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记事1000字

农忙记事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结束了连续七天的紧张学习,愉快的假期生活就要来到。国庆节,这个人们盼望已久的节日就在这越来越浓的节日气氛中逼近。放学回家,只觉一身轻松与愉悦。夕阳下的村庄,农忙已悄然来临……

大雾笼罩的清晨,早已是人群穿梭,连空气都在跃动,仿佛在附和着节日的节拍。竹筐、扫帚、板车、打稻机……都已从一年的沉睡中苏醒,叫着嚷着向田野开进。一排排新颖的收割机大队整齐的排在公路两旁。拖拉机开始吆喝,大筛子开始舞动,喧嚣与嘈杂回荡在深秋的天空。农忙的“枪声”打响了!

一大早,我们匆匆扒了几口饭,便全家出动,“全副武装”。田里老爸早已和收割机的主人边收边喊,那面红耳赤的场面真让人好笑又紧张。收割机在满天飞舞的稻须中缓缓穿行,一排排金灿灿的稻子随即倒下。一阵轰鸣过后留下的只是一列列完成使命的稻秆。它们安详地躺在方正的田野中,随着瑟瑟秋风不是挪动几下。收割机忙完了,人就该活动起来了。一袋袋稻子如繁星一般点缀在没有生命的田里,七零八落。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们扛到公路上,晒开。老爸一马当先,扛起一袋看上去似乎很有分量的稻子,风驰电掣般奔向马路。老妈则稍逊色些,需要我的帮助才能扛起,然后也飞一般地走向马路。他们一来一去,一弯一挺,反复浓缩了他们这些岁月以来的劳作的身影,让人不免流下酸楚的泪水。我也想尝试着和他们一样,可袋子就像长了根似的,怎么都拔不起。望着他们,我只好无奈地在田里捡拾收割留下的“残渣”,至少不能让汗水浇灌的粮食轻易浪费了。

遥看远方,烟雾缭绕,收割机声、打稻声、烧秆声交织成一片,组成了这特殊季节中的一曲特殊的交响乐。公路上,拖拉机,板车忙开了,满载着收获与喜悦在路上来回穿梭。打稻机也在田间如老黄牛不眠不休。

夕阳西沉,到处火光四起。稻秆在烈火下化为灰烬。熊熊大火拖着壮丽的白烟直冲云霄,噼里啪啦炸开的遗留稻穗仿佛在为这壮观景象伴奏。人们挑起各式家伙疲惫地踏上归途。爸爸妈妈也在夕阳的余晖下结束了一天的劳累。他们并没有埋怨,也没有诉苦,只是强笑着回家。

回望如疆场一般的田野,凝视着渐渐微弱的火光,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莫名的悲伤。总觉得眼前这化为灰烬的稻秆就是父母短暂平凡的一生。他们历经沧桑,吃尽酸甜苦辣,为的就是那一串稻谷,那一份希望。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终年奔波,他们为我们牺牲了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青春。岁月蹉跎,他们在付出与奉献中逐渐老去。他们完成了他们所谓的“使命”,他们用一生孕育了我们。我们或许会辉煌,会伟大,但他们却注定了在平凡与沉默中离去。正如稻秆一样,消失在茫茫人海。

看着夕阳下父母远去的背影,回忆他们过去的种种,我的眼睛湿润了……

农村

6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早晨,天还朦胧,似有人故意铺上了一层银纱。

雾环绕在这个小小的村庄,模模糊糊、看不清路。远处的鸟儿在啼叫,用清脆的歌声迎来一天的开始;在离这里不到一里的地方,一簇茉莉花丛散发着他们独有的泌人清香,让路过的人们渐渐陶醉其中……

早晨八时,雾散了。天空蓝得透亮、蓝得晶莹,几朵白云,不,与其说几朵,不如叫几丛白云,它们在悠闲地飘,不受拘束。一天正伴随着时间慢慢流逝。

村庄里有一条小胡同,最后一间住着两个孤寡老人,老人的女儿嫁到了别人家里,两个人住在只有三四十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但旁边依山靠水,景色迷人。他们不枉费早晨的悠闲时光,老奶奶做好了一碗面条,也不知好不好吃,先撒上几粒葱花,然后再舀一勺热水,拿上一对刚刚用镰刀削好的筷子,这便是一对农村老夫妇的温馨早餐。

老伴心中很满足,张开嘴巴狼吞虎咽。正中午,也是老奶奶做好饭,今天的午餐并不那么丰盛,就只有一盘炒黄豆。午睡之后,老伴拿着耙子、牵着一头老牛出去耕田,这时皓日当空,三十七摄氏度的高温让老牛不能忍受,在痛苦地呻吟。这个老爷爷带了顶草帽,但没用,不到几分钟,细细的汗珠覆盖了整个身体,然后长起了血红血红的水泡,就这样走向田园。

下午五时左右,家家点起了灶火,村庄浸溢在如过年时的火红气氛里。“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呃那边和……”老伴唱起了《刘三姐》,节奏使人,歌词令大家欢喜,这是经典的客家山歌,也是客家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两位老人的生活让我们实在觉得可怜,开水面能让他们如此满足,这是幸福的味道。日复一日的耕耘生活让他们学会让烈日屈服于自己。都市人无法体会的,更是那颗憨厚老实的心……

五年级:谢献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