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里,一抹残阳1200字以上

巷子里,一抹残阳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阳光,被树荫撕碎了,无情地,扔在大街上……

落日的余辉,丝丝缕缕铺满了这条依旧人影依稀的小巷。也不知道这是一条怎样的小巷,只知古老,只知长;只知几户人家,几个忙。

毕竟不同于北京城传统的胡同,清晨的小巷,没有那么吵的大饼的叫卖声,只是偶尔,偶尔有一两个挑担子的小贩走过。晚风徐徐吹过的时候,巷子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忙忙碌碌的自行车带着“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过,也只是偶尔,偶尔有几个小孩子背着书包穿过,像快活的小鸟,留下一串串歌声……

尽管小巷不怎么起眼,它却有一棵树,一棵很大很大的树,兴许是榕树吧。这棵树原来是种在这巷子一家院子里的,可不知怎的,这棵绿色的生命竟延伸到了院子的外边,长到了小巷过路的地方。于是现在,这棵好大好大的树就成了巷子里一道最美丽而又最特别的风景了。

树是属于小巷的,阳光总偏爱绿色的生命,那么,阳光也就自然而然地常常关照这条孤寂的小巷了。可惜的是,树荫下的阳光总是残破的,星星点点,零零碎碎,晃动着树影,也晃动着人的眼睛,人的心……

小巷的树荫下,有一个永远也看不见残阳的老人,也不知道他究竟活了多少个年头了,只感觉到,他那头花白的头发跟巷子一样的古老;他,也跟小巷一样的沉静……

他看不见东西?是的,他什么也看不见。在他的生命里,整个世界就是这条小巷了。好多年了,他用心体会着巷子里的一切一切,还有那棵好大好大的榕树,那片永远只拥有着残阳的树荫。

巷子里所有的东西被他摸过了一遍又一遍,石墙,木门,甚至地上的石头;还有那根好粗好粗的树干,只要是他够得着的地方……他清清楚楚地知道,巷子里有些什么,没有什么。就像知道他的世界,他的生命里有的东西和永远也不会有的东西……

一把扫帚,跟了他好多年,捆着的一圈一圈的绳子早已经被那双手磨得光滑了。每天清晨,老人就带着它,从巷子的一头扫到那一头,每个拐弯的地方,每家每户的门槛,他都仔仔细细得扫过一遍,不让留下一点儿脏的东西。以前,好多人都亲切地叫他“老巷”,而现在,人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见到他,就像见到巷子里一尊古老的“雕塑”。也许是麻木了,人们对老人的辛勤已经司空见惯,渐渐的,“老巷”这个名字也随着时光流逝了。可老人知道他永远是“老巷”,他忘不了这个令他曾经欢心过的名字。老人甚至决定,在他入土的时候,墓碑上也刻这两个字了。

(二)

一天,

巷子里来了个小丫头,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没爸没妈,跟着一群乞丐捡垃圾过

日子。丫头是那么的活泼,单纯,纯得几乎还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幸,也从没觉得自己跟其他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她总是那样的快乐,整天叽叽喳喳地穿梭于小巷与小巷外面的世界,她喜欢和老巷一起坐在树荫下,沐浴在阳光里听老巷讲讲巷子里的事。从此,老巷的生命里多了个蹦跳的小丫头……

小丫头本来是个坐不住的孩子,可是当她和老巷呆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会显得很安静

很安静。或许小孩子本来就很容易让人感化吧,丫头觉得老巷不会像那一群疯疯癫癫的乞丐一样满街跑,也不会老捉弄她,抢她的废品垃圾什么的。老巷只会和她一起静静地坐在树荫下边儿说说话……

一天,丫头手里拽着一个红红的东西,欢呼着从巷子的一头远远地跑来,她跑到那棵好大好大的榕树下面,她知道每天老巷扫完地就会坐在那儿休息。

“老巷,你看我捡到了什么?”小丫头从没有觉得老巷看不见东西。

“什么呀?”

“你猜猜……”丫头跑得气喘吁吁。

“是糖果吧?看你高兴的。可别吃呀,脏的。”老巷站了起来。

“不是,是一支红色的气球!”小丫头把那支长长的气球皮在老巷的眼前晃了晃,“你

帮我吹鼓它,挂在榕树上吧。”

老巷笑了,摸摸索索地接过气球皮,费力地吹鼓了它……小丫头大老远端来一根板凳,高兴地站了上去,可还那么小的她连最低的一根树枝都够不到。

最后,还是老巷晃晃悠悠地把那支火红火红的气球挂到了树枝上,那就像一个太阳吧,一个只属于老巷和小丫头的太阳,火红火红的……

榕树也是要开花儿的,淡红色的小小的一朵一朵。在那年榕树开花的时候,小丫头告诉老巷:“我要走了……”

“……到哪儿去?”

“去儿童福利院,他们说要让我上学。”丫头似懂非懂。

“是吗?那好的呀……好好学习……”老巷眼里闪过一丝晶莹。

“嗯,等我学好了我就回来。”

“呵呵~~好的”老巷回答“丫头,榕树开花儿了吧?”

