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高中生活1200字以上

回首高中生活

1200字以上 高三 记叙文

时光飞逝,过得好快,再回首,高中那段生活已经距离好远了,但是一幕幕又好像是昨日之事,时间像一列火车,不容我自由选择站台,只能眼看着路边风景走向远方,从不停止。好想时间就此停驻,停在那段最美好的记忆里,我的高中生活,久违了。

漫步在大学校园里,走进大学已经两年有余了,大学里处处风光处处好,然而最开怀最难忘的还是最紧张的高中生活,或许以为那是我努力战斗的地方,或许那是我成长快乐的地方,或许那是我青春最灿烂的地方,总之,今生难忘。我感觉只有经历过那段大家一起闯独木桥的生活才会有这样的体会吧,笑过哭过疯过闹过,努力过退缩过,憧憬过也放弃过,即使泪流满面依然倔强着说我想坚持下去,三年的生活,于我而言再加复读一年,从十五岁到十九岁,懵懵懂懂,莽撞无知到慢慢长大,曾经高考之后回想,四年的高中除了换回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我还有什么?为了圆大学梦,放弃了太多,父母跟着忧心,披星戴月,风雨中一人固执坚持,今天再次回忆依然心酸,但是我知道那段生活还给了我很多东西,现在就把那些点点滴滴重新拾起。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是从高一一直陪伴我至今,高一十五岁,不会铺床不会缝补衣服,厚衣服床单更是不会洗,虽然如此,我刚进班级第一的成绩还是欣慰的,令人吃惊的是我的外语换成了俄语,班主任是俄语赵老师,也是我最感激的一个老师,陪伴我走过那三年,现在也是联系最多的老师,想过转到英语班,但是赵老师对我很好,或许不想让她寒心,或许自己不是很喜欢英语就选择了俄语,或许对俄语的好奇,最后追随俄语。高一的上半年还是九门课,说说我的几门课吧,三门主课语数外还是不错的,语文从来不担心,或许是记忆力不错的原因,语文老师对我也是照顾备至,成绩也从不失望;数学是自己踏实一点一滴努力的结果,还记得自己搞的是题海战术,直到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一跃成为我最得意的,这是我刚开始所不敢想的;俄语对班级同学来说都是从头开始,几乎都不相上下,当时没有喜欢与不喜欢,只是知道自己要努力把每门课做到最好,俄语也不例外,刚开始自己很努力去学,也得益于喜欢的老师和老师的厚爱;文科方面的还好吧,不是最好的但是也可以稳住,大概懂得记忆背诵的在这里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成绩,而我就是这样,习惯了每天早上晨读前、下午上课前和晚饭后背这些东西,晚上下了晚自习也不忘记拿本书回宿舍,还记得高一上半学期整个班几乎就我一人晚上回宿舍举着手电筒看书,后来“遭到”赵老师的表扬,理科方面就比较头疼了,刚开始物理化学都还是可以的,后来物理越来越差,化学相对好一些,生物是先天不足后天又畸形,初中就落下病根,不喜欢生物,到了高中成了我致命的一科,无论如何努力都是于事无补,就这样最后以总体成绩第二完成了整个学期,又面临分科分班,自己比较倾向于学文科,而且文科以第一的成绩摇摇领先,而理科却坠落到了第六,可能是自己的虚荣心作祟,也可能自己害怕学理科,就草草的决定了自己现在看来是一生的方向,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文科,现在想想,谈不上后悔,太草率了,现在社会的紧缺型人才依然是理科生,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必须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在这个社会你才能成为你自己,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既然现在学了文科中最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说是后悔,其实我知道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之前爸说过,即使错了也要坚持走下去,只是现在大学了不想把自己逼得那么紧了,因为之后面临考研找工作太多事,你不想把自己逼那么紧都必须那么做。

