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我这么狼狈800字

谁让我这么狼狈

800字 初二 散文

我是一个平凡家的平凡女孩,不希望太让人注意,正是我所想的,我不需要全部人的赞美,只想平静的过上这一生。

也许,这个世上,每一个人都注定要经历,注定要接受考验,其实,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人都犯的罪,就是自相残杀。

那背后的一个个嘲笑,假装听不到,那一个个背后的嘲笑,她们脸皮真厚,想必如果被人嘲笑的是她们的时候,她们或许脸皮再厚也不行了,有些人,因为别人嘲笑过她,在她落难的时候也嘲笑会她,这不正是在自相残杀吗?

人生这个游戏有喜怒哀乐,永远少不了,陪伴自己度过人生的是人类,嘲笑自己的也是人类。

当看见互相残杀时,我没有去劝阻她们,因为我知道,让她们自己明白,会比我告诉她们更好。

人生,自己懂得整个人生,会精彩,靠别人懂得人生,永远也懂得不了,自己人生过后得到什么。

人生就是如此,人类就是如此,世界就是如此,如果没有残酷的一面,人生、人类、世界,谁也懂得不了这个世界需要的不是别人给予自己什么,而是自己给予别人什么。

--前记

谁让我如此狼狈

是那自以聪明的人类

头脑装着‘高科技’

却懂得不了怎么去做一个人

那些文明礼貌

是给人的一种感觉和给人的一种态度

不觉得这样很伪装吗?

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自己

或许在这个世界上就根本不成立

是曾经给予过快乐的人类

谁让我如此狼狈

是那一个个高深莫测的人类

谁让我如此狼狈

想想只会在背后指点别人的人类

想想自己对人的指指点点

想想自己是多么的贱

如果想装勇敢或想学会坚强

为什么不当着别人的面说

说你怕伤别人的心

为什么你还要这样做

说你给人留点面子

不如看看怎么留住自己的面子

谁让我如此的狼狈

是那一个个聪明的人类

其实人类多么的愚蠢

有的时候

做错事情

都不去改正

是太懒惰?

不是的,这个人生

不由得谁的懒惰

而是自己根本不想改正

这就叫做残酷

人生却不能缺少这些残酷的人

但是,谁想做这些残酷的人呢

为每一个人的人生付出

其实,是要为自己的无耻感到悲哀

谁让我如此狼狈,是曾经给予过我快乐的人类,这是回报?还是仇报。

PS:自己觉得狠烂。

谁识卧龙客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散文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在大诗人李白留下的千余篇诗作中,我比较欣赏这首《南都行》。

这首诗写出了东汉陪都南阳之美,更写出了南阳人的豪迈情怀。

作为一个南阳人,没有理由漠视这种诗心的召唤。

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此,并娶了南阳有名的美女阴丽华为皇后,云台二十八将故乡都在南阳,是仅次于东汉首都洛阳的第二大城市。更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诸葛孔明、东汉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谋圣姜子牙等,因此李白过南阳时题诗《南都行》,心情该是多么兴奋和自豪啊!

他写南阳的青山白水、人杰地灵,实为借卧龙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以怀古之幽情,发黑夜之火光。追思先贤,联想身世家国,内心愤愤不平;针砭时弊,寄托志向抱负,哀叹怀才不遇。诗人情怀之深沉,眼光之独特,行文之酣畅,全在这朗朗百字的滴滴心血里。

当一首诗容纳了作者独立的思想感情,它便不再是单纯的分行文字了。它将诗人的命运及诗的“弦外之音”紧紧交融一起,诗情便确立于自由意识之上。

人类文明最伟大的光芒,就在于人格的独立。一首重塑诗人自由智慧和独立个性的诗歌,无疑是一座闪烁着人性灵光的精神高峰。不忘使命,勇于担当。这座高峰,以清新的气息,清扫着腐朽的封建糟粕之气。

怀着这样的一颗心,去品味李白的伤愁,去回望那个特殊的时代,将有助于我们读懂一个伟大诗人踽踽远行的背影。

说句心里话,当我每次读到全诗的最后一句时,声音是低沉的,酸酸的,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大唐诗仙啊,如此才华横溢、踌躇满志,平生以“卧龙客”自喻,尚且哀叹自己怀才不遇而愁鬓斑,何况我辈乎?!

