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忆伊人650字

南山忆伊人

650字 高一 散文

傍晚时分,他乘着一叶扁舟,溯江而上,一路坐看江畔星星点点的渔火。

靠岸,身影闪动,遁入一片茂密的竹林,疏密交错的林叶间,还依稀可以瞥到他居住的茅草屋。止步屋外,伫立在一块经年风蚀的墓碑前。良久,竹林上空传来他一声深沉的叹息……

这时,远方传来了寺庙里僧人们日复一日的晚诵,听音入心,那是日复一日的轮回。

每当空山新雨过后,常踱步到芦苇岸边的亭子里,抖落蓑衣上的雨珠,赴这多情烟雨的约会。气氛幽静,举目四望,尽皆苍翠的南山,便举杯相邀这山水对酌,亦别有一番风趣。

暮色渐深,远方下游的小镇上空,弥漫起纸钱,随风飘零。他暗暗心知,今夜定又有人将要无眠。

想起多年前,隐居南山之前。也曾怀抱着她,一起看烟花。一起听清音雅乐。而这一切都像是南柯一梦,遥远的如同从来没真实存在过。

如今的天空中,还是总有一些星辰,透着青光,那么耀眼,那么与众不同。只可叹时局混乱,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而他历经这许多年,已然看透这一切,曾经人在仕途时心里那只躁动的顽猿早已深深羁锁。

那也可算是闲适、落得一身轻了吗?他又实在有太多快乐不起来的理由了。

(心中的那个她啊,你可曾知道?多少年来,自从你离我远去后,我真的再也没有开怀笑过……)

是夜,独自拥揽起这月光下美丽的萤火虫,希望它们的光亮可以给冰冷的心带来一点温暖。却发现被照亮的不过是自己的残破半生,宛如一张白纸上面写满了寂寞。

夜深了,世界都安静地沉睡了,只剩下他和这茫茫夜色,相对无眠。记忆的深处又浮现出当初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还没看清楚她的脸,眼前就变得模糊……

春去冬来,花开花落,年华消逝。他心中明白,再多的轮回也解释不了这今生的爱恨情仇。

可是,每次傍晚归家时,他心中仍忍不住有一丝的期望。然而,台阶上整齐的雪片却告诉他,那伊人再也没有归来过。

南峰山

900字 六年级 叙事

仙居南峰山位于仙居县城城南郊1.4公里处,海拔96米,为近郊游览胜地。山巅轩敞,北宋古塔耸立。下临永安溪。旧时溪上轻舟点点,水色山光,天趣盎然,称“南峰钓艇”。

塔旁古灵祠,为纪念宋代县令陈襄“兴学宫,课诸生”而建。祠南桃花洞,可以俯仰溪山景色。山上有宋、元、明、清历代所修堂、轩、亭、阁10余处,遗址尚存。其东南半公里塔山,一名安洲山,山巅有明代七层古塔。南峰山北1公里福应山,山巅有宋代古塔。3塔鼎立县城东、南,使山城更具古色。福应山上树木苍郁,山下溪水长流。旧时山上有大钟,拂晓即鸣,声达数里,称“东岭晓钟”。

南峰塔位于仙居县城南300米南峰山上。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至明道二年(1033年)九月邑人郭用中所建,六面七层,仿阁楼式砖塔,中空。通高23.8米,勒脚每边宽2.07米,每层由平座、正身、腰檐组成,内壁自下而上,凿出足窝,以供登高。东南和西北两面设壸门,余四面为壸门式壁龛。倚柱、阑额上用铺作一朵,出一跳,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顶用平砖叠涩收顶,刹顶为宝瓶式。1984年重修。

春风柔和地吹拂着万物,我带着和春天一样的心情来到了南峰山。

走进大门,向上顺眼望去,石头铺成像长龙一般的小路弯弯曲曲扭上山去,路旁有一片树林,在阳光的沐浴下金光闪闪,充满生机,小花在树林间隐藏着自已的笑脸,小草在和我捉迷藏。看,那边草地上有一朵红花,变成万丛绿中一点红啦!

我顺着游步道抬级而上,我漫步在林间的小路上,太阳架在树木之间,有一块地方树较少,阳光洒了下来,成了一条金光小道,小鸟在林间来回跳跃,叽叽喳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然后又来到拜月亭,坐了一会儿,我和小叔叔还有姐姐来到望溪台,碧蓝的溪水和天空映辉,缓缓的流着,让我陶醉于碧蓝的世界,一阵微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歌唱声,才把我拉回现实。

我来到朝圣梯,一鼓作气冲上山顶,在我面前的是高耸入云的千年古塔——南峰塔。朝东南望去,永安溪绕在南峰山边,清清的,河埠大桥横跨在永安溪之上,多么雄伟!向西看;年古城仙居呈现在我的眼前,繁华的仙居城小汽车在来回穿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东方大酒店像蓝宝石镶嵌在仙居城之中;往东北瞧,一年四季景色诱人的永安公园座落在那个地方,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发生在永安公园无数的欢歌笑语。

我从南峰寺后门走出去,旁边往下斜的平地我踩上去不动也滑了下去,真好玩!我在阳光的照耀下,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下山。

浙江台州仙居县实验小学六年级:王盛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