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读后感900字

《女神》读后感

900字 初三 读后感

《女神》的反抗精神和《女神》的时代精神,首先表现为强烈地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地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天狗》中“我”所喊出的似是迷狂状态的语言,正是猛烈破坏旧事物的情绪的极好表现。这种情绪是与“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相一致的。因此,诗中的“我”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者。《天狗》是《女神》创作中诗人情感与艺术碰撞、融合、激溅出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可见,《女神》创作想象之丰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热烈堪称诗界一绝。它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浪漫主义艺术色彩将是照彻诗歌艺术长廊的一束耀眼光芒;它的灼人的诗句就像喧嚣着的热浪,轰鸣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女神》的爱国主义精神《炉中煤》以煤自喻,表示甘愿为祖国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棠棣之花》、《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等作品都是以自我献身的形式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所激发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通过诗的形式被反映在《女神》之中了。

《女神》的进取精神这是在感受了新的革命世纪到来的气息所产生的不可抑止的欢欣情绪,也是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表现。所以,《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对光明、对力量的歌颂,色彩明亮,声调高亢,气势磅礴。《太阳礼赞》表达了诗人对新生太阳的激情;《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歌唱了把地球推倒的伟力;《晨安》的兴奋之情更明显,一气喊出二十七个“晨安”,把自我与世界贯通,表现了一代新青年的宏大气魄;《笔立山头展望》等作品也都表现出求新弃旧的进取心。

《女神》作为划时代意义的巨片在今时今日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现在社会中,人人过着平淡的日子,缺少了上个年代的现实刺激,我们的精神容易变得麻木和空洞。也许时代已经给不出那种奋起的机会,但是我们有着先背给我们的精神财产。《女神》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财宝。

如今再次拜读郭沫若先生的《女神》时,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激情和奋斗,如作者以天狗自喻,大手笔的宣泄吹自己的感情,这在现实作品中已很少见了。我们也许没有作者的经历,但是我们可以继承他的思想,继承这份激情和热情。那种为祖国可以舍弃一切的情感应该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并且我们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将这份情感生生不息的传下去!

《读〈伊索寓言〉》教后感

900字 初三 读后感

一位老教师说“学生”就是“学会生活的人”,这种解释虽然不是严格的定义,但它揭示了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教完试验修订本第二册课文《读〈伊索寓言〉》,我深深地领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是作者在解放前写的一篇读书随笔。通过伊索寓言与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种卑劣行径的比较,文章说明现代人远比古代寓言所说的狡猾者狡猾得多,卑劣得多,因此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点,这才不致碰壁上当。

这个主题思想,在过去的教科书里是难得见到的,但这种思想并不是错误的。作者给我们谈了生活中的一个朴实而又实用的道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的家长和教师,我们的教科书,都不愿把它明明白白地指出来。我们教科书的编纂者总是怕把学生给教坏了,结果学生有的相信书上说的,结果到了社会成了弱者,常常碰壁,常常上当,他们不得不重新来学习一些早就应当在学校里学习的社会知识,这路也走得太弯了点。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活,为什么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学生还不能马上适应社会呢?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我们只给他们对的,不让他们看到错的,我们只他们正确的,不让他们了解错误的,我们只给他们理论知识,不让他们深入实际生活,我们总是把一些简单的东西用简单的方式来输入到学生的头脑,结果他们自然就头脑简单了。教育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为什么又把自己同社会划一条“三八线”?

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学生,生活是复杂的,我们不能说这个人是好人就一切都好,这个人是坏人,就一切都坏。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同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这个人之所以是好人,只是他好的一面占了主导地位,反之亦然。进而我讲了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看法,让学生明确不能只看到阴暗的一面,因为我们的社会毕竟是在不断发展的,这个发展是前进而不是倒退。看人看事,我们都要动脑筋,不能过于简单了。把生活本来的样子告诉学生,他们才有可能正确地理解生活。我们一面告诉学生片面性的东西,一面要学生产生正确的思想认识,这是自相矛盾的。

新教材把《读〈伊索寓言〉》这样的文章引入教材,是思想上的一大进步,对教师教学与学生认知生活都有好处,在这样的课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很容易落实,不在是一句空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