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观灯700字

元宵节观灯

700字 初一

今年元宵节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城墙上观灯会。节日的城市被华丽的街灯装扮得无比美丽,街道两旁的树上也挂满了各色各样的彩灯,像天上的星星,热闹非凡。

城墙门口早已人山人海、一片喜气洋洋,还未进城墙内,目光就被门前的京剧脸谱吸引了,那脸谱人物头戴王冠,身着披风,背插靠旗,真是威风凛凛。妈妈告诉我红色的脸谱象征忠义、耿直,我转过头来,竖起了大拇指。随后,我们就跟随人群登上了城墙。

站在城墙上,一眼望去,那一组组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花灯映入我们的眼帘,这一定是一场可以让我们大饱眼福的视觉盛宴,观灯的人们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兴奋了,人群中的孩子们狂跑着高喊道:“好漂亮!”年轻人们迈着悠闲的脚步感叹道:“好美啊!"老年人们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制灯者们心灵手巧,真牛!”

突然一声清脆而洪亮的声音使我停止了脚步,噢!原来是一位戴眼镜的叔叔在讲解《四大喜事》这一灯组,好奇的我也挤了进去,此时我也知道了《四大喜事》分别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们继续往前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只乌龟背着一只鸵鸟的灯,真有趣,我忙喊:“奶奶,快来快来呀!这是长寿安康灯,是以战国时期的龟驮凤鸟铜灯为原型,辅以编钟二龙戏珠图案。祈福人们平安长寿、吉祥安康。”我给奶奶念着灯上面的介绍,奶奶笑着说:“今年的灯做得真好,动作表情活灵活现,好!好!”今年的花灯真是与众不同啊!“金猪迎宾”灯、“滴公英”灯、“新年民俗”灯、“能源革命”灯……看得我目不暇接。

城墙上的每一盏盏灯都仿佛是天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把夜空照耀得那么明亮;城墙上的每一组灯都仿佛是一盒彩笔,把元宵节勾勒得那么多彩、那么生动!

鼓浪屿纪行

700字 初一

月光下的琴岛,宛若海上的一颗明珠……

为了错峰出行,我们选择了晚上登岛。谁知,哪有什么“峰”,整个小岛静悄悄的,仿佛只有蝉鸣虫语,聒噪着欢迎我们一行人登岛。

淡淡的灯光铺就一条小路,指引我们走向更深的密林,远远望去,若干建筑的顶端在树丛中若隐若现,以及位于岛心的小丘——“日光岩”,披着一身星星点点的光斑,美丽而神秘。

一头钻进密林之中,沿着青石阶上上下下,享受自然风趣。木棉树,凤凰木,三角梅开得正艳,散发幽幽的香气,榕树也抖动着浓绿的树叶,将如老者长须般的气根向下延伸。我曾做了一个美好的幻想,要是把这些花木也移到云中平城,那是否也会有人间盛景呢?

曾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不知不觉地,身边曾消失的人流终于又一次出现。面前曲折的小路两旁,便是十三国领事馆了,各国领事馆皆具特色,也是让我眼界大开。有的富有浓浓的西洋风格;有的却只是冷漠的钢筋水泥,平平整整;有的十分浪漫,美丽的天台,巨大的落地窗,浓荫的芒果树,令人向往;有的十分阴森,幽黑的窗户,锁闭的大门,幽深的地牢,令人十分惶恐。灿烂的鞭炮花可不管这些,一簇一簇,一丛一丛,绽放着自己的亮色,或火红或桔黄,把夜色点燃,也把我的心点燃,把琴岛点燃。

再往前走,就是久负盛名、人声鼎沸的龙头路了。人们从各个寂静的角落涌过来,如一条小溪,汇成了一条大江,向前奔涌。可是,我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匆匆离去,又扎进了密林之中。不知走了多远,听到了浪的拍打、风的呼啸;看到了沙的金黄,海的深邃。远处高楼林立,可我的心却只有身后的密林。浪花拍岸,风吹若雪,层层堆堆,如若轻烟……

人们说,鼓浪屿人文美、自然美。可我认为,鼓浪屿的美在于一种返璞归真的幽静,在于一种树木花草所给予的安宁。投身于琴岛,发现不一样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