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起大山美丽的面纱1200字

撩起大山美丽的面纱

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都说客家人好客,的确不假。大凡有朋自远方来,面善的抑或初来乍到者,都会受到热情洋溢的招呼与款待。当你风尘仆仆地翻过几重山,涉过几道涧,腹饥口渴时,能呷口他们亲手焙制的新茶,尝一叉自家园子里采摘的薯叶,品酿一碗酿久了的糯米酒,吃上一碗红烧炖豆腐,那种惬意的确使人难以忘怀。客家人丰富而又朴实的待人接客,古道热肠的民风,无处不在的质朴与宽厚,洒脱与大气,乃至写在脸上的真情笑意,的确使久居城中的人感觉到“春天般的温暖”。由于事先与老陈打过招呼,丰富的农家午餐使一干人过足了大块朵颐之瘾。

多年的乡村生活,这里老一代的乡民都熟稔得很。许多老者都打招呼说,既然来了,再过祖厝去看看,最近有许多人到这里来采风。踩着石头铺就的小路直往陈氏祠堂。一路上老陈介绍着“陈皮余骨”的典故,虽经400余年与闽南人融合同化后,有许多客家古俗至今仍予以保留下来。便是周边山腰人家每年七月做“普渡”之习,他们没有。今年腊月二十七日要开祠堂祭祖,每户一头猪,那场面才叫热闹,他邀请我们届时一定赏光,定会使人大开眼界。

正说着眼前一口由四块石头砌成井栏的水井跃入眼帘。走到井边,水清超凡,直视井底。老陈介绍此井旱涝不溢不涸,几十户人家用这口井烧水煮饭,洗涤冲凉,有厝便有了这口井延亘了几百年功夫。而今,村里从山上引来山泉,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这口井才退出了历史舞台。途中,一年轻人正在写生,以明代祖厝为中心的客家宗族古民居建筑群班驳陆离的墙上,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大男孩自我介绍,他来自厦门岛内艺术院校。听说这里有与闽南人不同的风俗,利用国庆长假到山里来寻找古朴的民俗民风,顺便也想带几幅画回家。看来,三十多年前我插队落户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因有人从历史的尘埃中抚去了微尘,这颗珍珠开始亮出了它本身的光彩。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祖厝大厅上的门联气势磅礴。“源三晋望三吴皇唐新埯立宗祠,拓闽北开闽南大明银邑展华堂”,新挂上的黑色牌匾与陈旧的祖厝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周边有碍观瞻的建筑已拆除。一群老人正在厅堂上玩着纸牌,他们笑着、乐着。这座以青山为依托,沉淀了四百年历史的老屋主人气势和当年的兴旺。如今,又在村里的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重现。客家人以他们祖先长途跋涉,不畏前途的胆识,星散各地。留守家园的客家人在改革开放的20余年间,开始发家致富,陆续地搬出老屋。按现在的时尚,建起了与城市别墅媲美的小楼新居。电视、电话、电脑,电冰箱热水器,凡是新鲜的时髦的,在这里已十分普遍。于是老厝里已渐渐地不再做为生活器具之处,为了使这一厦门唯一的客家宗祠能够更好地保存下来,他们出资出力,整治环境,恢复景点,笑迎四面八方客,喜接南来北往人。

莲花的确是个好地方。多年前下乡此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生存披星戴月。哪有闲情逸意去欣赏她原始古朴、青翠欲滴的美丽。十六大即将召开,厦门市海湾型城市的构思也将实施。大山皱褶里的莲花镇里的莲花山,小坪森林火园,还有曾在上世纪中叶因夸大了的“阶级斗争”,在历次运动中充当靶子的叶氏祖厝叶列入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再边上内田的余光湖,蔗内村的客家古民居,还有溴内的朱熹题字,将散落在莲花“湖”畔的珍珠串成项链。尚未开发的民俗考古,文化旅游的珍贵资源一定能够大放异彩。