一口气读完,竟觉满脸汗颜。

李白与南阳渊源颇深,今人收集李白在南阳留诗共十三首。其中,《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收入李白在南阳留诗三首。

不幸的是,安史之乱,李白避难八年,当时着述,十丧其九。今所传之《李太白全集》,真乃“泰山一毫芒”(韩愈语)也。就李白的性格和他的睿智,李白在南阳的华章诗篇远远超过今人所能见到的篇章。

据考证,李白入翰林前,曾五次光临南阳。一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入长安;取道南阳,时为初夏;二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南返安陆,途经南阳,时在秋;三为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由安陆来,,时在春,现存李白在南阳所存诗篇中《南阳送客》、《送友人》、《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三篇都是抒发与崔宗之的情感之作,崔宗之是杜甫所作的《饮八仙歌》中的“八仙”之一,是李白的铁杆朋友,乃宰相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好学,与李白以文相知;四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李白由安陆移家东鲁,路过南阳;李白第五次访问南阳是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应方城县仙翁观道士元丹丘邀请到方城寺,期间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送友人》和《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等诗篇。

公元730年,三十岁的李白,赴长安谋求出路,以期实现其政治理想。在《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中说:“游子东南来,自宛适京国。”说明李白入长安取道南阳。

在《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中说:“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指其初夏时节登途。初识南阳,诗人被南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景物和人文景观所感动,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和《游南阳清泠泉》三篇华章。

在《南都行》中,诗人颂扬了南阳“舟车秦楚,襟带南国”的重要地理位置,高楼、紫陌、甲第、青山的富庶繁华的都市风貌。

诗中李白还以诸葛亮自喻,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我推测,当时雄心壮志的李白,一定认为自己也具有诸葛亮那样安邦济世的管、乐之才,也能写出“临表涕零”的华章,但没有人像刘备那样“三顾茅庐”不辞劳苦真心实意去造访,更没有得到“受先帝托孤之重”般的厚望,于是感叹世风日下、不为人识,想到功业未立,瞻念渺茫前途,内心当然不是滋味,遂有“愁鬓斑”之怨,也是人之常情了。

南阳着名的风景区清泠泉,位于蒲山东边的丰山。李白在《游南阳清泠泉》的五言诗中吟道:“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诗中显示,置身如此绝妙的胜景,诗人从早到晚恋恋不舍,面对山上潺潺的西辉流水,感慨无限的游子之情,直至空歌望月,才踏着日暮和阵阵的松涛之声而去。

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三十二岁的李白,第一次入长安漫游两年之后,满怀愁绪地返回安陆,途中李白第二次独来南阳。在一个秋高气爽、月圆风清之夜,李白一人在南阳东门外河堤上独自沉吟赏月时,邂逅了年轻的齐国公左司郎中崔宗之。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第二天崔宗之便邀请太白赴菊潭宴饮,宗之赋诗寄怀,并赠送一张极为珍贵的孔子琴作见面礼。崔宗之的诗中写道:“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此诗中之“华池”即上诗中之“菊潭”。

在南阳结识这位潇洒美少年崔宗之,是李白毕生难忘的一页。崔宗之不仅同李白在南阳游览纵酒放歌,还陪同回归安陆的李白在襄阳探望孟浩然,拜谒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韩朝宗,意在托韩荆州推荐李白出仕。这次活动虽没有成功,但李白对崔宗之却充满感激之情。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李白陪同崔宗之返回洛阳,途经南阳,与宗之话别。《南阳送客》、《送友人》当是这次话别之作。

《送友人》是李白在南阳最得意、也是最为刻骨铭心的一首五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从该诗的行文初衷、表达方式和思想意境看,应属李白创作于南阳白水之滨的五言名篇。这个观点,已是诗坛不争的事实,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太白五律之结构,当推此诗第一。”

那么,当时的南阳与京都长安都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呢?

