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桔灯1200字以上

小桔灯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散文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反反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 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 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屋里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暗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的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扣着板门,发出清脆的"咚咚"声,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 

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小桔灯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一定!”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泪水在我眼中打转……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 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做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小桥、流水、人家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读过诗韵里的江南,看过画框里的江南,诗情画意里,一卷梦思,枕着多少无眠的夜,只是时光的列车带着青春匆匆离去,而我还站在原点,很想到处走走,背负着我自由的年华,不为千里之外的美景,只为寻找内心里那片明澈的天宇,然后看着自己的足迹,看尘世浮华,感悟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许,只因在喧嚣的尘世里呆得太久,想寻找一份独处的安静,独处,就是给自己一份安静的时间思考,想象未来,思索过去,用这样的一段时间,来填补繁忙生活中长长的留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未经染世的风景,你说或不说,它就在那里,人生就应该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并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需要一颗勇敢的心。出发了,就不必太在乎路有多远,只要不停下行进的步伐,再长的距离也会在脚下终结。第一次,我踏上了千里之外的异域他乡,开始了一段并不太长的旅程,途中是匆匆而过的风景,还有忙忙碌碌的行人,陌生,是遥远的空间距离带给我最真实的感觉,在茫茫人海中行走,感觉自己像是在漫无目的地流浪,许多人对你微笑了一下,但转身,却又隐没在人海,于是开始相信,擦肩而过也是一种缘分,相信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种久别的重逢。而与周庄的相遇,亦如与一个陌生过客的相逢。

江南,千古文人墨客沉醉的水乡,郁达夫笔下的江南充满着无尽的柔情,有时候读着那些唯美诗词里的水韵江南,就像喝下一杯陈年佳酿,不知不觉就醉了,烟雨里的杏花巷,清水河上的乌篷船,青砖白墙,小桥流水,江南,是一幅画卷,也是一首精美的小诗。而周庄,亦如一个梦。沈河人家屋檐下橘红色的灯笼,照亮了心中久藏的梦。

如果你是一个内心柔软的人,你会爱上江南,如果你爱上江南,那你的心里便会有一份柔情。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到“小桥流水人家”,不知有多少人曾踏上这片温情的土地,追逐梦中的那一抹淡墨色的流水人家,青石板光滑如坻,油纸伞上烟雨纷飞,江南情节便像一名如花的女子紧扣了心菲。

今人追旧梦,当踏上水乡的石桥,静静地看着沈河人家,小船轻轻从桥下划过,柳丝渐绿,春阳撒落,我慵懒地坐在双桥被时光雕琢的石板上,那一刻,不再想离开,只想这样静静地坐着,听春风拂柳,看乌篷船载着游客的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听到不同的语言在这里交汇,不同肤色的人在这里聆听,不禁对这个古镇肃然起敬,因为她的古朴端庄让许多人找到了片刻心灵的宁静。

踏着青石铺就的小径,触摸着那些还未褪色的古木,推开那扇喑哑的门,看着沈万三和朱元章的故事,在沈厅游走,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几百年前,陈设在家里的每一个家具,都未曾移动,窗前的古松依旧,越进每一扇门,透过每一扇窗,都能感觉到富赎人家的生活。弄道里的油灯,偏房里的木床,厅堂里的古乐,后堂里的私塾,还有那满园的春色,慢慢走过,终明白古人更比今人懂得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房子里待久了,突然间至身于此,很想就这样安静地在这古色古香的小屋里安静地生活,走出沈厅,又进张厅,虽然沈张两家住宅布局相似,但始终没有沈厅那样讲究,毕竟沈家曾是江南的首富,有足够的金钱去堆砌自己的家园,张厅虽然规模上略显不足,但布局依旧严谨。故人远去,今人却在找寻那些还未曾远去的气息,张厅的墙壁上挂了许多字副,想必它的主人一定是一个有书生意气的人。

江南好,最忆是周庄。漫步在小镇的街上,总会看到许多茶楼,说起江南的人,又怎能不说茶呢,曾经踏遍万水千山的女作家三毛也曾到过周庄,1989年在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她来到了周庄,那一刻,她被感动得哭了,她眷恋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镇,总是缱绻在茶楼里品着一杯清茗聆听古镇的声音,在她离开的时候,她是哭着离开的,她说“难忘”是周庄留给她最深的印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便有了今天的三毛茶楼,古时小镇的老年妇女都有饮茶之风,于是后来有了阿婆茶,也有了不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的说法。

今人修建的全福长桥伸入到淀山湖清澈的湖水里,水岸边,水中佛国全福寺依然威严,在南湖的亭子里坐下,吹着湖风,感觉思绪一下子飞去了好远好远。而一旁的墨绿斋,也被一把长锁锁住,而门檐上的文字却给人一种禅意,一笔写尽天地意,半纸浓缩古今情。古时的文人雅士,望穿一蓑烟雨,在这安静的小镇,用心书写着岁月,悠然云间,尘心未染,多么令今人回味,只是此时,我也只能空于自己的想象。经帆拂动,在寺里焚一段前世的香,祈求今世的良缘,悟一份禅意,洗尽繁世尘心。古镇的人,在佛意里慢慢透悟着生生世世的轮回,走进古寺,我不是佛徒,也不曾点然一段沉香,我只能静静地来去,连脚步声也轻盈。

贞丰街,歪斜的石拦将时间推去一大段距离,一曲流水,两岸是林立的商铺,店里最多的还是那刚从贝壳里取出来的珍珠,还有那名副其实的万三猪蹄、万三糕,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故事,只是我来不及去解读。

沈河人家,有水,又怎能少桥呢,富安桥,长春桥,外婆桥,双桥……,而那站在桥上张望的女子又在哪里呢?以前听说过外婆桥,但不知道它在这里,而双桥,已经被打在了周庄的名片上,被岁月雕刻过的桥面,已经有了历史的痕迹,但在每个见过它的人心中,它依旧完美。每一次路过,都能听见相机快门声响,却不能和它留念,我只能静静地观看,将它化成明晰的记忆藏在心底。

小桥、流水、人家,从周庄走过,心中便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一米阳光,斜依石拦,我站了好久,不想离去,最后也只得踏着夕阳,恋恋不舍地离开,然后在心里默默作别,却不知何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