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童年的彩虹1200字

诗是童年的彩虹

1200字 初一 散文

树叶绿得发亮,

把古老的故事编进蜿蜒的叶脉。

燕子在枝头搭起藏书阁,

每一片叶的故事都如此雷同

风将小草的斜体字一根根扶正,

花瓣盛放,

是花香说给花香的幸福,

雪光脚丫,散落冬的情节,

一些另外的声音,是故事轻轻飞了起来。

打开童年的彩虹日记本,便映入眼帘的是一件又一件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我的童年是一道色彩斑斓的彩虹,它多姿多彩,赋予着诗的古典气息,也寄托着诗的创新想象。

小时候,我喜欢跟着外公,外公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因为外公最疼爱我了,和蔼可亲的他,对我百依百顺。有一天,我看到外公正拿着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全身贯注的盯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方块字,便歪着脑袋指着它问:"外公这是什么呢?”外公笑了,摸摸我的小脑袋说:“书呀!”“嗯,书能吃吗?”我把手指放进嘴里,不停地吸吮着,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叫做“书”的东西。外公眯了眯眼睛,刮了刮我的鼻子,轻轻的说:"这东西可不能吃,它可以为我们补充知识。是用来阅读的。”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然后糊里糊涂的说:“我也要,我也要阅读。”外公看着我,亲切的说:“不行,你还这么小,大字都不识一个!”“不嘛!”我见状,便立刻撒起娇来,就连如来佛祖都拿我没办法,

“我就要嘛!好外公,教教我!”“好吧!真拿你没办法,不过既然要学,就从最简单的诗歌开始吧!”外公无奈的说。我笑了笑,淘气的冲外公做了个鬼脸。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外公教我的第一首诗,就是骆宾王的《咏鹅》,我起初只知道跟着外公叽叽喳喳的乱叫。记得有一天中午,快吃午餐了,外公却让我再念一会儿,我站在那里,死气沉沉的,念出的声音也是有气无力的,拖腔拖调,像一个八十岁老弱病残的老奶奶,一阵冷风袭来,我便颤颤发抖,顿时感觉自己像张纸片一样,又轻又薄,马上要被风吹跑了。“鹅,鹅,鹅,曲项······”外公继续用那响亮的声音吟诵着,不厌其烦。我听着听着,越来越饿了,外公不停的念着,我的肚子也不停地“咕咕”叫着。我实在忍不下去了,于是对外公眨巴眨巴着眼睛,双手抱拳,装着可怜兮兮的样子,气球的说:“外公,你听鹅都受不了啦!还不停的叫‘饿’呢!你瞧瞧,我这肚子都没消停过呢!”外公听了哈哈大笑,点了点头说:“好,你去吃饭吧!”我听着两眼荧荧发光,一下子一蹦三尺高。外公又幽默的说:“怎么,鹅又复活了!”我此时此刻似乎已经忘记了饥饿,在一旁傻呵呵的笑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不再像起初那样乱叫了,现在我学会了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每当看到:第一棵小草从地里冒出小脑袋;第一朵花绽开笑脸;第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第一滴露珠滚出来。我知道春天来了,便会吟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当看到雪花精灵跳着舞从天而降,北风使劲的呼啸着,一个夜晚,世界就被冬精灵粉妆玉砌了,便会吟诵:“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每当看到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瓜果飘香,麦浪千层的一幅秋景图,便会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诗有着一种深沉的古典气息,极具风韵,是我们心中的文化瑰宝。

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读诗,觉得是诗的世界是多姿多彩,想象丰富的,我也喜欢现代诗,它就与古诗不同了,有着极具创新的力量,读起来朗朗上口,描绘的情意也格外唯美阳光,语言丰富精炼,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容易地表达自身的情感。

我的童年就是在诗歌中度过,诗的魅力就在于悠扬而自然,古典而不缺创造力,丰富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诗的世界真是多姿多彩呀!

啊!童年那本彩虹日记,赋予了诗的语言,诗的情意······

诗有情,词有意

1200字 高二 散文

数个寒暑转瞬即过,不觉中已在诗词路上走过了几度春秋。或许我对诗词的理解尚显浅薄,却也有自己一番独特的体会。 

之于诗,相信所有中国人自懵懂的孩提时代便有所接触,甚至不记事时就会背骆宾王的《鹅》,李白的《静夜思》……从儿时的有口无心到少年时的深情朗诵,或许能够懂得其中的含义与思想,却从未领略过它的感情与精神…… 

小学时,偶尔会听到同学抱怨古诗背诵太头疼,可我却对背诵古诗乐此不疲,认为如此有节奏感的几行字比之英语课文要来的简单得多…… 

初中时,积累的古诗渐渐多起来,而我也在此时第一次接触到词。而当时的我却对之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沿袭唐朝时的“诗余”发展出来的句式长短不一的残次品罢了,没有了句式整齐划一的要求,相比起诗来,岂非差了一个档次。 

其实真正还有一个原因致使我对宋词不愿多加钻研:还没有学历史之前,片面地认为宋朝国力衰微,对少数民族的侵略无力抵抗,当权者懦弱不堪,致使汉人失去江山百余年。相比于唐朝的鼎盛实在无法在我心中树立起巍峨的形象…… 

直到一次与爸爸及其同事去南汇摘桃子。在同去的一辆车上有一位年轻的小白领,在爸爸的介绍下得知他与我同样酷爱诗歌。我这便起了心思,要求以“桃”为题,说出有关桃的诗词多者获胜,结局不言而喻,自然是以我惨败收场,可他却说了一句让我从此恋上词的话:“为什么不喜欢词呢,有时它比诗更容易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啊?” 

我听后没有言语,只是沉思了许久许久…… 

我第一次开始思考诗词的意义…… 

诗词歌赋,不管是哪一种形式,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精神,传达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思念祝福。我开始渐渐懂得诗中有情感,词中有意境…… 

自此我开始萌发了一种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词的冲动。而这种冲动的结果就是我在诗词创作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犹记得我写的第一份作品是在母亲生日时有感而发,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母亲的,是一首七绝……这之后我更是以诗找到了知己——坐在我身后的一个女生,文文静静地不多话,却极富有才情,常能写出我自叹弗如的佳句。我们相互赠诗,合写一首诗,相互品鉴对方的作品…… 

高中以来,虽只是一年的光景,我却先后加入诗社和词社。以前,总是自己摸索,不知深浅,有时也会用错了韵和平仄也不自知。有次,父亲将我的一首词给他二十年前的语文老师看。那位老先生学识渊博,极得父亲的敬重。我从父亲那儿得知老先生对我的作品极为赏识,还送了些诗词的书给我以表鼓励。 

加入词社后,对于词,我钻研得更加深入,意料之外的是,一首随感而发的《青玉案》竟然获奖了,我想这也许是对我的肯定,却更是使我在诗词道路上更加坚定的动力。 

获奖后,父亲曾经问我,是写诗容易,还是写词容易? 

其实我不想回答,也回答不出,因为两者都不容易,写诗或写词其实难易程度并不亚于写一篇好文章,要想写一首好诗或好词则更难,对于诗词了解越深,这种感觉就愈加强烈。但我始终信奉一点,那就是:好诗词乃是妙笔偶得,不可强求,每首必是心中真实所感。诗词并不是按照特定的格式,华丽辞藻的堆砌。每一首诗词都是一个真实的作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就像一面镜子将最真实的自己完整地映照出来。 

因此,于我而言,诗亦有情,词亦有意,它就像另一个自己,看着我在诗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