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见450字

转角,遇见

450字 初一 记叙文

角,遇见

有人曾说过吗?始终不会错过,于后就是遇见,就在角。

——题记

雨,哗啦啦地下着;铃,叮铃铃地响着。中午,放学了,学生熙熙攘攘

,唯独她驻足,看着外边的雨,一开一合的嘴唇发出了一个声音,一个我听不见的声音,一个唯她知道的声音。

与此同时,一个她,也望着窗外的雨,一开一合的嘴唇也发出了一个声音,一个我仍听不见的声音,也是一个唯她知道的声音。

她身,离开;她身,离开。校园里的她,身离开;家里的她,身离开……

这个她,快步行走,因为,她没有伞;那个她,快步行走,可是,她握着伞。

一个她,在东,一个她,在西;一个她,向南;一个她,向北。就这样,错过。

“沙”,风抚摸脸庞,扬起几撮青丝。命运的牵引,双双回头,似四目相对,却又扭头前进。又错过了吗?

这个她,回到家了。这个家,这个避风港,却没有昔日的温暖。她张望,却失望,看不到,看不到那个倩影。我好像听见了一个声音,很小、很小、很小的声音,听不清、听不清。她垂着头,我不知,她的嘴唇动了吗?是她发出的声音吗?

那个她,来到了校园。这个校园,这个每次看到就会让她感到欣慰的的地方,却没有以往的熟悉。她寻觅,却无所得,找不到,找不到那个娇小的身影。

她,前进,眼前是几缕白烟。笑了,仿佛温暖回到了身边。

她,前进,看着眼前等雨的人儿,不禁皱眉。

望着愈大的雨,了无心思进食,起身,迈步。望着愈大的雨,不再寻找,身,向前。

却,停步,仿佛思忖,归去。让我们着眼于另一边,那个她似在叮咛身前的人儿,那人儿握着她的伞。我好像也错过了,错过了什么呢?

为何?她又起身,步履匆匆?“哒哒哒”正在按键的手指停下了,好似在脑海中搜寻着什么。她的耳边有节奏地响着——“滴答滴答”……

将镜头向另一边,那个她不知何时手中多了一个小巧的东西,那个小巧的东西被她那粗糙且布满老茧的手掌握着,那手指灵活地敲出了一个熟记在心的号码,发出了悦耳的声响——“咔噼啪滴滴啪噼哒”。

将时间定格,将目光投于这边。这个她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纤细的手指拨出了一个号码。

就是这样,时间和她们开了个玩笑,她们殷切地期待,听到的却是一个,甜美的声音“您所拨的号码正在通……”声音到此停止,家里的那个她,再按了一次号码,那甜美的声音又再次响起……

而,又一个她呢?她并没有打断那个声音“您所拨的号码正在通话中,请您稍后再拨”,接而重拨……

这算不算又是一个错过呢?应该是“同时”的错吧?

那个她,那个校园里的她身,离开,冲进雨帘。啊,这与之前的那个她的情形多么相似!

这个她,家里的这个她身,离开,冲进雨帘。呀,她撑着雨伞,为何在雨中奔跑?

我猛然发现,命运在捉弄他们,命运将她们之前的情形于现在颠倒。“你错了!”命运忽然开口。难道我想的不对吗?

在她们眼前,是一个角。一个熟悉的气息向她们迎来,是她吗?不要疑惑,角后就是答案。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铛”,是谁按下了琴键?一个花色音符,从五线谱上飞起。

伞,卧在地面,被风移动了半寸。两个她,就在角遇见,错过后的遇见,在雨中的遇见,角遇见!

命运再次开口:“看吧!我没有错,我并没有捉……”“嘘,让我们静静欣赏、倾听!”

——“傻孩子。”

——“你也是,傻妈妈。”

转身

900字 高三 议论文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份古典的美意,带着亘古的气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羁绊,至今仍汩汩地流在人们心间。古典之美,是桃花源里的流连,是赤壁之下的沉醉,是岳阳楼中的凝眸,是兰亭酣宴的冥想……古典,是每个华夏儿女心中最深情的梦,轻盈而柔软的美梦。 

古典美,是墨香中的畅游。月色初上,疏影斜横,听暮鼓晨钟的悠远,品小桥流水的缠绵,吟春江花月的古韵。秦文汉赋,唐诗宋词,浓墨淡彩,自由挥洒,皆以天成妙思的绘形与造色、别具洞天的体验与参悟,把我们带入斑斓危诡的境界。灵魂如羽,在千景万色中翩翩溢出,观其声势,吟其声韵,品其真谛,心翔寰宇,魂舞山川。肉体尚在书斋,灵魂却飞临远境,飞入古典的美意。 

然而,我们难以活在古诗的意境中,就像我们谁也不能活在美丽的传说中一样。书斋中的思考在现实中往往以反讽的形式出现,古典之美的一个转身往往面目可憎。 

如今,站在历史沧桑的渭水河畔,放眼四望,群山似阵,残阳如血,哪里还有古典的美境?“子泽丘墟,兰亭已矣!”赤壁被抹上了现代的赭色,朱雀桥落入了历史的尘埃,圆明园只剩下一片废墟,水韵周庄到处是喧闹与浮华……一切诗意的古典都被浸染得面目全非,当工业文明的废水污染我们的河流,当金钱的铜臭侵蚀我们的身体时,也同时污染了我们心中的诗意!易水犹寒,可哪里还有慷慨的离歌?汩罗依旧,可何处还有独行的身影?灞亭伤别,何处有“长亭更短亭”的惆怅?月迷津渡,何处有深过千尺的桃花潭?石头城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见缝插针的高楼大厦,城市建筑比的是高度而不再是文化;周原遗址毁了,比盗墓大军更具破坏力的是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岳麓书院没了,古典文学最后一片琅琅书声在嵩山少林的烟岚里飘散……整个华夏大地,只听得到那寒山寺的钟声,透过沉沉的历史黑雾,残敲着最后一声哀怨。听,那是《采薇》中身心憔悴的戍卒回望故园时幽愤的叹息,还是《离骚》里无可奈何的屈原转身投江时绝望的呐喊?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为一道让人心碎的古墓丽影。 

令人欣喜的是,无数的中华儿女正在尽全力拯救那故纸堆中的古典美意。我看见三峡文化遗址的抢救,明长城的维护,敦煌的新修乃至时下“国学热”的兴起……人们在全新的环境中为了找回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灵魂所尽的巨大努力!然而,做了这些就足够了吗?古典的衰亡是否真的可以逆转? 

恍惚中,我好像看到雨巷中有一个打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渐行渐远。我不禁想,如果朝她大呼一声,她会曼妙地转过身来,朝我们嫣然一笑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