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望清明祭英灵650字

眼望清明祭英灵

650字 六年级

春姑娘早早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而中国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使我不禁想起一句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小学生又要去光荣的“烈士陵园”祭献曾经在沙场上浴血搏杀的战士的伟大英灵。

回望当初在战场上面,勇敢无畏的战士们,是多么的令人敬仰,是他们失去了自己鲜活的生命创造了我们,现如今幸福的生活;是他们失去了自己挚爱的家人,去战场奋勇杀敌,换回了我们完整宏伟的国土,也是他们的爱与无私,才创造了我们团结有爱的大中国!然而他们当时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不说别的,就说咱们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中就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红军渡草原的一位老班长在照顾他的两个兵时,用生了锈的鱼钩在水洼里钓鱼给他们吃,每天都让他们喝上鲜美的鱼汤,老班长自己却只吃他们吃剩的鱼骨和野草。还有一位战士名叫杨靖宇,在与敌人的搏斗中不幸遇害残忍冷血的日本侵略者们竟刨开了那位烈士的肚皮,最后发现支撑那位烈士作战的只有满腹的野草和满腔的热血与信念。而促使他们吃下这些难以下咽的食物的,只有他们的一颗爱国之心!

同学们,想到这里,我们能不去埋葬着我们无数抗日英雄的躯体和英灵的“烈士陵园”扫墓、祭奠他们吗?是,我们现在不缺衣穿;是,我们现在不用惧怕敌人的枪杆子朝自己打过来;是,我们不会再去吃那些残羹剩饭的东西;是,我们现在拥有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可大家想过吗?如果没有那些英勇无畏的烈士们,这些幸福的生活又从何而来呢?只怕我们现在早已成为了别国的俘虏罢了。

所以在清明当天让我们拿起手中用心制成的小白花,为坚贞的烈士们献上自己最美好的祝愿,愿他们可以得以欣慰,九泉之下得以安灵。

散发扁舟_700字

700字 高一 想像作文

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

——题记

睡梦中的我隐约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披散着头发站在江边,仔看去,一双忧愁的眼睛带着凄凉看着江的远方,哦,他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又在为国家和人民担忧。

我不去仰慕大放阕词,早生华发的苏东坡,不屈、追求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不去同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李白,我只敬仰在《史记》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仁人志士中他那独领风骚的形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从他口中唱出的内心世界。这歌声寄托了他多少的希望与失落,他不得不站在江边,问问那滔滔江水,我的忧愁你能彻底的冲洗掉吗?江水随气势汹涌却无言以对。“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长。”面对污浊的事世,他始终清高,有人这样劝诫他:“何故怀紧握与而自另见放为?”他却说:“亦余心之所乐兮,其九死而未悔”。我知道品行高洁,他的志气高尚,他就如同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突然惊醒,豆大的汗珠凝结在我脸上,我看到他纵身跃起,跳进江心,被江水卷走。刚才那被风吹着披散着头发,吟唱江边的高大身影顿时成了回忆,连那歌声的会因此时也销声匿迹,只有那滚滚江水浪打浪发出的声音。我有些震撼了,我哽咽了喉咙,他的纵身一跃没有一点犹豫,他用死扞卫了自己洁净的气节,他没有任何遗憾。而人们却为他的死痛不欲生。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还会记得那个高大的披着散发的形象,人们还会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擦干了汗,静坐床头,看着窗外的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我仿佛又清晰地看到那位散发扁舟的诗人在江边吟唱,在月光的照耀下略显憔悴,但我始终看出他的气节永远精神。那故事的月亮依旧照耀着现代的人们,那散发扁舟,我所敬仰的诗人依旧影响着我,从始至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