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个孩子在她怀中“化蝶”1200字以上

150个孩子在她怀中“化蝶”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这是一位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女士,今年61岁。她与丈夫古英俊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成立婴幼儿临终关怀中心。这是国内第一家小孩临终关怀中心。

孩子们似乎听懂了她的赞美

房间里,到处都是丝线吊着的蝴蝶,色彩斑斓。风吹过,蝴蝶翩翩起舞,躺在床上的孩子被逗得手舞足蹈。

金玲把这里取名为“中国孩子——蝴蝶之家”,寓意是美好和第二次生命。金玲说完,推了推眼镜,眼里似乎还隐藏着更多含义。

这里的婴幼儿,大多是身患绝症的弃婴,房间里却看不出这些生命正处于弥留之际的悲切。

2010年10月13日是个大晴天,金玲和护理女工们将一个个孩子抱到楼房过道里晒太阳。每个孩子身上的衣服不同,件件新艳。护工说,孩子们盖的小毛毯,都是从澳大利亚来的。

卧室、游戏场地、浴室、保育室、恒温箱房、感统区……逐一而列,都装扮得非常卡通。金玲说,这里的许多设施都是她先生亲自设计的,“绝对属于国际标准”。古英俊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卷尺,耸耸肩,显得有些害羞。他正在安装保育室的台板。  2005年,金玲退休,她和丈夫双双来到中国。第二年,他们在英国注册成立慈善组织“中国孩子”,并开始着手“蝴蝶之家”的筹备工作。

“退休前,我一直是护士,先后在医院,社区和临终关怀中心从事专业的医护管理工作。”金玲说,她在8岁时看过一场电影,电影描述的是一位西方妇女在上世纪30年代末到中国扶贫济困的故事,从那时起,她就决定要去中国。

“蝴蝶之家”目前是国内惟一一家针对小孩的临终关怀中心,最大收养量是24人。自2010年4月8日起,这个中心开始陆续收养小孩,与此同时,包括英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善心,也纷纷集中到了这里。这些小孩的名字,也都是他们未曾谋面,曾经给予过捐助的好心人取的,伊莎贝娜、莎莎、轩轩……

孩子们在运动室里玩耍,见到金玲过来,都瞪大眼睛,倾着身子,示意要抱。

金玲乐呵呵地轮流抱着,用不同的话语,不断赞美着他们。

孩子们似乎都听懂了她的赞美,甜甜地、安静地笑。台灯照着即将逝去的小生命

金玲夫妇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非都是如此恬静。

最近,一个月大的男孩轩轩,心脏跳动得让他们揪心。金玲夫妇租住在长沙广济桥,离“蝴蝶之家”10分钟车程,护工形容:距离这么远,关怀中心的情形金玲都能感觉得到。

13日凌晨两点,值班护工给金玲打电话:“轩轩看样子不行了。”lo多分钟后,金玲夫妇赶到轩轩身旁,她抱起孩子,轻轻地抚摸他的背部,幸运的是,一个多小时后,轩轩又缓过来了。

金玲身体疲惫时,常常靠喝咖啡,身体才得以支撑。

“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我都非常清楚,我最怕的是凌晨接到电话……”金玲沉默了一会,后面的话终究没有说出来。

孩子们入住“蝴蝶之家”前,都做过全面体检。轩轩的身体情况实在太糟糕。金玲形容:他整个腹腔内都有大问题,治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的生命每延续一天,就是在创造一天奇迹。

10月,包括轩轩在内,“蝴蝶之家”共收留有9个孩子。轩轩的身体太虚弱,没办法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他躺在小床上,身边有一盏台灯,光线浅浅地打在他的脸上。

“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他舒服些。”金玲轻轻地抚摸轩轩,怜惜、悲悯之情溢于言表。

每个生命消逝前,她每天都会抽出几个小时,抱抱他,抚摸他,搂着他俯耳细说。虽然孩子们可能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金玲说,孩子们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爱。  古英俊说,每个孩子去世后,金玲都会伤心哭泣,“当然,只要孩子还有一丝游气,金玲还是带着笑容祝福孩子,告诉他那边很美好。金玲不会让眼泪掉在孩子身上。”