《南都行》中如此形容:“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喜读唐诗的人都知道,李白生活的时代是大唐最为兴盛的阶段之一。他到南阳当然不只是为了旅游,恐怕更多的是希望结交一些朋友,为前程做一些铺垫。而作为帝乡汉都的南阳,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此,并娶了南阳有名的美女阴丽华为皇后,二十八宿(刘秀的二十八员大将)故乡都在南阳。这一脉相传的贵族圈子,恐怕也是李白不敢轻视的主要原因。或许,那时候的驴友李白并没有想那么多,但是实际上后在有关他的其他记载中却透露出这样的信息。

他到南阳后,大概并没有马上要休息的意思,而是首先拿出了一张地图。这张地图应该是描画在绢纸上的,图画简单,粗略描述了南阳的地理位置。详细查阅南阳地图的驴友李白,对南阳的地理位置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三面环山,一水(汉水)贯境的南阳盆地景况,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老家——四川盆地富饶的成都和梦中的蜀山。这也让驴友李白,对南阳平添了几份好感。

在南阳停留的间隙,李白这样的大唐第一愤青,大唐第一才子,大唐第一驴友,走过千山万水见多识广,也不得不承认:南阳人才辈出,不能小瞧轻视!

在这里,作为很想从政并试图在政治方面有所作为的驴友李白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帮助勾践复国成功,携美引退的陶朱公范蠡;一个是被秦献公以五张羊皮买下,后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基础的70多岁的老奴隶百里奚。

这两个人都是驴友李白的榜样和楷模,缅怀偶像也是驴友李白行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阳结识这位潇洒美少年崔宗之,是李白毕生难忘的一页。崔宗之不仅同李白在南阳游览纵酒放歌,还陪同回归安陆的李白在襄阳探望孟浩然,拜谒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韩朝宗,意在托韩荆州推荐李白出仕。

这次活动虽没有成功,但李白对崔宗之却充满感激之情。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李白陪同崔宗之返回洛阳,途经南阳,与宗之话别。《南阳送客》、《送友人》当是这次话别之作。

《送友人》是李白最得意、也是最为刻骨铭心的一首五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是李白创作于南阳白水之滨的五言名篇,是诗坛不争的事实,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评论家认为:“太白五律之结构,当推此诗第一。”

作为杰出驴友的代表,李白看到街上行走的南阳美女,发挥了丰富的想象,以伟大驴友的寻色找美特质,想到了东汉皇帝刘秀的老婆阴丽华。这个有着玉一般色肤美女,曾经让未当皇帝时的刘秀大发感慨:为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哪个文人骚客不风流,更何况大唐第一驴友李白!

可能是因为南阳美女众多吧,驴友李白在南阳呆了好多天,最后总结出来南阳美女的一些特征:皮肤细腻温润如玉,面庞娇艳红润,唱歌声音清冽动人,跳舞艳丽却自有质朴特色。虽然驴友李白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些总结,给以后人的启示,但是南阳美女色艺貌品俱佳的特征却随着文字流传了下来。

旅游不仅仅是走走看看,更是一种良好的交际方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一千多年前,聪明的李白应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实际上,他不仅明白“读书行路”的道理,而更重要的是,他还在身体力行倡导和践行“书旅路线”,一路看世态炎凉,品人间冷暖,很有点“侠客行”的味道。

我们可以想见,当驴友李白回首南阳,感受到不枉此行,在南阳有许多“诗外”收获的时候,一定会小小地激动一下。

后来,他从南阳到了洛阳,而且结交了很多朋友,提高了知名度,获得了愉快的心情。“只应守寂寞,知音世所稀”,这是李白在洛阳见到杜甫后,写出的刻骨铭心的诗句。所以我推断,李白这个时期的惆怅,很大程度上可能属于“曲高和寡”。就像有人所说,

优秀的人物总是孤独的。

李白因为仙风道骨而孤独,诸葛亮何尝不是如此?要不,他哪儿来的“临表涕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一大批愁肠百结的文人志士。忧愁本是一种情绪,但在文人志士的笔下,却赋予了忧愁更鲜活的意味。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白抽象的愁绪与南唐后主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对比,就能明显感觉到豪迈与婉约的不同情调,这与南宋着名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及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所表现的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你看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到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浓愁淡写,重语轻说,无限感慨化作“天凉好个秋”!

