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时间深处的童年800字

埋在时间深处的童年

0
0
800字 初三

时间,就像是一首远去的离歌,浅唱着那些逝去的美好;时间,就像是沙漏里的沙子,被慢慢埋藏,一粒一粒,晶莹闪耀,正如我的童年埋在了时间的深处,虽然流逝,却依然纯真。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随着这悦耳动听的音乐响起,我渐渐从书海里走了出来。这优美的旋律,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深恋。“余忆童稚,能张目对日,时察秋毫,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故时有物外之趣”。我便是这样,带着好奇心与乐趣去观察生活中的一切,去发现美,创造美。儿时,我还在外婆家,后面有一大块空地,无人耕种,我偶然心血来潮,吵着闹着要外婆陪我一起种地,外婆眼底溢满慈祥的微笑,摸了摸我的头,说:“好啊,你想种什么呢?外婆陪你一起种。”“嗯……我想种花,这样即使我回家了,花也能陪着外婆!”我坚定地说。

说干就干,外婆替我选好了种子,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种。我们先将土弄松,让种子能舒服地躺在里面,再将乘着我的希望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去,用土盖好,再浇上水。我心里默默地想,花儿呀花儿呀,你可要快点长大哦!

又是一年春天,我也像鲁迅一样拥有了自己的“百草园”,我也常常在我自己的那一方天地里,与蚱蜢一起跳跃,和青蛙一起对唱,与百虫争鸣。当我玩累了的时候,还会直接躺在地上休息,用帽子盖住自己的头,给自己一片黑暗,一觉醒来,天已近黄昏,外婆温柔地呼唤我的名字,于是我便依依不舍地与我的花儿、虫朋蚁友告别了……

在“百草园”,与外婆在一起的日子,是童年最快乐的日子。初中紧张无趣的生活冲淡了儿时之趣,一身的任务,也让我无法再享受童年之乐。我也意识到,现实已把结局注定——我的童年已去,它如梦般消失,埋在时间深处。

童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回忆,在我心中,它犹如一朵夏花,永远灿烂,永葆青春。每每想起,它都能带给人一种真善美的享受。我想当我毕业之后,我定会一一拾起童年的梦,再创一部《朝花夕拾》,把我对童年的回忆,定格在书上,永不褪色。就算童年已埋在时间深处,我定会永存记忆保留美好。

埋在时间深处的花

750字 初三

一朵花开,也许是一季,也许是几年。听说有一种依米花五年扎根,六年吐蕊,一朝花开,所以需要坚守,坚守能让你体会到花开的美丽,品味到醉人的芬芳。

林清玄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在田里休息的时候,他总是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在想什么,他说等他以后长大了,不要再在田间辛苦劳作,他想待在家里等别人给他邮钱。他父亲便回答道:“荒唐,别做梦了。”为了实现他的梦想,林清玄每天早晨四点钟就起床看书写作。他每天坚持写三千字,一年就是一百多万字。他将他父亲认为荒唐甚至不可实现的事情变为了事实。坚守自己的梦想,任凭他人评说,走着走着,那朵埋在时间深处的花就开了。

梦想往往与苦难同行,成功往往与孤独并肩。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凄风苦雨中坚守住你自己。“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在历史和文化进程的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并将他们定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他不畏艰险,奋勇向前,他将毕生的心血汇集,坚守着他心灵的最后一方土地,最终他创作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篇《史记》。司马迁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在人生逆境中坚守住自己才能使那朵埋在时间深处的花绽放开来的道理。

诗人食指,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被江青一伙人所陷害,被迫背井离乡,下乡受苦。但他没有放弃,尽管他饱受磨难,但他依然保持着一个信念:相信未来!“即使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也要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写下:相信未来。”正是这决绝的坚守,支撑着他活下去的勇气,给予他无限的动力。最终,那朵埋在时间深处的花在凄风苦雨中盛开了。

那朵埋在时间深处的花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最深处,无数的人们用他们的信念坚守住这一朵小巧玲珑的花,最后这朵花将会在风雨中绽放出最美丽、最动人的姿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