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学校450字

走进新学校

450字 初三 记叙文

第一天跨入了新学校,我背着书包,穿着新校服,满怀欣喜的心情。但是,我看到的却是一个不大的篮球场,周围是几幢破旧的教学大楼,连跑道都没有,这使我的兴奋度降低了几分。不过,我又自我调整,想:我来这里是学习的并不是玩儿的,这里的设施虽然没有小学里好,但这里的教学质量是顶刮刮的!于是,我便继续往里走。来到我的教室,看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这使我有些胆怯,我便默不做声地坐到座位上,干自己的事。这时我还担心着,怕同学们不友善。但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中学和小学就是不一样,吃饭的餐具还要自己带!这天我正好忘记带了,这可让我伤透了脑筋,同学们还互不相识,不好意思问他们借,但是不借的话就别想吃饭,怎么办呢?正当我急得火烧火燎地时候,有一位同学问我:“同学,你忘了带餐具吗?”我难为情地说:“对呀,这下我完了,吃不到饭了。”“别着急,我带了一个调羹和一双筷子,我把筷子借给你吧!”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我满怀感激地对他说:“太谢谢你了,否则我就要饿肚子喽!”“哈哈……”我们都笑了。后来,我吃着热腾腾的午饭,心里一阵阵的暖。

在下午的学习中,每一位老师都是平易近人,上课也很风趣,40分钟的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让我之前的担心都化成了烟云消失了。

新学校,新气象,我希望我在新的学园里可以更进一步!

我们要的不是文理是否分家

400字 高二 叙事

现在有一个大家都在普遍探讨的问题,就是文理是否应该分家。作为“当事人”的我,颇有感触。

有人问为什么“诺”总与我们无缘,他们自己的回答是因为中国高中教育阶段的文理分导致的。文理分科导致学理科的人才们没有人文气息。呵呵?

为什么中国的“诺”奖的都是到国外去的华侨?我想问:到国外去的华侨都在国外去吸收过人文气息吗?我想他们吸收的更多是磨练。

当我的同学们第一次听到教育部说有可能不分科的时候,我听到的不是连声道好,不是鼓掌称是,更多的是埋怨,无声的埋怨……大家连目前的功课都无法应付,如果在加上一科的话,那么……

我们老师也和我们说过:网上不支持文理分科的高中生占90%以上!这个问题是关乎千百万高中生的切身问题,不是教育部的官员们投票就可以决定的。

问题不是出在文理分科上,最根本的是应试教育制度下,文理不分科是不现实的。好比新中国刚建立时一样,别妄想着过早的进入社会主义,否则就是文革10年的教训!

我想说的很多,但我却不想说很多,我只知道要目前的高中不分科是不现实的!这是N%多的高中生的心声——我敢肯定的说——我们要的不是是否分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4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