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记忆800字

隔代记忆

800字 初三 散文

捧一杯清茶,斜倚扶栏,遥对远方的绿树,倾听风吹过树梢的声音,记忆的风尘被轻轻拂去。视线掠过蓊郁的树林,掠过远山、细水、岚烟,一抹熟悉的身影如莅眼前,我和外公所有幸福的细节和那隔代的记忆开始变得清晰……

小时候,外公常为我削柿子吃。每当他拿起柿子,我就会赶紧找张报纸铺在他脚下。他的耐性真好,那小刀紧贴着柿子皮,削下薄薄的长条,都是一样的宽度,长长地垂下去。我总是蹲在他面前,仰着脑袋盯着他的手,像是到马戏团看空中飞人似的提着气,唯恐那一长条柿子皮会在半路断落。外公的手实在精巧,他能随着柿子略带方的外形转刃,又绕过最难削的下面弧转处。果皮愈拖得长、拖得险,他愈是气定神闲,只见最后一刀弯弯地做个圆规式的旋转,“嗒”地一声,整条柿子皮坠落在报纸上,那柿子皮的尾端,居然还成了个梅花形!

我搬回城里住后,再也没有人为我削长长的柿子皮。

那长长的、似乎无法削尽的思念啊!

外公是一个裁缝,擅长中式服饰。用浅棕色的硬竹尺和白底的软皮尺,他精心测量着每一位顾客的尺寸,一次又一次地把半成品套到顾客身上,再不厌其烦地修改。他有一个绝活——用手指的开合,就能“码”出精确的尺寸。那灵活的手指被舒张到极限,从左肩“爬”到右肩,拇指和小指并拢,又张开,再并拢,再张开,那挑起一生的重担的肩膀,就被这调皮灵活的手指耙地一样耙出了长短;再从脖子那里开始,从上往下也这样来耙一回那顶天立地的脊梁;轮到弯曲的脖颈,就用两只手合拢一圈,用类似“扼杀”的动作,得出脖颈的大小。所谓熟能生巧,所谓巧手匠心,不外如是吧?老人的一生,也就在这样的“耕耘”中默默度过。

在我的记忆里,外公和绿茶是分不开的。过去,我跟着他喝茶,只觉得茶味苦中带涩,而回味隽永。后来我渐渐明白,爱好与品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外公的生活一如煮茶——别人待他好,他就把感激沉淀下来,让余香萦绕在心头;别人待他不好,他就把不好过滤掉,只记别人的好。他拥有什么,便全部付出,不求回报,而他失去的,却永远不会去追究、争取。

时光如水,日日冲淡了记忆,可再淡的记忆,也抹不去我与外公之间那温暖的点滴。每当我回首往事,这位被我称作外公的老人,总在记忆的转角处,留下淡淡浅浅的墨影,那一缕茶香,任光阴荏苒,从未消失。

看远处晴山蓝水。

往事如烟。

绝不向困难低头

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我们绝对不能向困难和挫折低头,一低头就代表放弃,一放弃就代表失败。所以,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我们要挺胸抬头,一抬头就代表坚持,只要坚持,就意味成功。

记得前年的冬天,期末考试刚一结束,学校的音乐老师就到各班来招兵买马,挑选喜爱跳舞的人进行排练,准备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和镇上举办的“古驿春韵”文娱晚会。我们班也有几个人选。下午,我们到音乐老师那儿先看了一遍那个舞蹈的录像,接着就跟着老师训练。前面几个动作很简单,老师一教就会了。可到了那个舞蹈的主打动作时,好难好难,我们跟本就学不像,而老师又告诉我们:“今天只是海选,过两天再来‘踢’人”。听了老师的话,我们练得很刻苦。我担心第一个被‘踢’的人是我,于是,我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开始练习。由于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剧烈运动,所以还有些感到不适应,加上那几天胃口也不太好,人就似乎渐渐变得憔悴了。丁甜离我家很近,所以我们常在一起练,共同切搓琢磨,找出缺点,改正错误。到了“踢”人的那一天,我们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了出来。最后我和张利苹都留下来了,丁甜也没被淘汰。那两天我们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日子越来越近了。 *月 * 日,我们演出的第一站邵新煤矿。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因为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有我童年的伙伴,如果演砸了,别人评头论足多不光彩呀!结果挺好,一帆风顺。余音未尽,掌声雷动。寒冬腊月,天气十分寒冷,担心我们感冒着凉,校长特意派人给我们熬了姜汤,一卸装就给我们喝,因为我们还有有两场更重要的演出哩!第二场是在梁平名豪广场上的文艺汇演。那天天气更冷,可我们还要穿着高腰露脐短袖的衣服,冷得直打抖,但我们还是用饱满的热情坚持了下来,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大奖。最后一场演出大概是元宵节之夜在镇政府广场上的“古驿春韵”文娱晚会。我们再接再厉,一如既往。虽然台下聚满了观众,台上要与袁中的哥哥姐姐和各驻镇单位的叔叔阿姨PK,但是凭着我们表演的天真、活泼、轻盈、靓丽,依然征服了广大的观众。我们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二名。我们得到了学校给我们每一小演员的大红包,我们有说不完的高兴。

不抛弃,不放弃,不向困难与挫折低头,“坚持就是胜利”。这就是我参加这次活动的最大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