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反思“民工荒”1000字

理性反思“民工荒”

1000字 高一 演讲稿

在温州,数据显示,近三年打工人员以每年20%的比例在递减。

在广东,问题更为严重。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介绍,珠三角地区为广东省现有1900多万民工的主要集中地,也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其中,深圳现有民工420万,缺口约40万,东莞1.5万家使用外来劳动力的企业缺工近27万人。

当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如今已演变成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民工荒”。

很多农民工都对出外打工寻找出路表示失望,他们对工资待遇、劳动条件、劳动保障普遍感到不满。

民工们说:“待遇不好,能象在家似的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吗?那不可能。条件不好,睡板铺啥的,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被还潮,还凉,工资还怕不开。”

有的民工说:“待遇不好,太低。住和吃都不好,我家有两晌地,在家种地比这都强。”

很多专家都认为,农民工荒为一些用工单位敲响了警钟。他们认为缺工是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应对。但如果“平时不烧香”,到了“民工荒”时“抱佛脚”又有何用?假如企业不“以人为本”,不善待员工,甚至肆意克扣工人的工资,仅靠政府采取手段还是难以缓解“民工荒”的。

善待员工是企业解决“工荒”问题的最好办法。有人说,“给钱才是最实在的”。为员工增加收入,并使员工有各种社会保障,固然有利于吸引民工就业,但企业要想真正留住人,还须以人为本,善待员工,把工人当自家人看。由此笔者想到去潮安县一家公司采访一事,那天正好是该公司一位女员工的生日,她接到了总经理的签名贺卡和公司赠送的一本书《没有任何借口》,书的扉页有公司赠言:“知识提升竞争力。”

赠言下方盖着公司的印章。该员工激动地说:“一张老总的生日贺卡,一本公司的赠书,虽然花钱不多,但说明公司在记住我们每一位员工。”这个公司不管哪位员工过生日,都会收到总经理的生日贺卡和公司的赠书。该公司从不担忧缺员工,因为他们从不拖欠工人的工资,把尊重员工放在首位,通过浓厚的企业文化来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员工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归属感。

当然,政府也有必要适当投入才行。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沿河县甘溪乡乡长冷应芬就认为,要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到城市当中,仅仅只有企业的善待是不够的,政府也要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市民待遇,在住房、教育、劳动保障等方面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

专家指出,“民工荒”是当地劳动力市场供求和工资状况的综合反映,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而非政策性障碍,估计短期内仍将持续,对此,政府应冷静对待,谨慎干预,注重信息引导和劳工权益保护,应对“后民工荒”时代。

由此可以看出,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就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需要政府与企业长期的持续的奋斗。

我的田老师

450字 六年级 演讲稿

(1)老师的头发

田老师的头发变化多端。有时候是披着的,有时候是扎着的。前几天,老师的头发又变了。她把头发染成了黄色,还成了波浪的形状卷起来了。过了两天,她又把弯曲的头发扎起来,外面再用扣子做成的发套,把头发包起来,远看还真像个大疙瘩。

(2)老师的眼睛

田老师的眼睛可尖了。像火眼金睛一样。有一次轮她上课,上课后我的一个同学给了我一个发音盒的零件,我见了,很高兴地玩起来,正玩的起劲,老师突然用棍子敲了敲我的桌子,我见了,吓了一跳。她本来也爱开玩笑,就对我说:“呵,想逃出我的‘火眼金睛’?门儿也没有!”从此,我以后再也没有上课做小动作了。

(3)老师的衣着

田老师很漂亮,穿什么也好看。可是她几乎半天换一次衣服。早晨刚穿的衣服,中午回去,下午来时衣服又变了。我见过她的好多衣服,有紫色的连衣裙,有白色的上衣,有灰色的裤子,还有蓝色的连衣裙,黑色的裤子等等等等。这还不好看,我还见过她没穿进教室的,我认为那是最漂亮的一身衣服。那天下午我来到学校,见她也走进了校门。我一看,哎呀!好漂亮!黑色的上衣,紫色的裙子,黑色的筒袜,还穿着淡紫的长筒靴,头上还有好看的发夹,还带着一幅墨镜。“好酷啊!”我脱口而出。她听见了,朝我一笑,真好看!

这就是我为田老师画的像,在你的脑海中,她是怎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演讲稿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