读着,是满眼的凄沧和无奈,仿佛身临其境,让人能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气候,正在发生恶劣的转变,危机四伏,暗流汹涌!

当然,古代文人侠客心中所喷涌的“忧愁”,最可爱的应该是那些字里行间渗透的“家国情怀”。如,陆游的《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位卑未敢忘忧国”,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处江湖之远,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这种“忧患意识”一旦上升到家国层面,就显得风骨凛然和境界高远了。

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处境,细细品读这些“多愁善感”的文字,我们可以触摸到一个民族跳动的脉搏和心灵。不管是强劲还是微弱,都是个体生命在遭受不公或危难时的一种本能爆发。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感悟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白的《南都赋》,对我们了解一段历史的背影和碎片,相信会有更多的启示。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李白在南阳的这些日子,并没有闲着。实际上,他每天的“活动安排”应该比他诗中描述的都忙。

不但骑马到红阳城(笔者推测,当时的“红阳城”可能是现在南阳的红泥湾或者镇平)走了一遭,而且在白河边还进行了狩猎活动。按照这样的描述,李白估计也参加了烧烤,并喝了不少酒,抒发了自己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郁闷心情。

从一些诗文描述推断,李白喝酒的地方应该在卧龙岗附近,在这里他参观了诸葛武候祠和简陋的草庐,吟唱了当时文人中比较流行的诸葛亮经常唱的歌曲——《梁父吟》,哀叹自己年华逝去而功名尚无进展的不得志心情。

所以,我们说驴友李白这趟南阳之行,应该是一次收获颇大的旅程。

透过一百个汉字,在韵律有致的时光中记载下了一个城市的绝世风华。这也让驴友李白,在众多大唐驴友的天空中闪烁着别样的风采。

是夜,读李白《南都行》,随手敲字,独游千年前的南阳,也算游记。

1980年7月,研究人员在渠县土溪镇(原天井乡)一村民住房内,发现一通题为《游南阳清冷泉》的明代李白诗碑。此处原为唐初始创的名刹南阳寺(又名南阳阁)。南宋绍兴中(1131—1162年)守关指挥徐明舍地扩建。明代正统(1436-1449年)初,云游僧果仙在此住锡,鼎建层楼,后兵毁殆尽。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县侯承垿又重建,但今无存,只留后殿,土改时分给农户,此碑因补壁才得以保存。

寺庙清代楹联云:“门外浅滩头,许多舟子渔翁,黄昏夜伴西岩宿;寺中深密处,幸有高人逸士,青莲句题南阳碑”。

“南阳其诸葛庐乎,着马足车尘,不闻刘先主冒雪三顾;西望惟释迦像耳,考苔碑藓碣,重在李谪仙寒潭一吟”。

明代李白诗碑青砂石质,无碑额,弧形碑首,高1.7米、宽0.88米、厚0.15米。发现时已断为三段,但拼拢无缺。文作草书,11行351字。右三行录李白诗,字径8X8厘米,中部跋语7行,字径5X5厘米。最后一行落款,字径6X6厘米。现藏县历史博物馆内。

李白诗云: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此碑刻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浴佛日(农历四月初八),书者为邑侯高则腾,文字笔势流动,狂放中有潇洒,整体布局星汉横天,一气呵成,把握住王羲之用笔特点,颇具功力。

《渠县志》中有邑侯高则腾《南阳寺》诗一首:南阳滩上前朝寺,李白微之已赋诗;挝鼓进舟明月夜,逢僧话旧晚风时;半空音调松巢鹤,满地文章草卧碑;遍访村居人去远,一声清笛到江涯。

经对石刻字迹验证,此诗与刻李白诗碑时间差不多。

史书记载,唐元稹、郑谷,宋彭公仪,明张三丰等曾流寓渠县,元稹《南阳寺》诗云:“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稔迟。”清人王来遴《题南阳寺》有“太白有诗题翠壁,微之乘光到禅房。”

