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那周600字

军训那周

600字 初一 说明文

我,三连6班堪称最倒霉的班长。具体事件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举例说明吧。当我们被我们那个在那时候在我看来是丧尽天良的魏教官允许休息一会,我下子狠不得爬在了地上……然后我就起不来,正纳闷,好不容易艰难的起来了。仔细一看我居然坐到一块口香糖上。太准了点吧,我都郁闷死了,中国男足有这个准线给有多好啊。到现在还是一说到这件事大家就都笑的很猖狂。

还有,我的真正意义上的一篇检讨居然还是教官罚的。鄙视死他了,他说他还收藏着我的检讨……丢大了我……小样他还得意洋洋的的瑟的很,眼前似乎浮现出他猥琐的小眼睛的光。

现在真的很想那班姐们。那星期真是寸不不离啊,现在就不很不幸了,都是很难看见了。就是看见了,还带着几分生疏和客套。真的很心酸。

其实那星期根本没好好睡,12点多睡5点起,不过无所谓,站军姿不用大脑,一副行尸走肉不用思考,果真是只要站着就行了,就差打呼噜了。最后一天晚上大家狂欢。先是邀请偶们的教官,吃了70块钱的零食,然后我和葛藤安琪聊,最后丹和葛藤实在撑不住了,倒头就睡。我又和安琪胡聊到3点,5点又起来了。那段时间都不知道聊了什么,只觉得大脑一片糨糊。第二天还是没什么感觉,但到家就完了了,困的要死。我娘不知道,还拖着我散步好远,我软软的要倒在地上睡了,回到家倒到床上咣当一下就睡着了了。然后的记忆就是第2天的早上了,我妈妈给我脱的衣服我都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妈妈说你还真是困了,给我脱衣服感觉是在拖一袋大米……

所以人真的是种奇怪的动物,有的时候很讨厌的东西会在一瞬间变的可爱起来,就好象是一枚橄榄,细细品味才能感觉出那种清澈的味道。而我,直今想着教官欠我一顿饭。

司马迁和司马光和上厕所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今天闲谈说到了《赤壁之战》突然想到,有两个同姓司马的文学家兼史学家,在写历史的时候,都没有回避生活中细节,然而,恰恰是琐碎的细节,却另有一番刻画人物的效果。司马迁在《鸿门宴》里边写沛公刘邦的狼狈样,有一句话“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的话,我们看过之后在笑一笑之余,不由得感慨刘邦真是思维特灵活,善于抓住机会表演,借机逃命。这时候的刘邦如丧家之犬,却接着上厕所的机会顺利开溜,真是不光彩。但又确实是活生生的刘邦形象。

在《赤壁之战》中,江东雄主孙权招群臣讨论对付曹操的对策,没想到投降派占了上风,孙权生气,就借上厕所拂袖而去,留下这群宵小之人在这里唾沫横飞吧。实际上,孙权何尝不是焦虑得心神不宁呢,不过这“碧眼儿”孙仲谋还不会害怕到内急的地步吧。况且,这军事会议,大概不会好茶好酒招待着,悠悠而乐,还没有说上几句话,大家就纷纷上厕所。孙权确实是一种表演,对众谋士的一种无声的申斥,给他们一个脸色看看——讨论老半天,还没有个好主意,甚至还有让俺孙家投降的曹贼的趋势,岂有此理!这时候,司马光写的是“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这里,如果写成孙权起身解手或者上厕所一类的话,就很滑稽了,即使写成“如厕”也有损文章整体气氛,反倒降低了三国英雄们的气度。

“如厕”的说法,最早大概是《左传》里的“如厕,陷而卒”。这是《左传·成公十年》病入膏肓的故事,晋景公病得很重,巫师说他活不到新麦子成熟的时候了,到新麦子成熟的时候,他叫人献新麦,做好了,他把巫师叫来,展示了一下自己还能吃到新买,然后杀掉了巫师。然后在吃新麦之前,他去上厕所,结果掉进坑里死掉了。《左传》秉承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用这种不光彩的事情来羞晋景公,其中褒贬非常清楚。司马迁肯定熟悉这些,于是也用春秋笔法,来刻画出沛公的窘态来——连上厕所的机会都抓住不放,真是到了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地步。刘邦整个以圆滑世故不择手段的形象在无形中得到有力印证。而赤壁之战就不同了,孙权盘踞江东雄才大略,连曹操也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其“如厕”仅仅是情绪化的动作,并非真实,因此写的很婉曲,名之曰“起更衣”。

看来,文学家苦心孤诣,确实考虑到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处境,运用不同的词汇来表现不同的形象。这真是

“此一时彼一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说明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