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650字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6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加拿大作家蒙哥玛丽写的《绿山墙的安妮》。那是发生在加拿大一个偏僻的农村阿丰利的一所叫绿山墙的农家,农家的主人是一对孤身兄妹,哥哥叫马修,妹妹叫玛丽拉,由于年纪渐渐大起来了,他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来当哥哥的帮手从而减轻他的负担。可不料,人家给他们带来的是一个满头红发的小姑娘——安妮。安妮很爱幻想,一个普普通通的湖,在她眼中,成了“闪光的湖”;一条普通的小道,被她称为“情人小径”;一条林阴道,被她叫作“欢乐的雪白之路”……她闯了不少的祸,她对雷切尔太太(在村子中很有威信的一个人)发脾气;在蛋糕里放镇痛剂;把头发染成绿色……她很喜欢交朋友,戴安娜是她最亲密的知心朋友。她学习很勤奋,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顺利地考取了女王学院,一年后就得到了一级教师证书,并获得了奖学金。但她不忍心离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绿山墙,更为了照顾形单影只为她付出很多心血的玛丽拉(那时马修已不在人世),她放弃了去大学深造的机会。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安妮是一个乐观、不怕困难、善良、懂得感恩的姑娘,我深深地被她所感动。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碰到一点困难或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哭哭啼啼的,有的甚至灰心丧气、半途而废了。我们应该学习安妮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虽然她先前的命运很凄惨,从三个月失去父母,到被人家收留长大一点就帮人领小孩,最后到孤儿院,但她对生活仍然充满了希望,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有些同学受到了父母、老师、同学及他人的照顾、帮助,但觉得不以为然,觉得是应该得到的照顾、帮助,这种心态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学习安妮善良、懂得感恩的精神。她喜欢交朋友,没有忘记别人给她的帮助,特别是当玛丽拉需要她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没有考虑自己的前途。

《绿山墙的安妮》,我被它深深地感动了。

风雨中,我的独白

1000字 高一 读后感

风声雨声中,我闭上双眼,站在路中央,演着自己的独角戏。

起航

扬起风帆,立起桅杆,收起船锚,吹响号角。他们用力将船推离村庄,泪眼模糊的目送我驶向远方。那村庄,是我从未离开过的避港,而今,我背井离乡,为的是那心中的天堂。

我拾起船桨,起航,伴着那一袭格格不入的白色纺纱装。

看着前方,我充满向往。太阳初升,融化了心底的冰霜;鸟鸣悦耳,唤醒了沉睡的梦想。我斗志昂扬,似乎看到了前方的希望。渐渐地,我逼近海的中央,天水一线,沧海茫茫,一个人不知该如何面对孤往。无助的我有些惆怅:不知路在何方……用冰冷的海水拍拍额头,我告诉自己:振作精神,希望就在前方!

海波倒映着斜阳,反射成道道虹光;帆布随风轻轻飘扬,发出好听的声响;天空中时而划过翅膀的痕迹,海面上时而跃动着飞鱼的向往。一切似乎都那么平静、美好,转动着天空的方向。可我不曾想,接下来的,是大风大浪。

碰撞

第二个黎明迟迟没有来到,头顶的天空一片凶相。乌云笼罩,狂风怒号,浪涛滚滚,波高万丈。船在海上迷失了方向,东摇西晃。我一次次的摔倒船上,眼神迷茫、身上布满了伤,疼痛的让我发狂、丢掉坚强。船的摇摆让我开始不安、开始狂躁,开始恐惧甚至绝望。这一切让我惊慌,我竟然开始:等待死亡……

狂风撕裂了我的帆布,卷起层层巨浪,一声一声,像刺在我的心上;浪涛裹住我和船,我早已把持不住方向,紧紧抱住桅杆,我希望出现那圣人,帮我平息这风浪。惊恐中,一只海燕从我头顶迎风而上,不言痛惑,那么坚强。我于是振作力量,不顾湿透的衣装,站起身子挺起胸膛,张开双臂,咆哮远方……

扯下纺纱装的裙摆,将它系于桅杆之上。狂风下,丝丝相连,紧紧相牵。于是船又完整,接下来,需要我掌控的楫棹。我狼狈的抓起船桨,握住新的方向。这一次,不管风如何呼啸,雨多么残暴,我再也不会,跌倒路上。

待续

接下来的航行必将困难重重、磨我志向。我将碰到的,是待我许久的次次魔障。它的艰难,也许是我一生不能想象。巨大的礁石会一次次压住我崇尚的梦想,白茫茫的雾气将使我迷失前进的方向,漩涡激流是检验我能否坚持的最高审判长。我会绝望。但在那最后一道魔障背后的,定会是我从没见过的美丽景象:那儿挤满了阳光、欢笑,繁花盛开、郁乎苍苍,是每个人向往的天堂;那儿有家,有他们,有我儿时的幻想。那里就像是我的村庄,我不必再一个人海上流浪。

布幕之下,我尽情的陶醉在自己的芬芳,随心畅想。舞台之上,灯光明亮。没有道具没有伴唱,我一个人演着没有剧本的独角戏,不知疲倦,没有彷徨;舞台之下,寂静辽旷。没有观众没有鼓掌,有的只是我幻想的微笑脸庞,亲切美好,众生百相。

大幕永远不会拉上,我的舞曲终不散场。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我自己的殿堂,披上那袭破碎的白色纺纱装,大步走向属于我的光芒万丈!

时间来过,却又匆匆离开。我转过头,顶着风雨,还得继续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650字