“是呀,好多呢,满树满树都是……”小丫头抬头看看树。

“丫头,我能听见榕树花儿开的声音……”老巷还是那样地安静。

傻傻的小丫头,点点头信了……

(三)

太阳下山的时候,小丫头跟着人走了,一切都安逸舒适地睡去了。老巷伸手摸了摸榕树上的那支有一点蔫了却还依旧火红火红的气球,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呼出一串串沉重的迷茫,走进了小巷的深处……

第二个清晨,阳光普照,却浓雾弥漫,在小巷的深处,有的,依旧是那个模糊的身影,伴随着扫地的“刷刷”的声音。

巷子里,仍拥有着一抹火热的残阳……

巷子院子亭子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巷子·院子·亭子

似乎,每个生活在闹市中的女子,都会做一个梦,一个关于杏花春雨的梦。梦里有阴暗的巷子,幽深的院子和古雅的亭子,梦里还有那依依扶风的杨柳荡漾在柔软如绢的水面;含露巍巍的梨枝摇摆在盈满芳香的对岸这一切,都裹挟着屡屡烟雨,拼剪成一幅恬淡缠绵的水墨画,吸引我,走进这个梦,走进这梦里的风光。

巷子

站在这古朴的巷子口,就像处在曲折往事的端口,这里烟火淡淡,还残留了百年前的温存。我感到自己不经意间,就会把恍惚的记忆丢失,丢失在这窄窄雨巷中,丢失在如隔世般的昨天。

巷子铺着斑驳的青石板,青石板上悬着一柄陈旧的油纸伞,油纸伞那陈旧的红被雨点洗刷得格外醒目,却因缕缕烟丝而模糊,油纸伞缓缓移动在这长长巷子里,遮住了,房檐下的古老光阴。

我迈进了这巷子,抛下了烦恼,抛下了一切,徐徐地前行着。青石板上有深绿色的苔藓,柔弱的肢体挽不住行人的匆匆步履;巷子的墙角有几簇碧草,孤高淡雅,可在风的吹拂下却又是躲闪不定,就如心事遮掩,对谁有说不出的愁怨,期待。

巷子是无言的,正因为它的无言,所以耐人寻味。即使那些瓦和砖都静默着,可我还是能读出悠悠的岁月,千年的沧桑。我仰头抬望头顶的天空,即使它窄得像一条线,却不会让人感到压抑沉闷,反而有种遗世的淡然与从容。

我继续走着,什么顾虑也没有,就只想这样的走着,走着不在乎是否有尽头,是否有出口;我只是想沉浸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让自己浑浊的心灵得到净化,让自己得到返璞归真。

我继续地走,一直地走感到心中所有的欲望都渐渐褪去,清澈得像一泓清水,没有问题,也没有答案;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剩下了,一片沉谧安然

院子

不知是在什么时候,我喜欢上了在一座月上柳梢的深深庭院里看书,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凝神,为一缕风感叹。

午后的阳光温和而慵懒,你便可春水煮茗,泡一杯淡雅的菊花茶,看菊花在水面舒展嫩黄色的花瓣,犹如娉婷少女初长成,美好莹润;汤色澄澈,微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低回不已。

坐在院子里的石桌上,翻一本书,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在这略微潮湿的空气中又鲜活起来,它们或婉约,或豪放,或悲凉,或忧伤就像一束束带刺的蔷薇,虽令人沉醉,可却会被它们深深刺伤,嵇康一曲《广陵散》,伯牙摔琴谢知音,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都曾让我泪眼婆娑,为他们或歌或泣。

杨柳婀娜,它舞动的身影印在了我的书页上,如此空灵,亦如此清静,使人不由得地想赞叹生命的美好,心中也会激起如阵阵涟漪般的感动与喜悦。

合上书,我行走在这院子里,细数它精致的纹理。一扇汉朝的门,一把清朝的竹椅,一坛唐朝的酒,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止,随风飘零的柳絮,仿佛来自遥远的宋朝,诉说着一个王朝的美丽与哀愁,以及那种如青花瓷般孱弱古典的气质。

这是一座古老的院落,厚重的文化在此交错,真羡慕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可以悠闲,不被红尘牵扰,每日与琴棋为伴,书画为友,累了,眠于磐石之上;醉了,卧在墨竹之下,洒洒脱脱,尽现文人真性情。

庭院深深,杨柳堆烟,罗幕无数。

依旧是坐在梨树下,阳光透过枝杈无私地洒在了地上,剪一段流光,我愿将这份恬淡永远珍藏。

亭子

在我题目中所提到的三种景物里,亭子,应该是最明媚的。

提起它,我第一个想起的地点就是济南大明湖畔,阳光暖人,花香醉人,春困袭人,从亭子里眺望大明湖,只见水光潋滟,晴空方好,让人想在这亭子里打个盹儿。

亭子,在我的印象中,是用沉香木做成的,它有着古色古香的翘角飞檐,凌空如一只飞鸟;亭子外一般种柳树和芭蕉,红配绿,虽是百姓口中的滥俗,但在古诗词意境中却别有一番美感。

亭子四面通风,不像那幽深的巷子或庭院,给人轻快活泼的感觉。你瞧,那一座座亭子与阁楼林立在湖畔,在阳光的照耀、湖泊的泛光下,显得格外的蓬荜生辉,像一片夺目锦绣。

亭子在江南也多见,江南本是烟柳繁华之地,《红楼梦》中说它是人间富贵之乡,山温水暖。试想,在桃花灼、杏花飞雪、春雨绵绵下,一座亭子藏于其间,即使是茅草盖顶,也丝毫不损它的精致小巧,这样的建筑是何等的美观,这样的景色也最令人安静,不禁神往到那古典诗词的意境之中去了。

巷子曲折,庭院枕河。山间亭榭,飘渺清歌。春水融融,飞絮随风。飘飘荡荡,心谷幽空。巷子,院子,亭子,它们不断地重重叠叠,错落成了最具有古韵水乡情的景致,它们反复出现我的梦里,相信许多人都会有这种杏花春雨般静美古雅的情结,深深难割舍,而最让我喜爱的,是身处于这种环境中内心所获得安宁,一种精神上的恬淡,自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