“生命就是一个礼物,我们没有权利漠视。”金玲说。  金玲的抽屉里有一本纪念册,里面是150多个中外孩子的笑脸。现在,这些孩子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们都是在金玲怀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每张图片下,都写有金玲的思念:我想你,宝贝,你永远占据了我的生活;我们都在注视着你的成长,你与我们息息相关……

希望眼前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相对于即将永远离去的轩轩来说,两岁的珊珊算是幸运的。但她又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她的右眼里长有两颗如花生米大的肉瘤,遮住了眼球,她的右耳廓也几乎全部失去。

“接收珊珊时,她的身体非常脆弱,有人说,她的生命随时都会终结。”但是,在金玲的照料下,珊珊变漂亮了,更幸运的是,她完全脱离了生命危险。

金玲不断地联系世界各地的医院,要帮珊珊做整形手术。

为了带珊珊去香港面见医生,金玲花费了大半个月时间和珊珊“开小灶”——沟通感情。后来,她带着珊珊去香港的路上,珊珊一直都很安静,她没有哭,更没有闹。

不久后,珊珊就可以去香港做手术,并且,现在已有不少人提出要收养她。抱着珊珊晒太阳,金玲说自己很惬意,她还说,憧憬着眼前的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阳光明媚的时候,金玲夫妇会轮流带着孩子去街头或公园走走。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金玲说,这样的情景,会让她想起遥远的家乡——曼彻斯特。那里有他们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孙子,还有那套有着400年历史的老房子。

金玲还说,她最小的孙女只有两岁,她会在互联网上看着奶奶笑。

15—20摄氏度的雨天

900字 初三 散文

总是很喜欢下雨天的感觉,清清爽爽的,安宁!

我喜欢雨,没有条件的。我喜欢迷离的小雨,也不排斥倾盆的大雨。很久以前我是一个下雨从来不打伞的人,也不需要伞。无论雨下的有多大,即使每次走不了多远就会全身湿透,我也只是宁愿在到达的时候把衣服上的水拧掉一半,而不愿打伞。在雨中慢走或者小跑的身影总是让我沉迷。

南昌,四月十六日,凌晨八九点十分。对于雨,感觉汹涌。趴在床上,双手托起下巴,望着窗外的雨滴,听见它的声音。打落在树叶之间的声音、拍打在水泥路面的声音、滴落在积水的声音、汽车碾过水坑的声音……每一种声音都令我沉迷,听着雨的声音,我总是会很平静很平静。我无法再睡去,我想写出我喜欢的雨。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而钟情于这种从天而降的东西,也许最初的记忆就是了。

记得有一年夏天,应该还是高一的时候吧。那天下午下了好大好大的雨,我和朋友淋着雨跑去广场荡秋千,当时穿的是花园中学的夏季校服,湿透了,贴着身体。我们在雨中跑、笑、尽情的释放,视线里没有路人,没有任何人。但是我知道看见我们的人都以为我们疯了。

还有一个雨天,应该也是夏季。我做错了事,可是有人告诉我说无论我做错什么事,都不会怪我。我很喜欢这句话,也很喜欢说这句话的人,不管如今他是否还记得自己说过,我都一直记得。那天中午下着雨,他迟到了,望着窗外慢慢小下来的雨,等着他来。他也不爱撑伞,看着稍有淋湿的他,我的关心问不出口。然后一起上美术课,那天星期三。

有很多很多个雨天,当然也会有最老土的在雨里哭泣分不清是泪是雨情节。其实还真不错,雨水混合着眼泪的味道,不酸不甜不苦,是绝望和逞强。如果不是怕别人看见自己的脆弱,谁会在在雨中放肆的哭喊?想给别人看见的永远是阳关灿烂的自己,仿佛那样才能证明自己过的很好。

我觉得雨是一种浪漫,纯天然的,很容易就会被感动。很久以前就想过,走在雨中的自己,头顶上突然开出一把伞,然后惊愕地转头,看见的是一张梦中的脸庞,他会笑着说“走吧,这条路我陪你走下去。”从此雨中不再有孤单的身影,只有两只十指相扣的手。

从始至终,我也没有等来那个人,也许到最后也不会上演这样白日梦的画面。可是我真的很偏执,没有期限。

南昌的雨很多很多,一年四季。可是它总是伴随着很冷、很冷的风。我不想让别人把我当成疯子,我不想一个人洗淋湿的衣服、也不想照顾生病了的自己,所以我学会了撑伞。为自己撑起一把保护伞,遮风挡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