高一的下学期开始了文科的学习,很庆幸班主任依然还是俄语老师,先说说俄语吧,俄语开始变得复杂,其实现在看来俄语并不比英语简单,它所要掌握的内容比英语要多得多,可是当时学的也没有多大的压力,但是俄语老师还是很严的,或许不想挨骂吧,总是做好该做的,也许自己认为基础打得牢,后面学习俄语也没有很用心的学习,虽然成绩不错,其实那是依靠题量练出来的,我的同学曾经说我是俄罗斯式的,不懂得太多的单词语法,就只会做题,想想高中时很少背单词,就刚开始还背,后来懂了很多前缀、词根就不背了就开始猜,做题遇到的多的就是重点单词,通过做题就掌握了,对俄语还是很愧疚的,所以现在听力和作文很差。数学换了老师,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可以说没有冯老师,我的数学成绩不会一直那么稳定,数学课对我来说比较自由,只是听一些自己不懂的,还是感谢冯老师给予的自由,让我接触了大量的题型,才为整个高中的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的语文开始走下坡路了,不知道为什么,慢慢不喜欢语文了,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其他科也相继换了老师,但是学习方法还是不变的,万变不离其宗,高中政史地三科几乎就是死记硬背了,当然也有那种很聪明型的同学,而我不是,我是属于努力型的吧,从这时候开始对高中的生活就有些模糊了,成绩还是可以的,是不是独占鳌头就忘记了。

高二一年的生活是三年中最轻松的,从这时候起,遇到了最好的朋友,这或许是我高中生涯中的一大收获,我也开始浮躁,不再是之前一心一意扑在学习上,回家几乎不会再写作业,每次都是回到学校抄作业交差,那时候只要自己考试成绩下滑了,便会接下来努力一点,成绩爬上去了就接着玩,一年几乎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感觉之后高考失败和这一年大有关系,虽然成绩可观,但是也蒙蔽了我,知识是一个系统,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学以致用,我的知识系统显然缺失了一块,所以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高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更要戒骄戒躁,知识系统不完整,在这个高考大浪潮中将不堪一击。

终于盼到紧张的高三了,听到“高三”这两个字就感觉到紧张,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换了班主任,语文老师也更换了,这次是新任语文老师成为班主任,这个老师也是对我影响很大的老师,只是时间太短只有一年,如果时间可以长一些或许对我影响更大,一直很感谢他在紧张的学习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也就从这里开始喜欢上了语文,这个可以承认和老师有关,他的课幽默风趣轻松,成绩也回到了我满意的程度,这里也给我埋下了危险的种子,我的喜好情绪和任课老师牵连在一起,我的数学老师也更换了,这个对我影响不是很大,只是很遗憾,这也是之前数学老师冯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我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的同时喜欢上了这门课,高三时还是会去找冯老师,解决习题也好,说一下自己的感受也好,心里很感激他的帮助和鼓励。紧张的生活不容我再继续玩乐下去,又开始了奋发图强,其实一直很庆幸,只要我努力了,总会有好的回报,高三一年几乎做到了独占鳌头,两次全市模拟考试都以年级第二班级第一拿下,美好的光景要么昙花一现,要么刺痛人眼迷失自我,随着高考临近成绩不再公布,我对自己没有了方向,直到最后09年高考以566落下帷幕,没有眼泪没有哭闹,一个人坐在台灯前发呆了近五个小时,才有胆量告诉自己,我高考失败了,这样的结果几乎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不敢出门,害怕别人问也害怕让父母颜面尽失,无论怎样总要去面对,其实感觉最对不起的是父母,好几年没有对我发脾气的爸狠狠地骂了我,那时候也真正醒了,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必须要自己去背,父母同意了我去复读,但也明确表示再考不上让我自己看着办,所以既然赌不起了就必须加大胜利的可能性,放下一切拼尽所有只为一张本科大学通知书。