阎自新《访南阳李白碑》:“本是当年放逐臣,醉中落笔耀星辰。龙飞凤舞颠狂字,宕水巴山世代春。”

雷沩谦《访南阳李白碑》:“大雅消沈几度秋,重门残碣慰心愁。诗尊唐室雄无敌,吟到谪仙迥不犹。古阁应添新气象,荒台仍续旧风流。堪悲此日南阳水,一片文光万古流。”

渠江从流溪乡绕过一大湾,又西流回到土溪镇与李复乡交界处的南阳滩前南阳寺,李白等多位着名诗人在此留有墨宝。可惜,渠江和南阳寺随着世事变迁,已不复存在。

如今,我们也只能从先人们遗留的诗文中去重温旧梦了。

历史上的汉唐,是代表中国几千年民族兴盛的两个高峰。从古到今,世界上很少有人批判汉唐时期的中国,中国的史书典籍中也无相关记载。唐诗精神的豪迈、浪漫与庄重,与汉赋的大气、厚重与高雅,在精脉传承和文化意义上,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非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民族和朝代所能比。

因此,只要谈到“汉唐雄风”,人们就能出口成章,立马说出几个熟悉的人物名字来,“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就是佐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名鼎鼎、满腹经纶的文人志士,无不对国运民生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理论上,与我们今天常常提到的“居安思危”同出一辙。

史学家钱穆说过,国家本为精神的产物,每个民族在自我身份认同遭受迷茫与惶恐的时候,追溯过去的伟大与传统,都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行为。

这么说,我们就不难理解李白写作《南都行》的初衷了。

现在,我们就认真地看看李白笔下那个令人“愁鬓斑”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吧。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弟在南阳卧龙岗一带务农。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大意是,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

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后来在一次拜访司马徽时听过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意思是,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后又受徐庶推荐,想徐庶带他来引见,但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诸葛亮提问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你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君主懦弱,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以后便被称为隆中对,而刘备听后更加大赞,于是诸葛亮开始仕于刘备。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都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关于卧龙先生的功绩,后世多有评说。

其中,最具权威而且有史可查的说法,《三国志》有非常可靠的论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袁子》: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徐庶:“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樊建:“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诅感神明。”

张温:“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

司马懿:“天下奇才也!”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诸葛丞相:“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习隆、向充:“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

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郭冲:“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功业未济,论者惑焉,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宝等亦不能复难。扶风王慨然善冲。”

诸葛亮的伟大,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神,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象他这样集智慧神与人格神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肺腑之言。

说句心里话,每当我读起这样的文字,心底就会发出自由衷的感动,不仅仅感动卧龙先生的那一份忠诚,而是感动于那烫热的真实情怀。《出师表》不长,这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也是他临行前的一个交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绝对是一篇导源于生命的文字。

生命源于一种托付,这种托付构成了诸葛亮人格中至死不渝的忠诚。现在,我们把它让流芳千古的经典美文来读,而在当时,它只是诸葛亮舍不去、放不下的真情厚意,是他心底回环吐纳的沉重。

所以,我们说《出师表》是生命的文字,是记忆的符号,它在危难之秋完成了涅盘,长出了风骨,于是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愈磨愈亮!

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手捧起这篇文字,仿佛还能看见这位殚精竭虑的老臣,清癯的脸上所透出的关切和焦虑。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诸葛亮的“三诫书”。诸葛亮曾写有《诫子书》、《又诫子书》和《诫外甥书》三篇,简称“三诫书”。细细品味,概而言之,其主要意义在于劝诫“学”、“行”、“志”、“酒”四个方面。寥寥数语,无不镌刻着南阳崇文、明德、尚礼的历史烙印,穿越时空,影响深远。

时至今日,“学”、“行”、“志”之诫,仍可作为修身处事之良训,践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之鉴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诗圣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的千古绝唱,也是为诸葛亮发出的哀歌,与诗仙李白的“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有异曲同工之妙。

妙就妙在,区区十余字道出了中华民族多少英雄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据说,宋朝抗金名将宗泽死前曾吟杜甫此两句诗。