撩起大山美丽的面纱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车到内田村,老陈说得找个向导,林区方圆4500亩尚未开发。尽管媒体上炒得厉害,可真正上山来旅游的,都是些敢吃螃蟹的人,而迷路的也大有人在。村民们说是“魔神”给蒙的。其实是在原始森林中找不到方位出不了山而牵强附会。老陈有个亲戚在内田小学当老师,姓林。恰好节日值班,被我们撞了个满怀。他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有两家人要举行婚礼,可不,娶亲的轿车装饰得花里花俏的,算是吉利。大家一听游兴更高,脸上堆满了笑容。

山随树,树随山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沿势而下,渐入佳境。林老师说,林区有170余科800多种较为罕见树种,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得益于清康熙年间宰相李光地的手谕文告,要求山民爱护森林,至今业已300余年。但有男丁结婚,是可上山伐木整一套家具,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现代人讲究时髦,家具也从山外运进山来,盖房均以钢筋水泥,那更使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长势更旺。这话不假,抬望眼,参天古木叠叠层层,芸芸丛生。野生的柿子正橙黄,漫山的野花正斗艳,(图四)满目苍翠之中,绛紫、金黄、雪白、粉红,使整个森林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踩在松软的落叶上,攀缘交错的褐藤,便听到一派水声。循声而至,一条山泉赫然在目,弄不清楚它的根幕和源头,但见涟漪不兴,水质清洁,小鱼悠游,细沙微石,纤尘不染。就连静落于水底的树叶,纹脉也历历可辨。用手掬一捧泉水往口里送,干洌洌清甜甜,给热人一种彻透心灵的幽香,吟涌出周总理《雨中游岚山》之名句“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地沿泉畔走,那哗哗、訇訇、淙淙、汩汩、潺潺的声响,江城持有的天籁交响。陶醉于这原始次生林中,亲临其境地感受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风声云飞飞,泉声石涓涓”,“泉眼无声惜自流”立体的诗情画意。

方兴未艾却已是秋阳偏斜,自然想起尚未着餐。林老师不知从何处弄来几颗柚子,让大伙们解渴又充饥,游兵散勇们都后悔没带上干粮补充体力。山涧旁有一天然巨石鬼斧神工地切削成椅状。林老师说,传说中李光地是坐了这把交椅才官至宰相的,尽管此说已无法考证真假,但已使筋疲力尽的这伙人雀跃,纷纷坐在“太师椅”上悠闲地拍照留影。我心窃笑:林老师果然名不虚传,心理学可能考得不错。否则,一句话竟能使这群不堪登高者象打了“吗啡”般来了精神?

下山。极目远眺金光湖,远天远水远山,组成一幅又一幅展示不尽动人心弦的长长画卷。悠久的年代和茁壮的力量相结合,透出一片庄严的景象,更使人流连忘返。小汪说:原以为山上有湖,却仅是山而已。其实来自于北方的他并不知晓,闽南人把群山环抱中的小平原或小盆地均称做“湖”,莲花镇辖区内便称为“莲花湖”,而莲花湖内较有名的便有蔗内、溴内、河溪内三“湖”。河溪内现真成湖了,我们下乡那年“湖”内居民外迁,那里已筑成了小水库;如今风景也美得很哩。金光湖得名于一条山岭和两座小山包交相环抱“构成金形”。难怪小汪一直坚持湖字应改为“弧”,叫莲花人听了,岂不笑掉两颗大门牙乎?

下山。极目远眺金光湖,远天远水远山,组成一幅又一幅展示不尽动人心弦的长长画卷。悠久的年代和茁壮的力量相结合,透出一片庄严的景象,更使人流连忘返。小汪说:原以为山上有湖,却仅是山而已。其实来自于北方的他并不知晓,闽南人把群山环抱中的小平原或小盆地均称做“湖”,莲花镇辖区内便称为“莲花湖”,而莲花湖内较有名的便有蔗内、溴内、河溪内三“湖”。河溪内现真成湖了,我们下乡那年“湖”内居民外迁,那里已筑成了小水库;如今风景也美得很哩。金光湖得名于一条山岭和两座小山包交相环抱“构成金形”。难怪小汪一直坚持湖字应改为“弧”,叫莲花人听了,岂不笑掉两颗大门牙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