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烂漫紫薇花1200字以上

惊鸿烂漫紫薇花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状物

花草树木是庭院的灵魂,自然离不开紫薇花。七月盛夏时节,紫薇花纷纷“笑逐颜开”,竞相怒放,烂漫如火,清风徐来,妖娇颤动,舞燕惊鸿,芳香四溢。紫薇树形优美,花枝修长,绿叶扶疏,象浅碧的笼裙,衬托着成簇成片的紫巾般的花朵。它淳朴中透露出美艳,婉约中透露出奔放。紫薇花共有四种色彩,分别为红色、淡红、紫色、白色,其中紫为正色。它的寿命可达500年以上,至今在昆明、成都等城市都保存有500—700年的古紫薇。在苏州有一棵1200年的古树,老迈躯干支撑下,枝头依然风采不减,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

宋代杨万里《咏紫薇花》诗云:“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紫薇花与众不同的地方,从农历五月间开始着花,持续到九月,花期长约有半年之久,花期三个月,盛极一个夏季,真真是“开到荼蘼花事了”,所以它又有“百日红”的别名。紫微在古代天文学中指紫微星垣,《晋书·天文志》说:“紫宫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薇,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宋史·天文志》也说:“紫薇垣……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可见在那缥缈的天穹之上,正象人间众臣拱卫着皇帝一样,紫薇垣也充当着天帝的侍卫。古代紫薇花与紫微官署有密切的联系,因而诗人就常常将其与官职联系到一起,誉称为“官样花”。诗人陆游《紫薇》写道:“钟鼓楼前官样花,谁令流落到天涯。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诗人青年时期被皇帝召进京城,赐进士出身,但后来被贬出京师,仿佛流落天涯的紫薇花,看多了官场的风风雨雨,早年的理想抱负,早已销蚀殆尽,只是喜欢酒杯中晃动的晚霞般的花影了。

紫薇花具有独特魅力,汉代起用紫薇花比喻皇宫,紫薇花在宫中扎下了根。凡任职中书省的,皆喜“紫微”称之。唐代宫廷紫薇花栽得很多,开元初年又改中书省叫紫薇省。 紫薇受到多少文人雅士喜爱,唐代诗人杜牧当过中书舍人,人称“杜紫薇”,南宋诗人吕本中亦当过中书舍人,他的诗话著作题为《紫微诗话》。大诗人白居易也任过中书郎,并写有紫薇诗:“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古代紫薇花适合宫廷,现代它走入寻常百姓家,最适合田园式的家居,映衬出大自然的美,使人犹入仙境,生活更加怡然自得,充满情趣。

紫薇优雅、脱俗、美丽,如云似霞。朵朵红花立于紫薇树枝头,远远望去又像是孔雀开屏,美得惊艳。它貌似柔弱,却具有独特的“性格”和坚韧的品质。每当西风逞威的秋季,它依然不会凋谢,花儿顽强地经受寒冷空气的侵袭,紫薇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华南地区生长茂盛,在华北地区也能在露地越冬。它“擎绛雪,柔枝低亚。”一个“擎”字,突出了紫薇花柔中带刚,倔强挺立的精神品质。紫薇花有一个特点怕痒,特别奇怪,当有人抚摸它的树干时,它会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抖动,像被抓痒痒一样,因此世人送它一个可爱的名字,又叫“痒痒树”。宋代诗人梅尧臣对此颇有感慨:“禁中五月紫薇树,阁后近闻都著花,薄薄嫩肤搔鸟爪,离离碎剪晨曦霞。”清代词人李渔写道:“人谓禽兽有知,草木无知,予曰:不然……知之于紫薇树之怕痒,人谓树之怕痒者,只有紫薇一种,但观此树怕痒,既知无草无木不知痛痒,但紫薇能动,他树不能动耳。” 李渔说的好,无草无木不知痛痒,为什么树怕剥皮,因为皮之不存,生命将消失殆尽。紫薇的敏感,代表它对世界的一种防范,唯恐受到伤害。

紫薇给人以视觉的美感、精神的享受,而且还带来清新的空气。紫薇的美动人,紫薇的魂有灵性,它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有情感,万不可轻视,善待才能合睦相处。生存在这个物种繁多地球上,只有善待花草虫鱼草木、飞禽走兽,若干年进化,人类才能与自然界的其它物种共存共荣。

