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生料粉750字

家乡的生料粉

750字 五年级

肉蛋、牛巴、牛腩粉……说起这些美食时,玉林人总会如数家珍。从小,我就生活在这些美食之乡,在这些美食的滋养下长大。最令我回味的,是生料粉。

要想炮制一碗美味的生料粉,首先要精心选材,这些食材最关键的要求是——新鲜。“生料”是不能用隔夜食材的,否则做出来的生料粉没有鲜味,难吃。所以,生料粉店的食材都是师傅大清早就从市场上采购回来的,嫩红的猪肝、富有弹性的猪肉、滑碌碌的粉肠、水草一般的牛百叶……采购回来,师傅要仔细地一遍又一遍地清洗“生料”,再用姜丝、糖、酒、酱油把“生料”腌制在一个大盘中备用。

厨房中,一大锅沸腾的骨头汤让粉店中弥漫着浓香,那可是师傅熬制了一个晚上的呢。如果是熟客,来到店中说一句“师傅,来一碗生料粉,食材照旧”,师傅一声“好嘞”,便从大汤锅中盛出两勺汤,倒入有手柄的小汤锅中。等烧开了,转过身,夹起四五片猪肉、两三片猪肝、几段粉肠、几片鱼肉、少许牛大肠和牛百叶,一气倒入小锅中,再撒上半勺盐、几滴油,让“生料”在热汤中沸腾起来。看看差不多了,顺手又抓起一把河粉,放入锅中,只需汤勺一转,一碗热气腾腾的生料粉就制作成功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也就几分钟的功夫吧。记得大姨前年到玉林,第一次在粉店看师傅烹制生料粉,愣是看呆了。

盛着生料粉的青花碗端到你的面前,青的葱,白的粉,点缀着白色的肉片,淡红的猪肝,扑鼻的香味会让你食欲大开。乳白的汤,又香且甜,从舌尖流入喉咙,暖到你的胃,爽透了的冲击力啊。那粉,经历了滚烫的磨练,也变得滑而韧了。这些软碌碌的粉一煮就烂,只有老练的师傅才能将它驯服得细腻、干爽、有弹性。肉煮得嫩了许多,点着味碟来吃别有一番风味。味碟也是可以自己调配的,想吃酸可以装酸萝卜、酸柠檬汁;想吃辣可以加辣椒……

去年暑假一家人出游,一个星期回来,我们的第一顿早餐不约而同就选择了生料粉。生料粉也许就是这样,平时觉得很普通,隔一段时间不见就想得要命。

家乡的田野

400字 五年级

我的家乡在北流市沙垌镇三江村,那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我最喜欢村旁的一大片田野。

今年重阳节,我又回到了我的家乡。一下车,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金灿灿的田野,错落有致的田埂把田野分割得就像一个巨大的方格棋盘。一条弯弯的小河,闪着银光“哗啦哗啦”地唱着歌儿,把田野分成了两半,这一片田野的农作物就是靠这条小河的水来浇灌的。一年四季,人们在田野里种上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有水稻、花生、玉米、南瓜等,无论什么时候,田野上总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瞧啊,秋天到了,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杆直不起腰来,秋风吹来,稻穗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提醒人们:“我们已经成熟了,快来把我们带回家吧。”上一次离开老家的时候是8月,那时候人们刚忙完“双抢”,稻田里只有稀稀疏疏叶子的秧苗,想不到一转眼,秧苗都变成金黄的稻谷了。

田野的上空,小鸟“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欢迎你回来,乡亲们又丰收了!”家乡的田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而我知道,秋收过后,田野又变成了我们孩子玩耍的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