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想,不仅仅是诗人的文笔好,主要还是卧龙先生的高风亮节起了“文心雕龙”的作用。

这里,笔者综合了一下所收集的民间观点和专家意见,对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和概括,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在着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由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晓之对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伯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多余财产,那就是对不起国家。光明磊落。苍天可鉴。

坚韧一心,竭尽人谋。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匡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下,但现实却是极严峻的:三国之中,对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其土地、人力、财力、物力比吴蜀二国的总和还要多,而蜀国相对最弱。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与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后出师表),于是毅然挑战极限,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发愤图强,以挟泰山而超北海的气概,“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虽劳而无功,仍不失为英雄壮举,这既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正是他的伟大。这种尽力而为的奋斗精神,后人无不感慨系之。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据说着名学者梁漱溟每谈到诸葛孔明,都很动容地说,平素最崇拜诸葛亮,他欣赏诸葛亮的谦虚谨慎,一般人都认为他很有计谋,其实他很谦虚,愿意听别人指责他的话。谦虚谨慎是最可贵的品质,一个人自以为聪明、了不起,那就不行了。

我觉得,此言有一定道理。

依据是,我们纵观诸葛亮光明磊落、鞠躬尽瘁的一生,会惊讶地发现,老先生是新秩序(蜀国)的建设者,又是旧制度(东汉)的改革者,既有理想又有蓝图,为蜀国发展、光复汉室指明了路线和方向,尤其是在治理蜀国方面,是那样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可见心中有数。在当时风起云涌、群雄逐鹿的社会背景下,他在总结两汉(东汉和西汉)政治得失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做出清醒的判断和明确的选择,为社会时局、建国方略和执政理念进行新的探索和规划,为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正是诸葛亮务实精神的体现,堪称“千古楷模”。

后来,诸葛亮之所以走上“神坛”,其原因是社会需要典型:统治阶层需要一位忠臣,普通百姓需要一位清官,文人学士需要一位代言人。

史载: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

诸葛为何“好为《梁父吟》”?是感叹明君良臣相知遇之难!乐毅有管仲之才,一遇一不遇。管仲得遇明君,青云而直上,立下盖世之功!乐毅不遇明君,功业中道而废,避祸他乡,终老他国。哀哉!

诸葛亮少年父母双亡,巅沛流离,青年时,他看清了社会的黑暗面,隐于隆中,以吟唱《梁父吟》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三国志.诸葛亮传》

《梁父吟》是汉代乐府篇名,也作《梁甫吟》,格调多凄凉悲壮。但我们很想知道,诸葛亮版的《梁父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曲子?卧龙先生,包括诗人李白先生在内的许多文人高士,为何要对这样的乐律情有独钟?

梁.沈约《梁甫吟》云:“哀歌步梁甫,叹绝有遗音。”晋.陆机《梁甫吟》云:“哀吟梁甫巅,慷慨独抚膺。”目前,从仅有的一些文献史料看,诸葛亮改制的《梁父吟》新曲内容虽不可确知,但其乐律大约有以下一些不同于《梁父吟》旧曲的特点:首先肯定的是,这是一曲感怀伤情的乐律,李白诗云:“梁甫吟,声正悲”;“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父吟”。杜甫也有诗说:“哀丝千古心,得兼梁父吟。”从这些诗句推测,一个悲字,一个哀字,应是诸葛亮版《梁父吟》乐曲的一个特点。

诸葛亮的《梁父吟》全诗如下:“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垒垒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诸葛亮“好为《梁父吟》”,乃有心用世,忧心被谗也。

全诗用意在“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力能排南山”,以表三士之勇,是实。“文能绝地理”,以表三士之才,是虚。虚实并举,以表勇士之美,杀之可惜焉!“二桃杀三士”,事在《晏子春秋》:相国晏子路过勇士,三勇士不以礼。晏子向王进言,说是勇而无礼,后恐致乱,不如趁早杀之。并向王献策,即此“二桃杀三士”之法也。

诸葛亮有感于此,实乃忧入世之危也,故常为吟咏。所以必察刘备之诚,三顾而后成行,谨慎如此。否则,若半途被谗而死,岂不是半生心血枉费,一生令名全丧矣!