惘与寻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散文

当面对热血,我无动于衷;当面对良苦,我麻木不仁;当面对空纸,我灵感溃碎;而当我面对自己,我深切感受不到我以何种方式活着的证据。现在的我便是这般,尚且以生命的名义苟活。

当我认知这已不是我,我开始对自己感到极度的陌生和恐慌。犹如置身一片无尽的漆黑中没有同伴以及任何关于生的痕迹。我对自己吃饭、走路、睡觉的姿势感到前所未有的别扭,像活在别人脑海,摆弄陌生人的东西,做着别人做的事情还住在被人家中般的不适应。我无法掌控我生活的步伐,就像没法摆弄好千丝万缕的抽贤木偶一样尴尬。我已不见我,那个当初的我。最沉痛的不是我只能怅然回首,而是现在我全然迷失了方向。再走一步算一步的茫白与不安的浓雾中,我看不见来时的脚步和未来的路。

这些年,我都走过那些路,见过那些人,做了那些事?我像从时间轴中赫然冒出来的一个荒唐的点,没有过去无关未来。对这枯竭挤出来又臭又硬干巴巴的文字,就像脱掉的臭袜子扔在地板上。想想自己用了多少时间和经历写着这种货色的东西。而那竟是曾经满满装在我脑袋的东西。我不敢想象那像蛆虫般浑浊乱窜的恶心家伙切切实实在我的脑海里存在过,并且还残留相当一部分。我还要说什么呢?这颗心确被荒废了,我更宁愿相信这粒心里面流淌的是番茄汁而不是人类引以为傲的鲜血。这是造物主莫大的疏忽。

《斯普特尼克恋人》中瑾问“我”说:“我说,你可曾迷惘。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对是错。”

“不迷惘的反到少有”

迷惘大概是不能用时间衡量的,对于人来说,总是痛苦而漫长的(当然如果未曾逃离也不会这么觉得)。我像西伯利亚的农夫,整天在被地平线包围间劳作。我怕有一天我会不幸得了西伯利亚臆症,发疯似的一样往太阳以西狂奔停不下来。把生命所剩无几干枯的能量在喘息声中伴随着瞳孔被心跳带动无彩的伸缩耗尽,轰然倒地。一如看不见希望的人放弃挣扎,然后死亡像平原的龙卷风是不可当的冲破本不多的一切障碍然后跑出两三丈向你袭来。

我以极度不适应这身躯,倘若这样继续!我终会……我不会怎么样,无非不管痛痒的度过余下大半生,然后匆忙死去。纵然生命只是一颗流星,我却不曾光亮就葬身星空,也不会被细心地天文学家命名。

我决然不能这样。我在努力找回我渐行渐远的分岔路断。过多不经整理从未标记的零散片段涌动在脑海之中,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灵动。我越靠近时,越发觉不真实。做过的真切梦和依稀的年华像水和酒精无限度的混合。越是勉强拼凑越发感觉自己是一下子跳过那些年来。那段时光像被另一个人活了,我只是在时间外围兜了一圈又回来了。现在他死了,我姑且算重生了。

我已不咎什么让我变得如此迷惘,愤青的口供往往证明不了什么,就像没有一场变革是喊喊就能摧毁一个朝代的。我只是想找回内心的力量,足以抵抗这荒唐的人间使之撼动不了我虔诚的屹立。我以世界末日憧憬般的求生本能,把自己反锁在心海。我绝信我有千年岩不催的坚韧和新鲜岩浆的炙热……这……

这曾是多么虔诚的誓言,时光像无意间打开了一扇窗又有意叫我窥探。身边所有的的影像和声音像退潮的还是匆忙远远地遁去,裸露出那柔绵的时光。

N年前我何曾不是抱着这样的信念踏上未名的路,我携带着上帝都不忍伤害的憧憬与纯真,义无返顾的前行,有着小学生上下学般的兴致勃勃。我会以最朴质的原始态度感恩所有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而然后……。。时间以一种和颜悦目的语气写下你所有的防备。像泼墨山水画要消失的那一笔,我自以为优雅的摊白和纸张融为一体。一直以来我都是在看自己走远。我不想多加描写那让我心存胆怯的时光,而当我看这些不堪比喻的过往,我似乎又回到那年纯纯的自己,当自己不难,难的事时刻坚守原则,记住自己。在漫长悠扬的岁月中,有无数次宽容自己微微的放纵。恰如一颗螺丝,即使轻微的扭动,日久天长也不逃松动的命运。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怂恿自己的人就是不虔诚?

那么,若无虔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状物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