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师900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师

900字 高三 议论文

借用钱学森的一句惊世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可从袁隆平这位“平民大师”身上找到答案。 

话说回来,中国也经历过大师云集的时代。远的不说,近的自“五四”运动以来,就有陈寅恪、康有为、鲁迅、梅兰芳、“三钱”……从科学领域至人文领域无不是星光璀璨。然而走入当代,许多基本的价值观似乎被磨去了光泽,大师也难像钻石一样闪耀于世。事实上,民族的文化复兴需要大师的出现。因此,我们极有必要在这个时代呼唤大师。 

罗曼・罗兰曾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不会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人所有的聪明才华都要首先服从于徐悲鸿所言的“一意孤行”中的“一意”,服从于责任感和为社会之建设做出贡献的意志。若无此意志,我们很难理解袁隆平为何要顶着烈日在田间钻研,只为培育出更高产的稻米;亦难理解钱学森为何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参加建设,梁思成夫妇为何奔走于荒郊野岭采集中国建筑史的原始数据。“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是大师存在的必要条件,亦是人们从内心敬仰大师的情感所在。 

一生执著于“一意”是极不容易的。人易为物质利益所影响,这于此时代尤甚。因此,大师需以清静之心态摒除内心的杂念。朱利安・本达曾对“学者”作如此解释:“这其实应是不计较物质所得的群体,他们的成就感更多来自于精神层面。”袁隆平一直生活朴素,衣着如普通农夫,毫无大师做派;居里夫人不为名誉所累,后半生仍投身实验室,刻苦钻研的程度令爱因斯坦都为之佩服。这一切均说明,对物质生活不过分地看重,是大师们“一意”的强有力佐证。 

袁隆平平易近人,“稻穗下乘凉”的形象亦让我想起爱因斯坦的一件往事。某机构邀请爱因斯坦前去演讲,爱因斯坦全无盛气凌人的说教之意,竟令其司机前去。大师的成就固然高,然而他不在名誉中放大自己,仍能平和自然地“晒着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在稻穗下乘凉”,这尤需一种气度和境界。 

章诒和曾说:“大师的产生一需个人造诣;二需师友相助;三需环境相佐。”在一个催生快速短期成果、以经济效益为标准的体制下,确是难寻大师,或寻得的多为权术大师。时代呼唤大师,大师的诞生需要纯净的土壤。也许在一个尊敬大师的国土里,大师们方能“千呼万唤始出来”,在精神文化领域中带回曾经的绚烂。 

宋代张载曾这样形容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期待一位位如袁隆平般的大师级人物,能让中国的精神文明复兴不再无从谈起。 

过五一劳动节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今年的“五一”假期,我是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度过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景色虽然都非常的好看,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在新加坡的一个晚上。在这个晚上,我在圣陶沙公园,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音乐喷泉表演。

大家是不是都知道新加坡的鱼尾狮?鱼尾狮是新加坡的标志,一共有三座鱼尾狮雕塑;这几座鱼尾狮都是由狮头和鱼身组成的。它们有一个在新加坡的市中心;有一个在新加坡最高的山上;还有一个在新加坡的圣陶沙。其中最好看、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圣陶沙的那座鱼尾狮。

5月5日的晚上,我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圣陶沙公园,观赏这里的鱼尾狮,也在这里等候着音乐喷泉演出的开始。等了一段时间,演出终于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一位“小丑”,他手拿指挥棒,很像一位指挥家。哎,还真没说错,他就是这场音乐喷泉演出的指挥家。他的手一摇,喷泉就跟着他的手型喷水;要是他两只手都在动,所有的喷泉都一起喷水,彩色的灯光照在喷泉上,五颜六色的水柱,真是好看极了!

在这场音乐喷泉演出里,音乐时高时低,时快时慢;有时是流行歌曲的节奏,有时是经典的古老歌曲的声调,真是好听极了!喷泉也随着这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了。

“哇”,此时,全场传来一阵惊讶声,原来是水幕电影开始了。我从小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看过水幕电影,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呢!水幕电影就是把水喷成像一块屏幕,然后再把动画投影上去,这就叫水幕电影了。这场水幕电影里的主要人物是一只又淘气,又可爱的小猴子,叫“keykey”,它欢蹦乱跳的邀请了“小丑指挥家”去跟它一起玩,没想到的是,水幕电影里还真出现了“小丑指挥家”的样子,真是太神奇了!我知道是投影的,但是水为什么真的被溅起了呢?哎,搞不懂……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结束了。虽然这场音乐喷泉的表演时间很短,只有25分钟,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晚上让我非常难忘,它对我来说是非常的具有纪念意义,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出国旅游,也是在这次新马旅游中过得最开心的一个晚上,还是我第一次在这美好的夜晚观看我出生以来从来没看过的水幕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