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观后感1000字

朗读者观后感

1000字 观后感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两段视频,这也是她一直以来她想让我们看的。

第一段是从《朗读者》中节选的,是由斯琴高娃朗读的贾平凹的《母亲的信》。这是贾平凹先生在母亲去世三周年后的前几天写的。信写的很长,真的很长。写在母亲生前,他总爱打喷嚏,每当此时,他也总爱问:“这是谁想我呀?”这时母亲总会接到:“谁想哩,妈想哩!”之后,母亲走了,他依旧爱打喷嚏。一打喷嚏他便会想到母亲,同时,他也认定这时的母亲一定是牵挂着他的。母亲在世时,总喜欢坐在右边房间的床头看他写作,看他写的久了,就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而现在,母亲去世了,他却忽然似乎就能听见母亲叫他。每当此时,他都会站起来活动一下,站上半会儿,去右边那个房间,给那张照片上的母亲燃上一炷香,还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母亲,是爱他的,她想着他,念着他,牵挂着他。同时,他也爱母亲,想母亲的。他一直不愿相信母亲真的离他而去了,他总觉得母亲一直都在他身边。虽然右边的房子已经没有人了,只留下一张母亲的照片。可他还是喜欢去那里走走、看看。怕母亲担心,再说一声不累。

三年过去了,再去母亲坟前,才真的晓得了也相信了,母亲在地下,他在地上,他再也见不到母亲了。但他依旧相信母亲爱他、想他、念着他。因为他对母亲,也是那样爱着、想着、念着……

这第二段视频同样也是《朗读者》中的,是麦家写给他儿子的。虽也是一封信,却和第一段给人的感受不同。这段视频给人的感觉看似轻松,实则教人更沉重些了。看似轻松的原因,是较第一段视频而言的,这封信感情上不像前者那么悲痛,那么伤感。可论起沉重,这好似是一种负担了。在这封信中,麦家要求儿子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承担,自己操心,自己当自己的父母。可在这条成长的路上,并非一路坦途,更不会一路吉星高照,也没有人会为你遮风挡雨,一切都是自己的。你可以失败,但不可以受到侮辱,且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爱护自己的生命。在生命面前,你可以放下任何一切,不要选择。其次,一定也要懂得,人还要有一个善良、干净、充实、博爱的心灵。要爱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你心中的那个敌人,以及你不喜欢的人。

其实,仔细品读,这并不是某一位父亲对一位儿子的要求。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父母对每一个孩子的要求!这封信里面的要求很多,把父母的对孩子的期盼全囊括在了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在这封信中,还对父母为什么不庇护孩子成长做了解释,等等。

这封信很长,长到有些啰嗦。当然,我倒觉得,这种啰嗦其实就是所有天下父母的常态——他们时常都是啰嗦的,一件事必要说上三遍、四遍、大事、小事……这是他们的要求,其实更是他们对孩子的爱!

700字 初一

早晨,铅色的阴云布满了灰蒙蒙的天空,寒风瑟瑟,冷雾蒙蒙。一会儿,便飘飘扬扬地洒起了雪花。西安的雪虽然来迟了,但终归还是来了。

走在上学的路上,暮色还未褪去,太阳公公也懒着不肯起床。行道树的叶子也没了精神,散落在地上,拥在一起,打着滚儿,被一辆辆疾驰而过的车辆卷起形成旋涡状。空中的雪似乎也怕冷,三三两两的抱成团,落在行人的头发上,转瞬间头发全白了,用手一摸,便化成水,湿漉漉的,令人哭笑不得。

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小雪花像柳絮般轻轻地随风飘扬着。一会儿,小雪花长胖了,变多了,更神气、更潇洒了,宛如白天鹅的羽毛,依依袅袅,犹如漫天的粉蝶,翩翩起舞。

这是二零一八年西安的第一场大雪。

下课了,我踮起脚,透过窗户朝楼下望去。弯弯的小路上积雪不多,但都被同学们左一脚右一脚地踩成了泥水坑,路旁的绿植却悄悄地为自己盖上了厚棉被。这时的同学们可来劲了,有的在奔跑,有的凝视空中,有的便仰头张口,要品尝这从天而降的“棉花糖”……望着,望着,我的思绪引领着我走进了令人怀念的小学时光。

“接球!”“嗯?”还没待我缓过神来,一个大雪球便朝我投来,来不及躲闪的我便被当作靶心击中。“好冰啊”谁这么可恶,竟敢把雪投进我的脖子里,我四处张望准备寻机复仇。“咦?人呢?”“哈哈,我在这里”又是一个透心凉,原来是姚睿欣。“你别跑!”我迅速俯下身,刨了两堆离我最近的雪,捏成一个雪球朝她砸去。“嘿嘿,没砸中吧!”看看她得意的样子,再看看我通红的双手,让我哭笑不得……

“诶!想什么呢?快走了,回家吃饭。”赵益可拍拍我的肩,拉起我便走出校门。雪球消失了,姚睿欣也不见了,我又回到了现实中。哎!小学时光就这样匆匆逝去,什么时候能聚一起,咱们再打一次雪仗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观后感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