学一起到西部去支教。

李伟是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大学生,没有过过艰苦的生活。家人都反对他去西部支教,可李伟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的报名去西部支教。

西部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那里交通不发达,人们住的都是地窑,一眼望不到边的是黄土高坡。李伟到了那个地方,克服了重重困难,认真工作,关心学生,和同学打成一片,课间和他们一起打球,一起活动。他每月支教补贴费仅有600元,他还从中拿出一部分给学生买文具用品,他省吃减用,还资助了三名孤儿。他不想让一个孩子失学,他经常说:“只要我节省十元钱就可以够一名学生的半个月的生活费。”他省吃节食,一切为了学生。支教一年就可以回城市,离开这个贫穷的地方,可李伟没有这样做他深知这里的孩子需要他,他们渴望知识,想改变父辈贫穷的状况。李伟决定留下。继续支搅,因此,他的女朋友和他分了手。李伟舍小家顾大家,一切为了西部。

两年义务支教期已满,支教人员应该全部回去,政府也不在发支教补贴费。是走是留,走可以过上舒服的日子在优越的条件下工作。留下来,不但这里工作条件差,而且可连一分钱的工资也没有了,家人在三让他回去,怎么办呢?李伟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还是决定留下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贡献给西部的孩子们。李伟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所有人。

李伟不正是像蒲公英那样吗?他无论在那里,都能生根、开花、结果,茁壮成长。我们时代需要更多像李伟这样的人,我们要像李伟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