开始了复读,想想那一年,即使过得艰难,也庆幸自己有两个最好的朋友陪着,最坚固的友谊也许就是在这里建立的,越哥和亚的一路扶持和鼓励才会让我走到最后,这份友谊怕是什么也代替不了,也是我最大的收获。在最困难的时候朋友的默默相伴会是最好的动力,复读的班级可以说参差不齐,我们是第一年复读,还有第二年复读的,全市四所高中的难兄难弟皆聚于此,我们是学俄语的,我们班还有学日语的,够复杂的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的成绩也退而求其次,学习肯定不能紧张的再紧张了,吃饭几乎和跑差不多,复读以来期中考试算是比较大的考试,应该说都很重视,那也好像是我们班那一年最辉煌的一次,所有人都为那一次考试拼尽全力,我也不例外,可是当考试完神经不那么紧张的时候好多人都病了,我也开始发烧,最终决定回家休养,却不想一病竟病了一周,也是我生来感冒发烧史上最厉害的,整整一周卧床不起,晕头晕脑,咳过血丝也休克过,那一周直到现在也无法忘记,一周对于复读来说已经够长了,父母家人围着转,最害怕吃药打针,在那一周全都经历了,哭着对父母说我要坚持下去。那一次也是我十几年学习生涯中成绩最好的,全市前三都在我们班,我是第三,明白付出总会有收获,从此也就倍加努力,接近高考时,成绩不再那么理想,可是依然坚持,不再以成绩论高低,即使高三成绩好又能怎么样,坚持不放弃踏踏实实直到最后一刻,后来分数出来了,611分, 而我也趴在叔叔身上哭的稀里哗啦,就为了那几个字“我考上了”。虽然不是重本,我已经很满足了,没有再次让父母失望,没有再让自己的坚持成为泡沫,一切都值得了。

再次回忆竟然还是会泪眼模糊,尤其复读一年改变了我很多,或许我还是那么孩子气,但是骨子里却有了沉稳的气息,不再感情用事,不再冲动感性,懂得了责任和担当,也明白了为人处世的一些东西,即使我不想懂,可是又不得不懂,到了大学,以为会随心所欲,可是再改变了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一份父母的期望等我实现,一种学生的责任等我担当,一个子女的使命等我完成,能做的只不过尽心竭力罢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中生活人人不同,自己的就是最精彩的,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经验教训依然存在,戒骄戒躁,坚持就是胜利,分数不过是一叶障目,只要肯拼尽全力努力,收获就会大有不同,注意积累的过程就是壮大实力,考研在即,希望自己依然坚持到底。

回首,那些年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记忆被放入盒子沉淀成了回忆,偶然一天,打开,回首遥望,原来我都不曾忘记。

国庆的七天假期让我们有了相聚的时间,似乎自从大学酒后,那是我们头一次聚餐。幸运的是,聚餐那天,同学来了一大半,老师也来了好几个。餐桌上,老师们问着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情况,这一切一切的对话都淹没在碰杯和欢声笑语中。班主任的眼睛略带着微红,说“你们都回学校看看吧!”。顿时的寂静,突然发现有的同学眼中泛着点点泪花。是啊!多久了,毕竟生活了三年的高中,心中还是放不下。

吃完饭简单休息了一下,有些同学大概因为觉得羞愧硬是找个理由离开了,而我和几个同学便怀着一股眷念去了学校。看着眼前这座离我越来越近的校门,红色的城墙透着岁月的斑驳,略有细缝的地板印证当年我们的奔波印记。以前老是开着食堂阿姨门卫叔叔总有夫妻相的门卫叔叔也不认识我们了,由以前慈祥的面容变成了质问的脸庞。这扇大门,迎来了多少新生,带给了他们期望,又送走了像现在的我们,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我该如何诉说时间的残忍。

进门还是校园的特景——鹭池和健桥。我此时定住,一股脑的记忆如洪水般涌上心头。在那个青春的清晨,一伙穿着运动装的女生在周围的小路上边跑边背《岳阳楼记》;在翠绿的罗汉竹丛中的石块上,听着风声,哼着“铅灰色的大海,是我们的大海,连接着暗藏的世界……”;在长满青苔的桥洞里写下自己的告白;在假山上各摆姿势……“走了”同学哽咽的说道。突然回头,一双双红了的眼眶都看着我,原来,回忆真的是一杯佐料,时刻冲击着我们的味蕾。

