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1000字

父亲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感谢成长路上,你一直陪着我。真愿天下有前世今生后世。

——题记

“佛曰:前世千百次的擦肩而过,才能换来今生的相遇,相识。”世上千万人,可却只有他成为你的父亲,这是缘;而他为你默默的付出一切,这就是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已过去了十余年,多年的朝夕相处,可能你早已对他倦了,可你却有停下过前进的脚步,回头望望他吗?岁月的利刃早已毫不留情在他那身躯上狠狠地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深浅不一的痕迹,他也早已被岁月腐蚀的更老,更乏力了。幼时,在你面前,父亲是高大的;童时,父亲是聪明的;少时,父亲是沉默的。而现在,他的沉默,让你误解,让你厌烦,可你知道吗?他的沉默背后包含了太多对你不可言喻的爱,他因为你的不理解不知心痛过多少次,不知操心过多少次,可这些,对于你这个一直在他庇护下成长的孩子,了解过、知道过吗?父爱,可能不如母爱般细腻,但他却倾尽了父亲对你无限的爱,这是你一辈子也无法偿还不清的。

青春期,是叛逆期,可能也是他最痛苦的时期吧!你的叛逆,你的不听话,你的顶撞,是他痛苦的根源。记得那一次,月考成绩下来了,“咦,怎么成绩不对啊!生物怎么多了8分啊!”我很惊讶,内心很矛盾,怎么办?要去改回来吗?还是当做不知道呢?这两种想法像黑白两个小天使一样纠缠着“不用去改了,人不知,鬼不觉的,反正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不行,要去改回来,做人要诚信。"我迷惑了,我该怎么办?最终虚荣心战胜了理智,如果去改了,名次会掉很多名的。“这次好不容易比那个人高分,我不甘心。就让我错这一次吧,我下次不会再这样了。“我心想。可我不知道的是,我正在一步步把自己推向深渊,有第一次了,怎会没下一次?

放学了,我闷闷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想着今早的事,我做的真的对吗?回到家,我拿出试卷给父亲看,父亲也发现分数记错了。她疑惑的问我:”婷,分数怎么记错了?“我涨红了脸,支支吾吾的说:”我,我也不知道。“父亲看着我这个样子,一下子就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放下试卷,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婷,诚信才是最重要的,去改回来吧!“我听了,眼睛酸酸的,想哭,我说:”爸,那样会很没面子的。“说完,我破门而出,在出门时,我听见吧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那声音,好像突然间老了十岁一样。外面的天气,阴沉沉的,如同我的心情……跑着跑着,就来到的学校门口,”父母教,徐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又在耳边回荡,父亲,我错了。天,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我,不知什么时候哭了;家里的门口,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

父亲,如同一本书,里面藏有无数哲理,只等你去探索;如同一个指路标,指引正确方向,只等你去路过;如同一栋房子,里面温馨幸福,只等你去居住。多少次走过了弯路,可你却一次次的把我拉回正途。为了我,父亲,你已老了,累了,可却仍然在为我担心。父亲,我该如何报答你?

他就是我的父亲,如同天下千万父母一样,把我视为一切,有我,就好像有了全世界。他对我的爱,像风,像雨,沉默且缠绵,滋润心灵。

若真有前世、今生、后世,那下辈子,换我来当他的父亲,我定会如他今生爱我般爱他。

父亲

1200字 初三 记叙文

似乎从小到大写涉及亲情的作文,描写对象大多都是母亲,写她们的温柔、善良与慈爱。我们总在有意无意地忽略另一个对于我们的人生同等重要的人——父亲。

父亲对于儿女爱总是内敛的,他不像母亲那样喜欢把爱挂在嘴上,他只是用行动在表达。在我渐渐长大后,遇到一些人一些事,我才开始逐渐以趋于丰盈的思想去认识父亲,才越来越觉得实则每一位父亲都有一颗炽热的心,给予儿女们百分之百的感情,不论他们背负着怎样巨大的压力。

小俏和阿颦都是我的好友,我也因此得以隐约认识了她们的父亲。

阿颦算是我们三人中最幸福的一个,起码她有一个很完整的家庭。阿颦的父亲在当知青那会儿娶了一个北方女子为妻并在那里安家。父亲是大学的教授,典型的知识分子——斯文,儒雅,对名利无欲无求。为此阿颦常说母亲配不上自己的父亲,而她自己也从不掩饰自己对于父亲的无比崇拜。我于是就老嘲笑她有很深的恋父亲情结。

每逢周三父亲来学校探望,阿颦总要挽着父亲的手臂在校园里边走边聊,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临走还要亲吻父亲的面颊。这在我是很难想象的事。

阿颦不知在哪本算命书上看来,说自己今年的生日倘若能收到一枚男孩子送的银戒指,她就会永远的幸福。生日聚会上她果然戴了一枚戒指,很精致的样子。阿颦很自豪地告诉我和小俏,是父亲去北京访友时用自己的私房钱买的,母亲并不知道。

那一刻我有一些恍惚,想象一个中年男子20年前可能所送穷得买不起一枚镀金的戒指送给新婚的妻子,却要在20年后在金银饰品柜台前徘徊,精心挑选,只是为了满足女儿一个少女式稚气的心愿。我可以想象阿颦的父亲坐在火车上,除了贴身带着的一枚戒指,就再没财力买礼物送人了,心下却没有一些将被妻子责怪的不安,因为呵护了女儿不受说哪怕是一次无足轻重的失落感的伤害。 这足以令阿颦自豪,同时也令我感动。

小俏这时只在边上笑着说阿颦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

我理解小俏说这话时心情,她无疑是我们三个人中最早熟的一个。母亲在小俏念初中时的突然过世于她是个不小的打击,亦也是心上永恒的伤口。可小俏比任何人想象中的都要坚强,这可能是受了军人出身的父亲影响吧。

小俏的家风很严,父亲总拿治军的那一套管教小俏,并用男孩子的标准要求小俏,有时甚至是不近人情的。比如母亲过世后,父亲甚至不允许小俏带黑袖套。这听上去多少有些残忍,却也的确帮助小俏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小俏说她一直记得父亲对她说过一句话——生者对死者最好的怀念就是好好的活下去。每次她想起母亲的时候就会同时的想起这句话。

小俏至今也没有继母,实则她并不反对父亲再婚,可父亲似乎并无续弦的打算。我曾在报上看过一些谈中年人的压力问题的文章,我明白人在跨入不惑之年后,其实是会有很多困惑的,工作的压力,精神的寂寞,都会让人喘不过气来;何况妻子过世,女儿住校,我不知道小俏的父亲是如何承受每天下班回家后屋里毫无生气的寂寥的,为的只是女儿不受任何一点的伤害。

听完她们的故事,我也会不由想到自身。如果说阿颦是崇拜她的父亲,小俏是敬畏她的父亲,那么我则只能是深深的怜悯我的父亲。

是的,怜悯。

父亲是那种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大把钞票的男人。家庭可能是他最后的一点精神寄托,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