作为一个有政治抱负的大唐驴友,李白在伟人面前也觉得自惭形秽。当然,政治上不太成熟的李白,在这些声名远播的前辈的家乡,肯定不只是来发幽古之情的。毕竟,政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李白先生游走宛城,为何发出“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的感叹呢?他的《梁甫吟》(“甫”与“父”乃通假字)在表达着一种怎样的情怀?他的诗意与卧龙先生的情怀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看来,当时李白心目中的“卧龙客”,是依据自己所处的历史背景及生活感受,调整“士”的观念,当然喜欢在诗歌创作中,寄托自己的理想,正如陶潜所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正是在这种历史与现实、客观与想像的相互撞击中,“卧龙”形象不断演变发展。

这里,我们再看李白的《梁甫吟》:

长啸梁父吟,何日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辨,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转蓬。

狂客落拓尚如此,何况我辈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触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父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阢当安之。

读罢,感觉与诸葛亮的《梁父吟》是不是各有千秋?

一唱一和,遥相呼应。

据考证,这首诗可能是李白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时的作品。作者通过吕尚、骊食其等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全诗纵横跌宕,变幻惝恍,淋漓悲壮。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一:“首言钓叟遇文王,又言酒徒遇高祖,卒自叹己之不遇”。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此是大诗,意脉明白而段落迷离莫辨”。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太白此诗则抱才而专俟际会之时”。

我们通过对比,已经明晰地感觉到,诸葛亮所作的《梁父吟》,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而李白这首“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的立意。

因此可以推断,此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极有可能是写在“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之时。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当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

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这一段写法上很像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你看,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

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

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象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

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

权奸们像恶兽那样磨牙厉齿残害人民,而诗人的理想则是以仁政治天下。他自信有足够的才能和勇气去整顿乾坤,就像古代能用左手接飞猱、右手搏雕虎的勇士那样,虽置身于危险的焦原仍不以为苦。

诗意象宕起,可是马上又重重地跌了下来。

在现实的生活中,难道只有庸碌之辈可以趾高气扬,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聪明才智?

李白斗胆用“古代齐国三个力能排山的勇士被相国晏子设计害死”的故事告诉世人,有才能的人往往会受到猜疑,明明摆着剧孟这样的能人而不用,国家的前途确实不堪设想了。

这一段行文的显着特点是,句子的排列突破了常规。如果要求意思连贯,那么“手接飞猱”两句之后,应接写“力排南山”两句,“智者可卷”两句之后,应接写“吴楚弄兵”两句。可是诗人却故意把它们作上下错落的排列,避免了平铺直叙。

诗人那股汹涌而来的感情激流,至此一波三折,成迂回盘旋之势,更显得恣肆奇横,笔力雄健。这段的语气节奏也随着感情发展而跌宕起伏,忽而急促,忽而舒展,忽而押平声韵,忽而换仄声韵,短短十二句竟三易其韵,极尽变化之功。

最后一段开头,“梁甫吟,声正悲”,直接呼应篇首两句,语气沉痛而悲怆。突然,诗人又笔锋一折,“张公两龙剑”以下四句仍是信心百倍地回答了“何时见阳春”这一设问。诗人确信,正如干将、莫邪二剑不会久没尘土,我同“明主”一时为小人阻隔,终当有会合之时。既然做过屠夫和钓徒的吕望最后仍能际会风云,建立功勋,那自己也就应该安时俟命,等待风云感会的一天到来。

饱经挫折的诗人虽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却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我们知道,写长篇歌行最忌呆滞平板,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正在于布局奇特,变化莫测。它通篇用典,表现手法却不时变换。吕望和郦食其两个故事是正面描写,起“以古为鉴”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种种神话故事,寄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则把几个不相连属的典故交织在一起,正如清人沈德潜说的“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因而诗的意境显得奇幻多姿,错落有致:它时而和风丽日,春意盎然,时而浊浪翻滚,险象纷呈;时而语浅意深,明白如话,时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测。加上语言节奏的不断变化起伏,诗人强烈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