继续向前走着,便到了那感觉庄肃的行健楼。那前排的电子屏幕再也不是高考佳绩的祝贺,换成了欢迎新生的寄语。没想到,在这里我们竟然也成了过去,曾经只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了。

红场上的榕树还是那么茂盛,犹记与老师打趣,笑煞了我们一群捣蛋鬼;依稀记得有同学在鹭池的椅子上谈恋爱,作为死党的我们总喜欢在他们撒花。一幕幕的画面,就像电影一样被复制剪辑,播放,重倒,循环。像一滴清水,滴进了我的心里,泛起了涟漪,打破了淡然的心境。

此刻心里却是百感交集,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教学楼。我们用了整整三年灌溉的地方,也是我们三年中最忘不掉的地方。嬉闹的走廊上总是有几个帅哥,每个班上总会有几个奇葩,几个土豪。现如今,他们就像沙漠中那深深浅浅的脚印,在无情的风的吹动下,一切都殆于平静。

走到了曾经五班的门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横扫高三,唯五独尊”的口号似乎仍在耳旁想起。望着这扇门,我不禁笑了笑。还是和以前一样不锁门,老是关心小偷会累爬到五楼来。我的手轻轻地摸着那扇门,手竟然在微微地颤抖,闭上眼,猛地用力。一股新书的味道扑面而来,我缓缓睁开双眼,还是以前的书桌,以前的励志对联,以前的学习园地,似乎一切都还在,我们还在。可是,我们已不再是这里的主角了。在这个教室看来,我们只是以前在这里暂居的旅客。

来得匆匆,就连离开也只是带走了属于我们各自的记忆。我轻轻走到我曾经坐的位置上,抚摸着桌上那些印痕,似乎看到一个男生冒着被老师抓的危险在桌子上刻下自己的壮志豪言。向前看去,老师总是讲得那么神采飞扬,粉笔“唰唰”地写得飞快。向左右一瞧,班上的学霸总是“唰唰”地记笔记,直点头。看下我们这旁边几排,却是听得云里雾里。向后一瞥,属于下游的他们却在享受着美好的时光——梳头发,照镜子。再后面,便是我出了三年的黑板报,是我那生涩而又娟秀的字和那略带抽象的画画。

回过头来,我早已泪流满面。“就知道你在这里”一听声音,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我的死党。“老是说我们没心没肺,自己还不是一样,偷偷摸摸地跑到这里来……”后面的话我听不清,我只是大声地哭了起来,突然觉得内心是非常的舒服。起身,走出,“嘭”门在我的背后关上,关上了五班,关上了我的回忆。

去老师住宿的地方打了个招呼,有些心不在焉,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便一个人独自离开了。我去了补习班,我曾经的几个同学正在这个班级奋斗。走到门口,确是高三那个时候的充实感和紧迫感,似乎这才是我想要找的感觉。似乎回到了那年高三,那时的我们正在风雨中行走,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在失意苦涩的彷徨里,在不知何去何从的无助里,在心的煎熬的磨炼中,在寂寞孤独的悬河里,我们用足迹给苦涩的记忆着色,生命依然是迷人的色彩,因为我们都不曾放弃。

岁月悠悠地流淌,时间的齿轮无情地配合着春秋的转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青涩走向甜美,一分一秒凝聚成无数双眼睛的注视,承载着无数颗心灵的跳动。

忆往昔,春光融融,可起笔落纸间,竟相忘了多少,只好乞求时光的原谅。我把记忆藏进心灵的最深处,倾泻下一地的斑斓,我想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想着同一件事,那表情一定是笑着的。

不知道身边昔日的朋友何时散去,不知道身边新的朋友何时聚来。高中就像一杯茶,很苦,但却会哭一阵子;高中又像一本旧书,新颖的话题吸引了我们,却给我们留下一地的繁华。原本打算去爬山,游湖的打算,却在此时此刻改变了计划,我想:我找到了我最认为珍贵的记忆,这可能是我此次回来最大的收获了。

该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高中,你好。

你好,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