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灵魂君莫弃900字

汉字灵魂君莫弃

900字 高三

作为当今世界通用文字中最古老而厚重的一种,汉字一方面凭借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招徕着往来而不绝的学者与文化爱好者们咀嚼,另一方面又因其字词变幻的良多趣味为网络青年消费。如此迥异之态将如何影响乃至引领汉字的未来,值得深思。

汉字作为硕果仅存的高度发达的表意文字,其表意功能的优越性固然超群绝伦,但由此而生的结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成为其阿喀琉斯之踵,乃至于新文化运动中屡次被提上“黑名单”,在难以直接输入汉字的计算机全球推广之时又险些遭到灭顶之灾。因此,历朝历代汉字的简化与普及等汉字现代化活动弦歌不辍,汉字也在激进与保守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迂回进化,逐步根深蒂固而又枝繁叶茂。

诚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与时代脱轨的汉字必将没入历史的故纸堆,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汉字肆无忌惮的逾矩滥用就有了语言进化之名的保护伞。汉字进化是一个往旧瓶中装新酒并同化旧瓶的往复过程,若要“不致引起旧瓶的爆炸”,这个过程就不得不循序渐进。秦始皇的“书同文”是以已有之文字为基础的改革,后来隶书的发明也并未立即宣告篆书的灭亡,即便是最为大刀阔斧的第一次汉字简化,也是以简并为主、改造为辅进行的,改造用字亦多脱胎于行书、草书,罕有即兴编造者。这与自以为是、望文生义的“火星文”有着质的区别。忽视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只是暴虎冯河地将汉字滥用一气,长此以往,后代便会在我们的以讹传讹中丢失汉字的灵魂,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之下于文化巨石上剥落。

如此充斥着戾气的“火星文”实乃不可取,那么在浮躁的后工业时代下,面对文化传承的四面楚歌,我们又当如何严整行伍,收拾旧山河,寻回汉字灵魂?以汉字文化传播为主题的综艺节目不失为大环境下一种不错的尝试。不过,综艺节目再丰盛,也只是快餐,意欲细品汉字精髓还须静下心来钻研。幽幽发香的醇醪佳酿、熠熠生辉的葳蕤花木、静静流淌的滹沱河、默默伫立的爨宝子碑……它们背后的文化宝藏,不是现代化的挖掘机能发掘的;只有历史与文化厚重的大手,方能细腻地捧出如此臻品,触摸汉字的灵魂。

汉字就如中华民族般命运多舛,但经历无数霜雪困顿后仍巍巍矗立。王选先生与王永民先生已经为我们赢下了面对西文计算机同化力量的第一战,余下的关乎文脉的灵魂之战,将由我们每个人共同打响。静下心,细品字字珠玑,释然抬头之日,便是汉字灵魂嵌牢之时。

我的名字

900字 初三

有件东西很特别,我每天都带着它。它属于我,但是别人使用的次数比我自己还多。

它就是——我的名字。

我叫李膺舟。细究“李膺舟”这三个字,其实是一个历史典故,也作“李郭同舟”,说的是东汉名士郭泰游学洛阳,名震京师,归乡里时,送行车辆数千,李膺唯与郭泰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后以此比喻知己相处,亲密无间。因为我爸爸姓李,妈妈姓郭,我便获得了“李膺舟”这个脱胎于历史典故的名字。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典故,他们是怎么为我取这个名字的呢?

原来,他们的取名利器是《汉语大词典》。据说,在我出生后,妈妈便搬出了十二卷本的《汉语大词典》。因为《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共收词目约37万条,5000多万字,其内容之浩繁,包括社会生活、古今习俗、中外文化等,所以从这里得来的名字肯定很有内涵。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的太外公,也就是我妈妈的外公,参与了《汉语大词典》的编纂。《汉语大词典》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由国内一千余名语言文字专家历时十八年编纂而成,集古今汉语词汇之大成,曾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我的太外公作为主要编纂者也受到了国家表彰。他老人家去世后,这一整套《汉语大词典》就留给了我的妈妈。如今我妈妈又从中寻得了我的名字,让我跟未曾谋面的太外公除了血缘关系之外又有了文脉关联。

我的名字里还有家族故事,且听我细细说来:“李”表明我是李家之后,“膺”指心胸,“舟”为船,即李家后人心中有船,这正好暗合了一段家族历史。我们李家祖上是经营航运的,辉煌时期曾拥有四条铁壳船,主营南洋航线,民国时期在福州显赫一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寇两次入侵福州,我的高祖父舍家报国,两次在闽江口狭窄处自沉一艘大船,以阻止日本军舰沿江而上。此后我们家再也没有了船,但爸爸希望我“心中有船”,始终铭记和学习祖上的爱国壮举。

我的名字已不只是简单的笔画组合,而是一组特殊的家族密码。它既有勤学善思的文化色彩,更有热血澎湃的家国情怀。我深感幸运,并为之骄傲。每次书写名字时,我都感怀它的厚重和深沉。它不断提醒我,要努力做一个智慧儒雅、堂堂正正的人,把来自父母两个家族的文化薪火传承下去,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