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伤离别1200字以上

多情自古伤离别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离别,似乎是一个可以逾越几千载时光的词语。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的思想在变,只有那淡淡的离愁,流淌在千百年前的文字上,却依旧可以走进人们的心里。

最喜欢的便是柳三变的《雨霖铃》。雨歇了,人便该去了。本是千般留恋,可一句“兰舟摧发”却是万般无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到深处已无言,执手,是最深切的不舍;泪眼,是对不舍最完美的解说。千里烟波满是念,楚天暮霭尽是思!然后今宵有酒今宵醉,不知酒醒在何处,难倒只有醉了才不会再思念么?还是只有酒醉后的梦里才能求得一时再相见?长满杨柳的茵茵两岸,破晓的晨风吹淡天边残月,可心早已留在故处,再美好的景色也不过虚设罢了。心中纵有千种风情,却已是孤身一人,无处可说……如此的凄凉哀伤,足以将离愁别绪描摹得淋漓尽致!

而温庭筠的《望江南》,或许是最令人心酸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无字写离,却字字写愁。女子梳洗完毕,便倚楼望归舟,一只又一只小船经过,由远至近,然而却是一场又一场的空欢喜!直到斜晖脉脉,带着一天的失落入夜,这样的夜,该会有多凉?明天,这个人儿,依旧会梳洗整齐,去望那一只只归舟吧……这是怎样的执念,又是怎样的心酸!

李清照的离愁,由浅入深。《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被多少世人称赞,而李清照那时的愁,不过是一个少妇思念丈夫的闲愁罢了,这般淡淡的离愁,却也别有一番韵味。到了《醉花阴》中,已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受多年相思的折磨,又恰逢佳节丈夫却不在身边,此时的离愁,远远比从前要浓烈了。可最为深切,还要数她晚年时的离愁。此时,她与丈夫已不再是分居两地,而是阴阳两隔!而她所思念的,也不仅是已病逝的丈夫,还有那被迫离开的家乡。于是便铸就了《声声慢》中的那句“这此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那个只有车马飞鸽的年代,有时一去便意味着永别,因此古人的离愁似乎必然是更悲凉而又更有味道的。可流传下来的一些佳作中,又偏偏让我看到了古人的离愁,竟也可以是如此的豁达与乐观!

第一个想起的便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也有着悲欢离合,自古便无人能逃脱。苏轼似乎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亦应是人生的哲学家,他既已道破了离别,想必也看淡了离别。既然已经分别,便许下一个人长久的愿,只愿他在异地,平平安安。想着和自己所想念的人可以共望一轮明月,也是一种幸福与解脱吧。这便是苏轼的豁达!

而高适与王勃的离别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本该哀伤的离别,却被高适看得如此乐观与豪迈,没有过多的难分难舍,有的仅是对友人的鼓励,前方的路,会一片光明!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无高适的豪迈,却打破了友情的空间限制。只要你我相知,即使身居天涯海角,心也犹若比邻。如此一想,思念又从何而来呢?离别亦可以如此乐观!

多情自古伤离别,可离别给人留下的又怎会仅是伤,还有那令人赞叹千百年的美——中国美!

多情自古伤离别——《城南旧事》读后感

9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传唱了近百年的歌曲,用忧伤、哀怨的曲调,长亭、古道、芳草、夕阳几个场景,为我们勾勒出一副经典的离别景像。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低吟浅唱,一次次述说着肝肠寸断的离别之情……

《城南旧事》就是这样一本书。它讲述了主人公英子童年成长的故事。英子的成长是一条不断离别的道路,曲折而充满诱惑,忧伤而几多幸福。在她身边发生了许多看似平凡又极不平常的故事,经历了许多从陌生到熟悉又不断离别的各种人物。这一件件事情,一个个人物都在英子懵懵懂懂中悄然离别,暮然回首时,英子便随着时光的穿梭长大了。

英子很小的时候就随着父母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北京城,住在惠安馆边上。她结识到北京后最初的朋友——秀贞和妞儿。因为英子的善良和细腻,使得秀贞和妞儿母女相认。在与秀贞和妞儿离别时,英子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秀贞对女儿的爱让人感动,同时英子也感受到了离别的伤痛。

英子分不清“海与天”,也分不清“好人与坏人”,她却与素不相识的“厚嘴唇男人”立下了约定:“我们去看海。”因为英子感受到了他的善良。对于他弟弟,他是一位无私的哥哥;对于那些失主,他又是一位羞愧的小偷。英子无法区分他是好人、坏人,但他表现出来的善良却牵动了英子的心。毕业会上第一次听到“长亭外,古道边……”这首歌,与后来看到“厚嘴唇男人”被抓,英子体会了离别的无奈。

兰姨娘的命运十分悲惨,她的前半生被别人操控着。可命运终究要自己去控制,幸福究竟要靠自己争取。在英子的帮助下,兰姨娘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向了幸福的彼岸。又一次的离别,让英子无比的惆怅。然而父亲的离去让英子刻骨铭心,因为这一次是生离死别。那一瞬间,英子长大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离别的洗礼,英子读懂了人生。

我和英子差不多同龄,小小年纪的我也曾经经历过生离死别。在我读一年级时,爱我的外婆就去世了。那天,我跟着妈妈去外婆家,看见外婆就这么静静地躺在那,眼睛却是睁开的。我想,她是想见我最后一面吧,可是这愿望竟也没有实现。外婆静静地躺着,我默默地站着,脑海一片空白……“多情自古伤离别”,与自己最亲的人从此天各一方,这种感觉,又是我这样一个小孩子怎么可以体会尽的!

不记得从哪本书上看过,你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终究会成为过客。同学们毕业后会各奔东西,朋友们会纷纷离去。当你长大后,会离开自己的父母,去追求自己的人生,而父母终究也会有老去离开的那一天。每个人都是这样,在离别中长大,在离别中读懂人生……

五年级:徵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