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桔灯》续写600字

《小桔灯》续写

600字 初三 散文

春节快临近了。我受朋友的邀请,又一次踏上了重庆的土地,准备在这里过个春节。

此时的重庆,大街小巷里到处是浓浓的年味。火红的灯笼挂出来了,大红的春联贴出来了。心急的孩子们已经在“乒乒乓乓”放起了鞭炮。穿梭在山城忽高忽低的街道上,看着他们洋溢着欢乐的小脸蛋,眼前突然浮现出了一个小女孩。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十二年过去了,她还好吗?她的爸爸一定已经回了家,妈妈的病也已经痊愈了吧?

怀着许许多多的疑问,我又登上了这座小山。山窝里的那棵大黄果树下面,没有了那个小小的木制房屋,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又大有宽阔的石制房屋。门口栽满了鲜花,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拿着水壶在浇花。她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里面十分宽阔,变化非常非常大。靠墙简陋的板铺,换成了大大的床;门边的小炭炉,换成了砖制的灶台;上面也早已不是小砂锅,变成了一口大大的铁制的锅。

他对我说:“你离开后,爸爸过了一段时间也回来了。”她指了指坐在外面竹椅上晒太阳的一位老人,又笑道“妈妈的病不久也好了。大家都勤快地干活。攒下了一些钱,特别是爸爸,回来后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工作,特别辛苦……”随后她带我去了他们家的后院,后院里种着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水果蔬菜,其中那几个大红桔格外诱人,就像娃娃的笑脸,让人忍不住也想要吃上一两个解解馋。

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天就黑了。在我临走前,她塞给我一包东西,是一包桔子。

我走在明亮宽阔的马路上,回想这小女孩说的一句话:“大家都好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

550字 初二 散文

行至绝境,才发现所谓的“绝境”只是一个小小的“拐角”,轻盈地转个弯,就会看到前方另一片天空。

清朝的小说作家曹雪芹,曾是满族包衣的子孙,太子密友的后代,然而在一次家族大清洗后,他一介鱼肉膏粱子弟竞沦落为京郊草屋里的一个酒徒。有着繁华纸醉金迷的生活经历,使他的作品颠覆了惯常小说的浮躁、虚假,充斥着细腻、真实。家族的衰亡逼他走上了绝境,而他却没有在绝境中守株待兔。非同寻常的经历反而使他萌生了描述历史的欲望,在这一片天空中,他独辟蹊径,最终完成了一部无与伦比的旷世巨着。

苦难是一笔财富,如果你能在绝境的黑洞中转一个方向,你便可以找到出口。人们总是陷在困境的泥淖中不能自拔,极力向上扑打,却从未想过向另一个方向去走就能摆脱困扰。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不懂得辨通而常常陷入困境,因为我们常常意识不到事物有两面性,月满则却、物极必反、雨过天晴。

但将困难变为好处不是上天的给予,而是人心的转化。台湾有一个着名的摄影师李滨,拍戏时天公不作美,本来是晴天却给了一个涕泪涟涟的哭脸,正当剧组的人都在抱怨时,他却坚持要继续拍,雨中有烟雨朦胧,这还之求之不得的。果然,他的意见使这一场景产生了与艳阳天截然不同的气氛,更有感染力了。

只要你坚持,身败家亡也能换取历史上的百年流芳,瓢泊大雨更能渲染感人的场面。当你成为身在牛奶桶的青蛙时,或许你极力将牛奶搅成奶酪就能成为救命的垫脚石。在困境中,我们需要的不是灰心丧气,而是辨通的思维,是必胜的信念。磨难是一笔无价的财富,绝境中也有“柳暗花明”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