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月夜600字

小城月夜

6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从古至今,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月亮都是让诗人情有独钟,因为月亮实在是太美了,特别是小城的中秋月夜,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的从一片乌云后面探出半个脑袋,偷偷的向下窥探,发现没有动静,一扭身,出现在天空中。它像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黑天鹅绒一般的天幕上,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大地。

风轻轻一吹,地面上的花草树木,全都轻轻摇摆,像是在与月亮交谈。河面上波光粼粼,水中的一轮月微微地浮动,开着紫花的水浮莲随着波浪轻轻飘荡。楼房洒满月光,石拱大桥灯火辉煌,和月亮交相辉映。成了一幅秀美的画。最美的要数远处的山了。朦朦胧胧的远山,依依稀稀看到的淡淡的云,依依多情的垂柳,仿佛一瞬间都被定格在这美丽的时刻。

蜻蜓空中飞过来飞过去,就像一个个小天使,可爱极了。小狗随主人出来散步了,汪汪地叫几声,给这美丽的月夜增加了生气。草丛中的蟋蟀也不甘寂寞,演奏起了月光交响曲。

人们一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散步、跳舞、乘凉……整个小城活跃起来。这个团圆佳节,人们最喜欢的就是聚在一张桌子前,吃田螺、月饼、水果、花生等食物。一盏盏的孔明灯冉冉升起,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越飞越高。照亮了黑色的天幕。

我和爸爸妈妈则出去散步,我们手拉手,边走边聊天,感觉又温馨又快乐。月光洒在我们身上,如同沐浴在爱之中。

等月亮渐渐落下,小城由活跃慢慢变回宁静。人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只有昆虫们还在浅浅地唱。

月夜,幽静而美好,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温暖和谐。让心灵由白天的喧嚣走向宁静。月夜,美丽极致;月亮,皎洁无暇;月光,撒满人间,落满心田。

小城流年

600字 初二 记叙文

在这个美丽的小城,牵着时间的手,穿过茂密的林,阡陌的巷,湛蓝的海让回忆悠悠荡漾。夜,踏着柔软的金黄色海沙,让海风轻吟掠过你的耳旁,点点星光夹着海浪,穿过光阴的齿轮且听那古老的吟唱……

这个故事开始在很久以前,现在只残留了这几张泛黄的照片。曾经小小的厦门边的扩大源于填海,站在海边反复回到了几十年前,一车车的巨石块混着黄泥跃入海里,在烈日下人们从事这这样劳动力强而粗糙的工程,筑成地基的不仅仅是石块还有人们的汗水。在那个月工资只有12元的穷苦年代,美名其曰——义务劳动。

70年代,一家人蜗居在中山路一处,这使得厦门是松散的两三层小楼,街上的菜市早早的开始摆摊,来往的人群,清脆的自行车铃,小城日复一日的平淡自此开始与结束那时的物价:一角一斤的油菜,一角两分的面——物价低廉。

冬夜,绵长而微寒,星星点点的灯火比白天的更耀眼。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熙熙攘攘。厦门的月光似乎真的不那么亮,但这里叫做故乡。人声微杂,觉得些许烦闷便加快了脚步。回想起鼓浪屿上的际遇,不由感叹小巷的宁静和大路的拥挤,何不择小道,宁静而致远,登上坡顶坐在冰凉的大理石台阶上,透过苍劲翠竹看远处的灯火,这座城市像是一杯鸡尾酒,绚烂而冰冷。抬头仰望,天上的北斗七星,微弱而清晰在光年外微笑……

时光流,厦门已不是旧时的摸样。还记得那熙熙攘攘的集市依旧繁忙,幽静的小巷在阳光下散发着青草的芳香。最喜欢看演武大桥海上的雾,渴慕去对岸的小岛去望一望厦门,浮云皑皑,流雾霓裳,一醉,倾城。可她不如那阡陌小巷里的一扇窗,她能看见人生沉浮的悲喜却透视不了浮世曲折的沧桑。

在这座小城,时间静静地流淌。

初二:夏星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